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四章 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2除磷脱氮工艺设计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四章 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2除磷脱氮工艺设计


6) 生物脱氮工艺计算
• a.缺氧区容积计算
Vn Q(Nk - Nte) - 0.12 △Xv KdeXv
Vn :缺氧池容积,m3; Kde :反硝化速率,gNO3--N/(gMLVSS·d); Nk,Nte:进出水总氮浓度,g/m3; Xv :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g/m3; △Xv :剩余污泥量Gmlvss/d。
c
按表观产率系数计算:△Xv Yobs(S0 Se)Q
c. 需氧量的计算
耗氧量= 去除的bCOD-合成微生物的COD O2 = Q (S0-Se)/0.68-1.42△Xv
回顾: 脱氮除磷基本理论
➢生物脱氮:
1)好氧硝化
NH4++2O2
NO3- (NO2-) +2H++H2O
2)缺氧反硝化
C6H12O6 + 4 NO-3 (NO2-)
活性污泥法设计 ——除磷脱氮
回顾: 活性污泥法设计计算
a. 曝气池体积的设计计算
– 有机物负荷率法
V QS0 QS0 LsX Lv
– 污泥泥龄法
V
QY(S0 Se)θ·c
X(1
K
θ
dc
)
– 水力停留时间法
HRT V Q
回顾: 活性污泥法设计计算
b.剩余污泥计算
按污泥泥龄计算:
△X
VX θ
2)前置缺氧-好氧生物脱氮工艺
原污水
污水内循环

反硝 化池
曝气池
沉淀池 出水
回流污泥
剩余污泥
3)后置缺氧-好氧生物脱氮工艺
原污水
曝气池
缺氧
沉淀池 出水
回流污泥
剩余污泥
4)Bardenpho生物脱氮工艺
原污水
曝缺气氧池 好氧
缺氧 好氧
沉淀池 出水
回流污泥
剩余污泥
5)同步硝化反硝化
机理: a.反应器DO分布不均理论 b.缺氧微环境理论 c.微生物学解释:好氧反硝化菌和异氧硝化菌。
6CO2 + 6H2O+2N2
➢生物除磷:
1)(聚磷菌)厌氧释磷 2)好氧/缺氧吸磷
脱氮、除磷工艺设计
1 脱氮工艺及设计 2 除磷工艺及设计 3 脱氮除磷工艺 4 生物除磷脱氮的影响因素
1 生物脱氮工艺
1)三段生物脱氮工艺 2)前置缺氧-好氧生物脱氮工艺 3)后置缺氧-好氧脱氮工艺 4)Bardenpho生物脱氮工艺 5)同步硝化反硝化
6) 生物脱氮工艺计算
• b.好氧区容积计算
µn µnm( Na ) Kn Na
θ co
1 F
µn
µ n:硝化菌比生长速率,d-1; µ nm:硝化菌最大比增长速率,d-1; Na:氨氮浓度, g/m3; Kn:硝化作用中半速率常数,g/m3。
θco:好氧区设计污泥泥龄,d。
6) 生物脱氮工艺计算
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 ——运行、管理
5)同步硝化反硝化
NH3+ O2 NADH2
HNO2
NAD+
NH2OH + H20
NADH2
NAD+ 0.33N2 + 1.33H2O+ 0.33NO2-
6) 生物脱氮工艺计算
• a.缺氧区容积计算
NNOr = VnKdeXv
NNOr:缺氧池去除的硝酸盐量,g/d;
Vn :缺氧池容积,m3; Kde :反硝化速率,gNO3--N/(gMLVSS·d); Xv :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g/m3;

含磷污泥
脱磷污泥回流 (用于吸收磷)
含磷污水 生物除磷 化学除磷
3) 生物除磷工艺设计
1)厌氧区计算(水力停留时间法)
Vp=Q·tp
(tp=1-2h)
2)好氧区容积计算(污泥泥龄法)
V
QY(S0 Se) •θc
X(1
K
θ
dc
)
θc:2-3d
3 脱氮除磷工艺
1)A2/0工艺 2)改良Bardenpho工艺 3)UCT及改良UCT工艺 4)SBR工艺 5)氧化沟工艺
2)改良Bardenpho工艺
进水
回流
厌氧 缺氧
好氧
缺氧
好 氧
二沉池 出水
回流污泥
剩余污泥
3) UCT及改良UCT工艺
污水
缺氧回流
厌氧
缺氧
好氧
好氧(硝酸盐)回流 回流污泥
二沉池 出水 剩余污泥
3) UCT及改良UCT工艺
进水
回流1 曝厌气氧池 缺氧
回流2 缺氧 好氧
沉淀池 出水
回流污泥
剩余污泥
O2 = Q (S0-Se)/0.68-1.42△Xv
前置反硝化
+4.75[Q(Nk-Nke)-0.12 △Xv]
-2.86 [Q(Nt-Nke-Noe)-0.12 △Xv]
注:4.75-氨氮的氧当量系数;2.86-单位硝酸盐还原提供 的氧当量。
2 生物除磷工艺
1)Ap/O工艺 2)Phostrip除磷工艺
1)三段生物脱氮工艺
进水 曝气池
沉淀池 I
碱 硝化池
沉淀池 II
反硝 化池
沉淀池 出水 III
回流污泥 剩余污泥 回流污泥 剩余污泥 回流污泥 剩余污泥
投加外碳源两段生物脱氮工艺
进水 初沉池 I
曝气池
除碳、硝化
硝化 沉淀池
II
甲醇
反硝 化池
沉淀池 出水 III
回流污泥 剩余污泥
回流污泥 剩余污泥
• b.好氧区容积计算
根据污泥泥龄计算曝气池体积公式:
V
QY
θ co
(S0
Se)
Xv(1
K
θ
d co
)
6) 生物脱氮工艺计算
c.需氧量计算
去除有机物的需氧量加上氨氮硝化需氧量。前置反硝化系 统中,需扣除还原硝酸盐提供的氧当量。
O2 = Q (S0-Se)/0.68-1.42△Xv
+4.75[Q(Nk-Nke)-0.12 △Xv]
1) A2/0工艺 (anaerobic-anoxic-oxic)
污水
厌氧
磷释放 氨化
内循环 氧吸磷
回流污泥(含磷污泥)
二沉池 出水 剩余污泥
1) 倒置A2/0工艺
污水Q
短暂 沉淀池
回流混合液(0-200%)Q
缺氧 厌氧
好氧
二沉池 出水
回流污泥(25%-100%)Q
剩余污泥
4) SBR工艺
进水 厌氧
好氧 缺氧
(搅拌) (曝气)
沉淀
出水
闲置
好氧 (曝气)
4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设计及影响因素
1)常用生物脱氮除磷工艺设计参数和特点 2)生物脱氮除磷影响因素 环境因素、工艺因素、污水成分。
5)氧化沟工艺
进水
厌氧
曝气池
好氧 缺氧
二沉池 出水
回流活性污泥 剩余污泥
重点:
各种脱氮、除磷工艺的类型和特点。 脱氮/除磷工艺设计计算要点。
1) Ap/O工艺
原污水
厌氧 磷释放
曝气池 好氧吸磷
沉淀池 出水
回流污泥(富含磷污泥)
剩余污泥 (富含磷污泥)
2) Phostrip除磷工艺
脱磷水回流
原污水 (含磷)
好氧吸磷
含磷污泥 +脱磷水
沉淀池 处理水
I
脱磷水
沉淀池 II
直接污泥回流 石灰
缓速搅拌 混合池
剩余污泥
含磷 污泥
排放
含 磷 污
释 磷 (厌氧) 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