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雏鸡常见疾病

雏鸡常见疾病

小鸡打喷嚏甩头,伸脖子但叫不出声音是什么病呀,并有些小鸡有拉肚子症状而且还打瞌睡,翅膀下垂提问者:周敏等级:列兵时间:03-24悬赏:50解决时间:2009-04-13 05:19回答共 1 条根据您的描述可能是鸡传染性鼻炎。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在气温突然改变、舍内鸡密度过大、通风不良、多种维生素缺乏时可促进该病的发生。

当健康鸡吸入病鸡喷出的含有病菌的飞沫时可以染病,同时也可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和用具传染,此病单独发生其病程约3-4周,发病高峰时很少死鸡,但在流行后期鸡群开始好转,产蛋量逐渐回升时,常常继发其它细菌性疾病,使病程延长,死亡增多。

发生特点:潜伏期短,传播迅速,短时间内便可波及全群。

病鸡临床表现为精神委顿,垂头缩颈,食欲明显降低。

最初看到鼻孔流出水样汁液,继而转为浆性粘性分泌物,鸡只有时甩头,打喷嚏。

眼结膜发炎,眼睑肿胀,有的流泪。

一侧或两侧颜面肿胀。

主要病理变化为鼻腔和眶下窦的急性卡他性炎症,粘膜充血肿胀,表面覆有浆液粘液性分泌物。

眼结膜充血、肿胀。

部分病鸡可见下颌及肉髯皮下的水肿。

内脏器官一般不见明显变化。

流行后期死亡鸡只多见慢性呼吸道疾病、大肠杆菌病和鸡白痢的病理变化。

防治措施:在鸡120-130日龄时接种鸡传染性鼻炎灭活苗,即在每只鸡胸部肌肉注射0.5ml,免疫期为6个月。

发病后,各种磺胺类和抗生素对该病都有效。

一般用复方新诺明或磺胺增效剂与其它磺胺类药物合用,或用2-3种磺胺类药物组成的联磺制剂均能取得较明显效果。

具体使用时应参照药物说明书。

投喂磺胺类药物应在发病初期使用效果更为明显,在发病初期鸡群食欲尚未明显降低,正是给药的好时机,如若鸡群食欲下降,经饲料给药达不到有效浓度,治疗效果差。

此时可考虑用抗生素采取注射的办法同样可取得满意效果。

一般选用链霉素或青霉素、链霉素合并应用。

红霉素、土霉素也是常用治疗药物。

总之磺胺类药物和抗生素均可用于治疗,关键是给药方法能否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药物剂量,这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另外本病经治疗,鸡群康复,但康复鸡仍可带菌。

带菌鸡作为传染来源,对其它新鸡是一个威胁。

因此鸡场对患过本病康复的鸡群应按时淘汰,严禁在群中挑选尚能下蛋的鸡并入其它鸡群。

病鸡群康复后,鸡舍内外环境应进行彻底消毒。

本病原菌对外界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弱,一般鸡舍内经清扫、水冲、有条件的还可用火焰喷灯消毒,再经消毒药喷洒和福尔马林熏蒸消毒后空舍一定时间,进入新鸡群,是安全的。

目前我国已研制出鸡传染性鼻炎油佐剂灭活苗,经实验和现场应用对本病流行严重地区的鸡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根据本地区情况可自行选用。

养鸡管理及常见病防治2007年12月29日一、容易忽视的几个管理问题1. 雏鸡的保温与通风在保证温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加通风量。

春秋冬三季要有供暖措施,而不是靠不通风来保温。

2. 雏鸡的第一次饮水雏鸡及时开饮的重要性:促进卵黄吸收,排除胎粪促进肠道的蠕动,肠管扩大,增进食欲不开饮,食欲不好,雏鸡变成弱小鸡必须做到:足够的饮水器,每个饮水器60只鸡,饮水中加葡萄糖,但是必须现用现配,两个小时用完,以防酸败。

3. 雏鸡的用药预防育雏前三天,饮水中加泰乐菌素,可防止呼吸道疾病育雏第一周加电解多维,有助于增强小鸡体质育雏前期,饮水中加入庆大霉素、利高霉素可以防止小鸡的大肠杆菌。

