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电大社会保障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最新电大社会保障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社会保障概论》形成性考核册
作业二
一、填空题(每空1分,1×29=29分)
1.(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问题和中心内容,是社会保障制度得以建立并正常运行的物质基础和前提。

(旧P37)(P55)
2.社会保障的本质是(社会保障分配)。

(P53)
3.社会保障分配贯穿于社会保障的全过程,其规划实施的第一步是组织(社会保障收入),其最终举措是组织(社会保障支出)。

(P53)
4.筹集社会保障基金,有一个基本原则,即(收支平衡)的原则,这种原则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横向平衡);另一种是(纵向平衡)。

(P55)
5.社会保障基金的建立方式主要有(现收现付式)、(完全积累式)、(部分积累式)三种。

(P55~56)6.社会保障基金支付的基本形式有(现金补助)、(实物补助)。

(P59)
7.从原则上讲,社会保险基金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

(P62)
8.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必须遵循的原则有(安全性原则)、(收益性原则)、(流动性原则)。

(P67~68)9.战后半个世纪以来,(福利国家制度)一直是英国政府奉行的基本国策,它作为“社会安全阀”在英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P84)
10.瑞典推行的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其基本特点是国家通过(立法),对(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保障其基本生活的福利待遇。

(P95)
11.德国社会保障制度以(社会保险制度)为核心内容,并辅以(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为特征。

(P104)12.美国的社会保障项目多达(300)多种,有(七)大类。

(P112)
13.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保障的(普遍化)和制度的(多元化)。

(P123)
14.近年来,我国城镇职工的医疗、养老保险制度所进行的“统帐结合”的改革,正是借鉴了新加坡实行(中央公积金制度)的成功经验。

(P125)
按:旧版本次作业的填空题共15题,其中第14题为:“俄罗斯实行养老金和(物价水平)挂钩。

”新版的第14题在旧版中为第15题。

二、名词解释(每题6分 6×3=18分)
1.社会保障基金——指为实施社会保障制度而通过各种渠道建立起来的、法定的、专款专用的经费。

(P55)2.社会保障分配——指政府或社会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和安排征缴和使用社会保障基金,以完成社会保障制度所设定的目标的各项活动。

(P53)
3.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是社会保险机构或受其委托的机构,用社会保险基金购买国家政策和法律许可的特定的金融资产或实际资产,以期获得适当预期收益的投资行为。

(P67)
三、简答题(每题8分 8×3=24分)
1.简述社会保障有关的再分配关系(P53~55)
(1)国家与企业、个人之间的再分配关系
(2)劳动者之间的再分配关系
(3)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再分配关系
(4)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再分配关系
(5)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再分配关系
2.简述社会保障基金来源的主要渠道(P55)
(1)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的预算拨款
(2)企业(用人单位)按制度规定的交费
(3)个人的交费
(4)社会保障基金的结存和增值
(5)国内外各界的社会保障捐赠
3.简述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P69)
(1)银行存款
(2)信托存款
(3)不动产投资
(4)有价证券(债券、股票等)投资
(5)直接贷款或委托贷款
四、论述题(29分)
答题要点:(1)属何种保障类型?(2)社保体系的构成(3)基本特点(4)积极作用与存在问题
1.试比较英国、德国、新加坡的社会保障制度(16分)
答:
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属于福利国家型的社会保障制度。

其所包括的项目有40多种,主要涉及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福利津贴、社会服务、医疗保健等方面。

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津贴补助包括:儿童津贴、孀妇津贴、住房补贴、免费教育。

战后半个世纪以来,福利国家制度一直是英国政府奉行的基本国策,它作为“社会安全阀”在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英国福利制度在给人们提供社会安全保障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首先,福利支出居高不下,政府财政负担过重;其次,来自人口老龄化的压力,使社会福利支出日益庞大;第三,失业率居高不下,一方面减少了政府的税收来源,一方面又增加了失业救济的负担;第四,办事机构臃肿,经济效率低下。

