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生活》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一课限时训练

《经济生活》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一课限时训练

《经济生活》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一课限时训练(限时3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中国政府援助的近3 190吨紧急人道主义救援物资2010年9月1日抵达巴基斯坦北部洪扎地区,用来帮助受堰塞湖影响的洪扎地区灾民。

中国政府援助巴基斯坦的救援物资( )①是商品,因为它们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②是商品,因为它们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③不是商品,因为它们是没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④不是商品,因为它们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中国政府援助巴基斯坦的救灾物资,是劳动产品但没有用于交换,有使用价值但无价值,因而不是商品,故①②错误,③④正确。

正确答案为B。

答案:B2.2010年,某国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为30 000亿元,由于生产发展,2011年,货币需要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纸币量达到了50 000亿元。

假设2010年该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1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10.8元B.20.8元C.12.5元D.18元解析:2011年该国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流通中的货币需求量/纸币流通总量=30 000×(1+20%)÷50 000=0.72(元),意味着等量货币2011年只具有2010年72%的购买力,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1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5÷72%≈20.8(元)。

故答案为B。

答案:B3.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银行已走进我们的生活。

许多消费者购物和旅行时经常使用信用卡。

信用卡作为电子货币的一种,在使用过程中执行的是货币的职能。

( )①一般等价物②流通手段③贮藏手段④支付手段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题干问的是信用卡执行的是货币的哪些职能,一般等价物是货币的本质而不是货币的职能,故①排除;信用卡不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故③排除;信用卡具有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②④正确,故选C。

答案:C4.2010年7月1日,银监会创新协作部副主任尹龙介绍说,今年一季度,信用卡增速明显,发卡数量同比增长26%;使用信用卡交易的金额达57万亿元,同比增长59%。

消费者使用信用卡( )①可以提高支付结算效率②可以减少现金流通,增强消费安全③方便购物消费④能集存款、取款、贷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信用卡的优点,①②③④四个题肢均与题意相符,故选D。

答案:D5.“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但人们还是喜欢金银。

这表明金银作为货币( )A.从起源看,是和商品同时产生的B.从作用看,是财富的唯一象征C.从本质看,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D.从职能看,具有价值尺度、贮藏手段两种基本职能解析:从材料来看,人们喜欢金银是因为金银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C符合题意。

A、B、D三项均表述错误,排除。

答案:C6.2010年国庆期间,小黄和父母选择了标价为2 680元/人的云南五日游,小黄在腾冲的地摊上花50元买了几件富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小饰品,父母则在七彩云南商场用刷卡消费的方式购买了8 000元的玉镯。

这里涉及的货币职能依次是( )A.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B.支付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C.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D.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解析:标价为2 680元/人的云南五日游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表现;花50元买小饰品体现的是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即流通手段职能;刷卡消费是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故D符合题意。

答案:D7.2010年4月20日晚,“情系玉树,大爱无疆”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在中央电视台中央演播大厅举行。

据统计,这次募捐晚会共筹得善款21.75亿元人民币。

广大捐赠者的善举启示我们,对于金钱( )A.要取之有道B.要用之有益C.要用之有度D.要视为财富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要把金钱用到最需要的地方,用于做最有意义的事,即用之有益。

故选B 。

答案:B8.(2011·大连模拟)某出口企业向美元区出口机器设备,当美元与人民币的兑换比率为1∶7时,每出口一套价格为12万美元的设备,可获利36万元人民币。

当美元与人民币的兑换比率变为1∶6.5时,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此时该企业每出口一套设备,获利( )A.30万元人民币B.32万元人民币C.33.75万元人民币D.36万元人民币解析:解答本题需要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

在美元与人民币汇率为1∶7时,可以计算出该设备的成本:12×7-36=48(万元)人民币;当美元与人民币汇率变为1∶6.5时,该企业获利:12×6.5-48=30(万元)人民币,故A 项正确。

答案:A9.假设某年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销售商品总量为50亿件,平均价格水平为8元,在这一年里货币平均周转5次。

那么,这一年里纸币发行量应为 亿元。

而这一年实际发行了纸币160亿元,这时的1元钱相当于 元,这会引起 。

( )A.80 0.5 纸币贬值B.80 2 购买力降低C.160 2 通货膨胀D.160 0.5 购买力提高解析: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依据题中条件,这一年里所需要的纸币发行量应为:50×85=80(亿元),而这一年里实际发行的纸币是160亿元,这时的1元钱相当于0.5元,此时,物价上涨,纸币贬值,故本题选A 。

答案:A10.自2010年三季度以来,中国贸易顺差、FDI 以及热钱流动的规模都达到危机前的水平,从而导致外汇占款比重回升( )A.外汇是外国的货币B.外汇是国际间的信用工具C.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D.外汇是外币对人民币的比率解析: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故C 项正确。

A 、B 、D 三项表述错误,排除。

答案:C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0年9月15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7250元;2010年9月29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6936元。

据此回答11~12题。

11.上述材料表明( )①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升高②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跌落③单位美元兑换的人民币增多④单位人民币兑换的美元增多A.②④B.③④C.①③D.①②解析: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小幅走高,也就意味着人民币升值了,因此是人民币兑换的美元增多,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跌落。

A项正确。

答案:A12.上述材料中人民币币值的这种变化有利于( )①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②我国进口贸易的发展③我国对外投资的增加④吸引外商在我国投资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我国的进口,有利于我国对外投资的增加,故②③符合题意,选C。

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22分)为保障2010年中秋节食品市场安全,全国各地工商机关从8月份开始就开展了月饼市场专项整治行动。

作为食品流通环节的把关人,工商部门在严把月饼市场准入关的同时,还加强对月饼质量的监管,加大抽检力度,增加抽检频次,依法查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月饼。

运用有关商品知识,谈谈你对工商部门加强对月饼质量的监管,依法查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月饼的认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评价问题的能力。

解答本题要紧紧围绕商品的“质量”,即商品的“使用价值”来组织答案,既要突出商品使用价值的重要性,又要分析不合格产品的危害性。

答案:(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人们购买商品,首先是因为他们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具有使用价值。

(10分)(2)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月饼不具有相应的使用价值,不仅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而且对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构成威胁,因此不能作为商品用于交换,工商部门严把月饼市场准入关的同时,还要加强对月饼质量的监管,依法查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月饼。

(12分)14.(18分)2010年11月我国CPI同比上涨5.1%,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1.7%,粮食价格上涨14.7%,鲜菜价格上涨21.3%。

目前社会公众普遍表现出对通胀形势的深切担忧,因此当前我国预防通货膨胀的压力依然很大。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简要分析可能引发通货膨胀的因素有哪些?(9分)(2)假如你是一位经济学家,就预防和抑制通货膨胀的发生给政府部门至少提两个建议。

(9分)解析:本题两问主要考查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识记和运用,依据所学知识并根据要求作答即可。

答案:(1)①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②人们惧怕物价上涨,把货币尽快出手,引起了货币流通次数的加快。

③经济结构不合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等,也会引发通货膨胀。

(每小点3分)(2)①做好纸币发行量的预测,尽量使纸币的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相一致。

②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流通中的纸币量。

③大力发展工农业生产,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

(每小点3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