4. 开食料的选择雏鸡开食不宜饲喂蛋白过高的饲料。

若采用颗粒料开食,可以与破碎的玉米按照1:1的比例混匀后饲喂。

可以防止小鸡的糊肛。

若自配料,豆粕添加量后逐渐增加饲料中蛋白含量,3-4天后可以换成育雏鸡的高蛋白饲料。

5. 垫料的管理垫料育雏的情况下,10天以后,由于小鸡生长速度加快,代谢旺盛,采食量增加,垫料开始潮湿、结块,甚至发霉,有氨味。

这时要及时扩栏。

6. 霉菌毒素的影响发霉的饲料、垫料容易导致鸡霉菌毒素中毒,腺胃糜烂,口腔溃疡,采食减少,消化率降低,生长变慢。

二、平时注重鸡场的消毒防疫,防重于治1. 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呼吸道疾病的来源:大鸡传给小鸡,养鸡户之间交叉感染。

单纯的雏鸡舍消毒不能杜绝病原,人员和空气的传播是不可杜绝的。

带有呼吸道症状的小鸡免后容易继发其他疾病。

2. 卖鸡后对鸡场环境的净化鸡舍打扫干净,用火碱或甲醛消毒,整个鸡场场地要消毒,饲料仓库消毒。

进鸡前消毒,进入鸡舍要有专门的工作鞋。

3. 平时注重带鸡消毒可选消毒药:惠福星(过氧乙酸)、百毒杀(双链季胺盐)、欧福(百毒杀+甲醛)带鸡消毒避开免疫前后各48小时,其他任何时候都是可以的。

方法:用普通喷雾器,将消毒药稀释后,在鸡舍内喷洒,喷头向上,不要直接喷在鸡身上。

好处:可以消灭环境中相当一部分病原,避免免疫时这些病原继发感染。

减少免疫时易出现的呼吸道症状。

时间间隔:一周一次到两次三、平时预防性地加药1. 育雏前期加药2. 育雏一周后,饲料中添加一些喹诺酮类药物,如强力霉素、环丙沙星、蒽诺沙星、氧氟沙星,连续使用三天,预防大肠杆菌。

3. 育雏两周左右,要加入一些抗球虫的药物,如磺胺类、克球粉、马杜拉霉素(杜球)4.免疫前后,饮水中适当加一些广谱抗菌药,防止免疫继发细菌病。

如:阿莫西林、强力霉素、蒽诺沙星。

四、一些常见病的防治(一)呼吸道病1. 病因:鸡场环境净化不好,特别是一些分布密集的老鸡场,同时有几批鸡存在。

环境中有野毒:新城疫、流感、传支、大肠杆菌、支原体。

2. 免疫加重了呼吸道症状:免疫后机体抵抗力下降,不能抵抗环境中的病原。

3. 预防:合理的免疫程序4. 在鸡群免疫前96-48小时,加强带鸡消毒,免疫48小时以后,同样注意带鸡消毒。

5. 免疫前后,预防性地加入庆大霉素、利高霉素、蒽诺沙星,对由大肠杆菌、支原体等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有一定作用。

6. 育雏时温度要保证,另外温度也不能出现太大的波动,不要突然的降温。

7. 出现呼吸道疾病,疫苗我们还做吗?做!疫苗可以选择毒力弱一点的。

新城疫Clone-30、传支Ma5、新城疫Avinew(梅里亚生产,肠道繁殖)8. 出现该病的治疗方法:饮水中加入防止呼吸道病菌继发的药物:泰乐菌素、高力米先水溶剂(硫氰酸红霉素)。

防止大肠杆菌的药:蒽诺沙星、氧氟沙星中药抗病毒药、平喘药:病毒灵(利巴韦林、金刚烷胺)金刚呼毒克(二)大肠杆菌诊断比较容易,有三包症状(肝周炎、气囊炎、心包炎),单纯的大肠杆菌,对鸡的致死率并不高,只有当鸡的三包症状相当严重时才出现死亡。

