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教师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天津市东丽区春瑕幼儿园杜佳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幼儿体育的总目标是“以幼儿健康发展为中心,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幼儿园体能训练要促进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发展各种基本动作,培养最基本的身体素质。
”体能是指从事身体活动时表现出的能力,包括身体要素和基本活动技能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灵敏、协调、平衡、耐力、柔韧等素质。
基本活动技能包括走、跑、跳跃、投掷、平衡、钻爬、攀登等。
体能发展可以使幼儿运动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和免疫系统、消化系统正常发育,并增强他们调节身体各部分动作和灵活控制身体的能力,使幼儿的动作逐步协调且姿势正确。
体能发展对于幼儿心理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高幼儿智力活动的品质,存进智力发展;还可以发展幼儿的个性,包括养成幼儿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体能发展的状况和水平是衡量幼儿身体发展与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于幼儿来说,体能锻炼能够提高身体素质,加强其活动能力;能够提高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以及自我保护能力。
然而体能是体育的基础。
对幼儿进行体育教育,其目的便在于增强其体能。
我关注了一些国外体育活动的情况,从国内外的研究状况来看,幼儿园教育注重体能的锻炼而且注重科学性,幼儿园的一日生活除一个集体活动外都是在户外接受阳光、开展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的,提供丰富的体育器械或半成品、废旧材料供幼儿游戏,充分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攀爬、力量、耐力等多方位的身体运动能力,以此促进幼儿的身体素质提高。
除
此之外,玛利亚.蒙台梭利在“运动神经培养”中指出“如果没有指导,孩子的运动没有就显得混乱不堪……”显然在体育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对幼儿的体能锻炼和发展至关重要。
细数国外的幼儿园一日活动,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基础上会开展长时间的户外体育锻炼,提供丰富、自然的工具和器械开展自由的体能的训练。
国外幼儿园对幼儿的体能训练相当重视,我国亦是如此,我们把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控制在每天至少两小时,这是保证幼儿活动时间的一个前提。
可是,我在组织体育活动中我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体育活动存在着组织形式比较单一,简单无味的重复练习,幼儿不感兴趣,教师讲解示范不明确,讲解时间过长,幼儿等待多,而练习时间短,练习密度不高,活动量不够等问题。
对于初为幼教的我来说,这些问题是我亟待解决的,于是针对这些问题,通过翻阅资料,我得到一些解决的方法。
首先,精心选择教材,大胆创编教材,是有效开展体育活动的前提。
幼儿园体育活动,主要是通过游戏的手段来完成的。
因为游戏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特别是小班幼儿对游戏最喜爱最易于接受,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
教师要根据各年龄段幼儿发展领域目标,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进行认真选材。
选择适合本班幼儿特点的、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
如中大班,幼儿对带有竞赛性的体育游戏更感兴趣,他们对游戏的胜负结果比较关心,有初步的集体荣誉感,能遵守游戏的规则。
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可以选择一些带有竞赛性的体育游戏,如大班可选择“小民兵演习”、“炸碉堡”、“小猴摘桃子”等等游戏。
还可以自编和改编了一些体育游戏,把走、跑、跳跃、平衡、钻爬等基本动作贯穿于游戏之
中,也就是把几个单独的动作练习或小游戏串在一起,以一个鲜明的主题进行教学。
我在大班进行幼儿匍匐爬的体育活动中,以战胜外星人的游戏情境使幼儿对活动十分感兴趣,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最终也获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其次,在体育活动中,运动器械的合理配置,场地的合理安排,是提高体育活动效果的保障条件。
运动器械过少,会产生等待时间长,练习时间少的现象;如果运动器械过多,幼儿眼花缭乱,注意力容易分散;还要避免运动器械单一,尽可能让幼儿充分探索各种的玩法。
因此,教师要做有心人,要根据活动内容和需要合理配置活动器械。
应保证给幼儿提供合理的、适量的运动器械,提供的运动器械最好是一物多用,这样可以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器械的使用率,减轻教师的工作量。
教师要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改变过去机械模仿教师的动作进行练习,在体育活动中给幼儿自主探索的机会和时间,让幼儿的潜能得到发挥,引导幼儿自主探索。
如大班体育活动好玩的布袋子。
活动一开始,教师让幼儿拿着布袋子意玩,自主探索各种玩法。
鼓励他们多思考并和别的小朋友玩得不一样。
最后教师引导幼儿与多人合作或以小组为单位探索各种玩法,教师还引导幼儿可以选择一些辅助材料进行游戏。
孩子们有的把布袋子排成小路,练习平衡;有的把布袋子放在地上,练习助跑屈膝跳过障碍物。
每个幼儿都充分的活动起来,孩子们玩得非常开心。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及时肯定幼儿的各种玩法,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他们敢于探索、敢于尝试新的玩法,学习效果好。
科学合理地组织体育活动,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力保证,在体育活动
中也是至关重要的。
幼儿体育活动教学,教师的教学和指导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方法运用得是否得当,不仅关系到幼儿的求知欲、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直接影响幼儿是否能很好地学会简单的体育知识技能,达到锻炼身体的实际效果、身体能力的发展和受到良好的教育。
因此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时,首先要加强活动前的准备,要周密计划、钻研教材。
对幼儿的人数、场地大小、所用的教玩具多少和本园的设备条件做到心中有数,对本次活动的教材特点进行周密分析,设计如何练习和分组。
其次要加强教学组织。
科学合理地安排每一个环节,做到动静交替,放收有度、自主探索与集中练习相结合。
发挥教师的讲课技巧,精讲多练。
让幼儿明确动作的要领和步骤,以及游戏的规则、玩法等。
讲解动作的要领、重点和难点时,力求形象化,做到语言精练,示范正确。
例如跳跃的动作,要求幼儿双脚起跳,轻轻落地。
可以告诉幼儿:要像棉花落在地上没有声音,让幼儿体会落地的动作要领。
由于教师是幼儿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因此我们在集体活动中应当时刻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并且在必要时刻给他们提供有效信息,及时对他们的行动进行回应,例如教他们怎样做、对他们及时进行鼓励等。
在游戏过程中,如果效果不理想,要及时调整,尊重幼儿意见,充分利用幼儿与教师的互动作用,使幼儿身心能够得到最大发展。
运用鼓励法,发挥幼儿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我们在平时需要以幼儿为主体,顺应他们的兴趣,由于年龄尚小,因此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是也会依赖老师,我们可以设置相应的与体育活动相匹配的气氛与鼓励的话语,激发他们的活动兴趣,让幼儿愿意参与到活动中。
例如在跨栏活动中,往
往会有一些幼儿不敢跨,这时是十分需要我们老师的鼓励的,记得那次跨栏活动中,班上的芮芮怎么也跳不过去,最后他怎么也不想跳了,于是我走到他身边蹲下对他说:“老师陪你一起跳,你一定可以的。
”虽然开始他的动作还不是很标准,但是他已经战胜了自己的恐惧心理,不再害怕了。
要组织好一个体育活动是很不容易的。
但只要我们抓住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幼儿的兴趣入手,认真选择教材,合理投放材料,发挥教师的讲课技巧和组织形式,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有效性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