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评价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
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两大方面,即从教师 角度出发的对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有效性的评价和从幼儿角度 出发的对活动参与有效性的评价。主要涉及的评价内容有教育 活动目标、过程、方法、环境创设以及幼儿活动的参与态度、 认知发展、动手操作能力、社会性交往等方面。
下一页 返回
从以上目标表述中可以看到,例2的表述方式比较概括、空泛,缺 乏可操作和可评价的特性;而例3的表述方式则相对比较具体,具 有操作性、针对性和可测性的特点。
美国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理论认为,教师所期望的学生的 变化就是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阐述教学目标,就是要以一种较 特定的方式,描述在单元或学程完成之后,学生应能做(或产生) 些什么,做到何种程度,或者学生应该具备哪些特征等。因此, 教育活动的目标就应当以具体、可见的言语表述来反映幼儿外在 的行动方式,即行为目标的表述;而为了使教师对教育活动的关注 点更多地放在幼儿的“学”上,放在幼儿的“发展”上,教育活 动目标的制订比较提倡从幼儿角度出发,用以幼儿为主体发出的 行为动词为主进行表述,而且这种表述应当体现统一性,而不是 随意性的、混合性的目标表述。
例如,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电视台、电台、各类报纸的相关报道也吸引着孩子们的视线,引发 着孩子们的同情心:怎么会发生海啸?地球上还有哪些可怕的灾难? 我们可以想什么办法不让灾难产生?……教师及时地抓住了源于生 活中最新、最近的社会热点新闻,将教育活动与幼儿感兴趣的时事 相联系,设计了“地球—我们的共同家园”的集体教育活动,目标 如下:
2)操作性。操作性是指教育活动的目标应当是具体的、明确的、 可操作的,以便于教师和评价者的观察、鉴定和评价。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 与原则
例1:《看挂历》(大班) 目标:①了解挂历与我们生活的关系,知道挂历上一些数字所
代表的意思,尝试用比较清楚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想法。 ②感受2009年(新年)到来的快乐,产生自己制作挂历的意
1)针对性。目标的针对性是指教育活动的目标要符合幼儿的年 龄特点和班级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根据幼儿整体、群体、个体 的不同发展水平和需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普遍性和差异性,体 现因材施教,并贴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 与原则
对教育活动目标的评价可以从目标是否关注幼儿的实际生活,与幼 儿的生活经验以及实际发展水平相联系着手。
.初步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关系,有粗浅的环保意识。 ·通过活动使幼儿知道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
园。 ·初步学会观察地球仪,产生对自然科学的探究兴趣。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 与原则
从上述目标来看,教师将发生在幼儿生活周围环境中的可利用资 源引入教育活动的想法是可行的,但是,如何在源于幼儿生活经 验和认知背景的前提下制汀更有针对性的目标却是关键所在。此 活动目标,不仅过分突出认知领域目标,缺乏统一性和整合性;而 且在表述上比较“空泛”,缺乏可操作性;同时,目标的定位和要 求过高,对于5~6岁的幼儿来说,了解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家 园,懂得人人要保护地球的目标也缺乏针对性。
愿。 以上教育活动目标具有比较明确的操作性和指向性,不仅能
够使评价者根据上述“了解挂历与我们生活的关系”“知道挂 历上一些数字所代表的意思”等指向性目标来判定幼儿达到日 标的程度和效果,而且还能促使教师通过对活动过程中幼儿语 言的、行为、态度等多项反馈的观察与反思来加强和促进活动 的有效性。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 与原则
3)统一性。由于教育活动的效果是通过对幼儿活动表现和结果的 判定而得以显现的;因此,教育活动的目标无疑具有检验、导向和 指导的作用。在目标的表述上,有从教师角度提出目标的(见例2), 也有从幼儿角度提出目标的(见例3),当然也有混合式提出的。
例2.《树真好》(中班)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 与原则
(l)对教育活动目标的评价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始环节,是开展教 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规定了教育活动预期所要获得的某种 效果,它是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方法运用、效果评价的依据和 准则。因此,明确教育活动目标的过程,也就是精选教育活动内 容、优化活动方式的过程。对一个教育活动目标的评价主要包括 目标的表述方式、表述指向、表述内容等方面。
第一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 与原则
1.对教师“教”的评价 幼儿园教育活动是由教师、幼儿、教育活动目标、内容、手段
与组织形式、环境等诸多要素构成的,而其中幼儿与教师是两个 紧密联系、互为主体且不断相互作用的要素。因此,从教育活动 评价的辩证角度而言,评价幼儿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评价教师的教 学方式,评价教师的教育活动设计是否有利于幼儿学习方式的开 放和多样;教师设置的教育教学内容、采用的组织指导策略、创设 的环境条件是否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利于促进幼儿主 动、有效地学习等。由此,在一定程度上,一个富有实效的教育 活动也同样是通过教师“有效的教”来得以体现的。 从教师的角度来评价教育活动,主要内容包括教育活动的目标、 方法、内容、组织形式、资源利用、环境创设等。
目标:①帮助幼儿感受树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②培养幼儿亲近树木、爱护树木的美好情感。
例3:《树真好》(中班)
目标:①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大树的喜爱与认识。
②在观察交流中,萌发进一步亲近、爱护树木的美好情感。
③产生对动物与树木关系探究的愿望。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 与原则
第五章幼儿园教活动的评价
第一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与原则 第二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方式
第一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 与原则
幼儿园教育活动作为一种带有一定目的和指向胜的活动,其 目标的达成与否、教育价值观的体现程度、社会培养和需要的 满足与否以及幼儿发展的促进效果等都需要通过评价来得以落 实和体现。因此,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评价是学前教育理论工 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