但与新染病一起发作时,死亡率相当高。

治疗方案:1. 对发病较严重的鸡挑出来,隔离饲养。

2. 对较健康的鸡饮水中加入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强力霉素。

3. 对病情较重鸡,肌肉注射氨苄青霉素、丁胺卡那或庆大霉素。

注射时每只鸡要消毒一下针头。

4. 饮水中加入速补14(维生素)和肾肿解毒药(电解质)5. 垫料尽快换掉,加强鸡舍的消毒。

(三)新城疫目前新城疫对呼吸道的影响比以前加剧,剖检往往出现严重的喉头和呼吸道出血,容易与传支或传喉相混淆。

治疗:1. 对抗体水平较好的鸡用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治疗。

2. 对免疫水平不好的鸡紧急接种新城疫IV系苗,四倍量肌肉注射,注射时做到每只鸡更换一下针头。

3. 免疫操作,结合饮水中加入阿莫西林和蒽诺沙星。

4. 病弱残严重的鸡没有饲养价值,挑出淘汰掉。

5. 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

6. 鸡舍的温度、通风要做好,垫料更换,保持干燥。

(四)球虫病小肠球虫和盲肠球虫,可以通过观察是否有血便,很容易发现该病,当发现第一堆带血的粪便后,必须马上采取措施。

预防为主:12日龄以后,定期在饲料中加入一些抗球虫药:克球粉(氯羟吡啶)、球痢灵(硝苯酰胺)、马杜拉霉素(杜球、抗球王)、莫能菌素+盐霉素(80克+60克/吨饲料)治疗:1. 磺胺类药:三字球虫粉(磺胺氯吡嗪钠)、磺胺喹噁啉增效磺胺-6-甲氧嘧啶(或增效磺胺-5-甲氧嘧啶)2. 痢特灵(400-600克/吨饲料)3. 百球净(尼卡巴嗪)4. 对严重的鸡肌肉注射青霉素或氨苄青霉素附:蛋鸡免役程序日龄疾病疫苗免疫操作方式0日龄马立克CVI988+HVT 孵化厅内颈部皮注射1日龄传支H120 滴鼻、点眼或饮水10日龄新城疫Lasota(IV系)滴鼻、点眼或饮水传支H120+Ma5+28/86二价苗滴鼻、点眼或饮水14日龄法氏囊Nobilis 228E(荷兰英特威)饮水21日龄新城疫Lasota(IV系)滴鼻、点眼或饮水新城疫多价灭活苗颈部皮下注射30日龄禽痘弱毒苗翅部刺种40日龄新城疫I系肌注50日龄传喉(根据情况选择是否注射)滴鼻、点眼或饮水60日龄传支H120+Ma5+28/86二价苗滴鼻、点眼或饮水90日龄脑脊髓炎(种鸡要注射)灭活苗肌注100日龄新城疫+传支灭活苗肌注(左胸)(种鸡要注射新城疫+传支+法氏囊三联灭活苗)107日龄减蛋综合征灭活苗肌注(右胸)114日龄新城疫+传支弱毒活苗滴鼻、点眼或饮水、喷雾180日龄新城疫弱毒活苗(IV系)滴鼻、点眼或饮水、喷雾240日龄传支弱毒活苗(H52)滴鼻、点眼或饮水、喷雾300日龄新城疫弱毒活苗(IV系)滴鼻、点眼或饮水、喷雾360日龄传支弱毒活苗(H52)滴鼻、点眼或饮水、喷雾420日龄新城疫弱毒活苗(IV系)滴鼻、点眼或饮水、喷雾小知识1、蛋鸡育成期要遮黑,以防止鸡早熟,开产提早,同时也防止育成鸡啄毛。

2、育成鸡上笼,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若鸡有暂时的啄毛现象,可在饲料中加入1-2%的石膏或1%的食盐,连用三天。

3、育成鸡在垫料上平养,消化道内容易有蛔虫,特别是在夏秋季节,因此在50天和上笼时要分别驱虫一次。

用左旋咪唑或丙硫咪唑。

4、提高蛋重的措施:开产达5%产蛋率时,停止喂料4天,只饮多维电解质。

然后逐渐增加料量至正常料量。

(严惠群)雏鸡常见病的防治文章来源:作者:发布时间: ( 2010-3-26 ) 浏览次数:183一、雏鸡白痢病:该病是鸡白痢杆菌感染的一种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

1.症状:多在出壳后5-7天开始发病。

病雏衰弱、聚集怕冷、闭目垂翅、吃食少或不吃食,肛门周围有灰白色黏附粪便,排粪困难,粪便气味恶臭;呼吸困难,常发现尖叫声。

2.预防:发现病雏及时隔离,并减少蛋白饲料的用量。

因为高蛋白饲料影响消化,会增加雏鸡死亡率。

雏鸡出壳3天后,饮服0.01%灰锰氧溶液或0.01%呋喃唑酮溶液。

3.治疗:用0.02%-0.03%呋喃唑酮拌在饲料中喂服,连服3天。

饮服0.05%-0.1%土霉素溶液,也可拌在饲料中喂服。

每只雏鸡每天用10-20毫克金霉素,拌在饲料中发3次喂给。

用20%大蒜汁滴服,每次0.5-1毫升,每天2-3次;也可把大蒜捣碎拌在饲料中喂给。

二、雏鸡肺炎:该病主要由于育雏温度太低,昼夜温差太大,温度忽高忽低或突然遇到寒冷而引起,也有的是感冒继发肺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