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供暖分界线划分根据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中国供暖分界线划分之后的南北关于供暖设备的区别。
1、北方的暖气设备、管道是含在房价里的,买房时就已经支付了。
而南方
没有整体管道,楼里也没有,改造太难、成本太高;2、北方采暖不是免费的,老百姓需要支付20-30元/平米(分地区)的采暖费才可以;
3、南北不同之处在于,北方房子有保温层,而且墙的厚度也不同。
就算给
南方供暖,也无法正常保温。
那么造成这些供暖设备或者说条件差异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据了解,20世纪50年代,在“能源奇缺”背景下,周恩来提出以秦岭、淮河为界,由一条“线”决定,来划定北方集中供暖区,该线路已沿袭60年。
再来看看中国供暖分界线划分根据:
首先,由于南方的城市在建设过程中一直以来都没有考虑过供热系统,供
热的基础设施是几乎没有的,假如未来要集中供热,那在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
上就是政府承担不了的,也是大家受不了的。
首先要重建或改建电厂,水力发电可不行,一定要火力发电烧煤的,烧出
来的蒸汽才能作为热源供暖。
一个热电厂还不行,在城市里还要建设若干个大
型锅炉房,无数个小型锅炉房。
有了热源还不行,还要输热管网,有从地面走
的,街道两边就要架设几十厘米粗的大管子,也有从地下走的,每条街道又要
都开挖一遍。
街道上有了输热管了还不行,建筑里也要有,现在南方的建筑结
构几乎都没考虑这个的,还要在墙体上重新架设,这一折腾就要好几十年,没
人受得了的。
其次,南方集中供暖的使用效率不高。
北方有的地方集中供暖的
天数会达到半年之久,一般的也会有三、四个月,南方要是集中供暖总天数最
多也就一、两个月,花巨资做的供暖系统大部分时间是闲置的,再怎么算也是
划不来的。
第三,集中供暖的浪费也是很大的,北方家庭每年采暖费一般都要三、四
千,南方家庭哪有开空调花这么多钱的呢。
仇保兴曾经在公开接受采访时给出
了一些触目惊心的数字:“由于供热系统设计不合理,用户室内无法自主调控,
如果热了,只好开窗户调节室温,大约浪费了全部热量的7%。
目前,办公楼、教室等公共建筑,在下班、放学以后,周末、元旦、春节以及寒假室内无人的
情况下,照常供热,浪费很明显。
以华北地区为例,从11月15日到第二年的3月15日,供热期121天,其中节假日就有40天,占采暖期的30%。
也就是说,这40天的供热都浪费了。
”
所以,南方集中供暖是没必要,也是不应该的。
天冷就开开空调,不用了
就关掉,既省钱又环保。
不过以秦岭--淮河为界一刀切的分法是有些不妥,靠近
分界线的城市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做一些集中供暖。
其实根据在50年代划分的中国供暖分界线也并不那么尽善尽美,下面我们
再来看看为什么中国供暖分界线划分没那么合理。
由于建国初期经济水平落后,能源紧缺,在节约经济成本的前提下,优先
考虑气候寒冷的北方地区。
而根据前苏联的气候计算方法规定,室外温度5摄氏度以下定义为冬天。
因此,只有累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大于或等于90天被界定为集中供暖的地区。
这种计算方法的缺陷在于:只是从人对温度的感受出发,并没有考虑湿
度、风速等其他相关因素。
湿度对于人体感受到的冷暖影响比较大,气象学普
遍认为湿度每增加10%,人体感受到的温度则降低1摄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