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属于社会保险型的社会保障制度。

其主要内容有:社会保险(含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住房补贴等。

德国社会保障制度以社会保险制度为核心内容,并辅以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为特征,实施这样的社会保险制度,对德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①社会保障的支出增长率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大大加重了联邦政府的财政困难,使
政府利用财政手段来刺激经济发展的能力大大削弱。

②社会保障费用持续上升,使劳动力成本提高,产品价格上涨,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下降,并最终影响主要依赖国际市场的国民经济。

③两德统一后,东西部居民在社会保障制度、资金来源、保障待遇水平及组织管理方式上均有很大的不同。

新加坡的社会保障制度属于个人储备积累型的社会保障制度。

其以中央公积金制度为主要内容。

中央公积金制度的具体内容:①保障对象:凡受雇雇员,其月收入在800新元以上者,一律参加公积金;雇主及个体经营者也一律参加;②缴费办法:雇主和雇员均按一定比例缴交公积金;③公积金安排:加入公积金的成员每人都有三个帐户:普通帐户、特别帐户和保健储蓄帐户,用途各不相同,不得串支。

与许多发达国家明显不同的是,新加坡没有对失业问题的公积金的安排,政府对失业者的唯一帮助,是为失业者提供就业岗位,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员工技能和转岗培训,使失业者尽快重新就业。

新加坡的中央积金制度对新加坡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首先,它在国家财政没有沉重的福利包袱的前提下使人民有了养老、医疗、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切实保障;其次是在促进新加坡经济以每年平均10%的增长速度递增的同时,确保了社会保障累积基金的增值;第三有利于激发劳动者的生产臭味相投性,克服了人们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过分依赖心理。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新加坡的中央积金制度在社会成员之间没有互济特征,与社会保障的本质特征即社会性和互济性不相吻合,因此,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它不能称得上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第二,其提供的保障水平参差不一,差距悬殊,特别是年轻雇员和低薪雇员的生活保障水平较低。

第三,过度的储蓄,降低了人们的当期消费,限制了国内有效社会需求的满足,同时,人们未来的基本生活保障变现将有相当的风险。

第四,过高的缴费比率,降低了人民储蓄的可能性。

2.试比较瑞典和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13分)
答:
瑞典的社会保障制度属于福利国家型的社会保障制度。

其主要内容有: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社会福利(由子女津贴、免费教育、老人福利和住房补贴组成)、社会救助。

瑞典推行
的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其基本特点是国家通过立法,对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保障其基本生活的福利待遇。

其积极效果有:①人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②居民收入的均等化;③经济和社会稳定。

但其高福利靠的是高税收,并必然导致国家承担过多,包袱过重,引发“瑞典病”:①公共福利支出膨胀;②税负过重;③高通货膨胀。

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属于社会保险型的社会保障制度。

其主要内容有:社会保险(包括老年、残疾、遗属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包括住房保障、教育保障)。

其特点有:①社会保障制度内容丰富,项目繁多,但保障程度不高;②资金来源多渠道;③多层次的保障管理体系;④强制和自愿相结合。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积极作用:保障了全体美国公民特别是处于社会底层的贫穷者的基本生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的阶段矛盾,从而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较好的社会环境。

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随着美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高龄人口在老年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社会保障中用于养老和医疗的费用支出日益庞大,加上失业人员的失业救济压力,政府在这方面的包袱越来越沉重,继而不得不推行赤字财政。

第二,社会保障的费用主要来源于征税,项目齐全、内容繁多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提供人们基本生活保障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副作用。

简答要点:
1.瑞典推行“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其基本特点是国家通过立法,对全体社会成员提
供保障其基本生活的福利待遇。

美国实行社会保险型社会保障制度。

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多样化和全面性特点。

具体表现在:(1)社会保障内容丰富,项目繁多(300多种、七大类),但保障程度不高;(2)资金来源多渠道;(3)多层次的保障管理体系;(4)强制和自愿相结合。

2.瑞典的社会保障资金来源渠道较为单一,主要是累进制的个人所得税及其他税收;而美国的社会保障渠道较多。

3.瑞典的社会保障水平高,而美国的社会保障水平不高。

4.美国的福利支出膨胀问题不及瑞典的严重。

作业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