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工厂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类化工企业层出不穷。
而商家为了谋取暴利,通常不顾及周围老百姓的死活,释放各类有毒物质。
在现代化进程不断发展的今天,环境却遭受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究竟是要发展经济还是要保护环境,正如鱼和熊掌不能兼具。
台州市要发展经济就要捡起厦门市为了保护环境而扔在垃圾桶的化工厂项目,发展化工经济,所以这些化工厂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对周边的环境的污染也是极其严重的!而化工厂到底对周围的环境有什么影响呢?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化工厂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1、有害气体2、有害水体3、有害细菌4、有害辐射一、散发二甲苯污染来源:二甲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有机合成、合成橡胶、油漆和染料、合成纤维、石油加工、制药、纤维素等生产工厂的废水废气,以及生产设备不密封和车间通风换气,是环境中二甲苯的主要来源。
运输、贮存过程中的翻车、泄漏,火灾也会造成意外污染事故。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二甲苯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核武器中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
重者可有躁动、抽搐或昏迷,有的有癔病样发作。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女工有月经异常,工人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1364mg/kg(小鼠静脉)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DL0):1500mg/m3,24小时(孕7~14天用药),有胚胎毒性。
代谢和降解:在人和动物体内,吸入的二甲苯除3%~6%被直接呼出外,二甲苯的三种异构体都有代谢为相应的苯甲酸(60%的邻-二甲苯、80%~90%的间、对-二甲苯),然后这些酸与葡萄糖醛酸和甘氨酸起反应。
在这个过程中,大量邻-苯甲酸与葡萄粮醛酸结合,而对-苯甲酸必乎完全与甘氨酸结合生成相应的甲基马尿酸而排出体外。
与此同时,可能少量形成相应的二甲苯酚(酚类)与氢化2-甲基-3-羟基苯甲酸(2%以下)。
残留与蓄积:在职业性接触中,二甲苯主要经呼吸道进入身体。
对全部二甲苯的异构体而言,由肺吸收其蒸气的情况相同,总量达60%~70%,在整个的接触时期中,这个吸收量比较恒定。
二甲苯溶液可经完整皮肤以平均吸收率为2.25µg/(cm3•min)(范围0.7~4.3µg/(cm3•min))被吸收,二甲苯蒸气的经皮吸收与直接接触液体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二甲苯的残留和蓄积并不严重,上面我们已经说过进入人体的二甲苯,可以在人体的NADP(转酶II)和NAD(转酶I)存在下生成甲基苯甲酸,然后与甘氨酸结合形成甲基马尿酸在18小时内几乎全部排出体外。
即使是吸入后残留在肺部的3%-6%的二甲苯,也在接触后的3小时内(半衰期为0.5~1小时)全部被呼出体外。
评价接触二甲苯的残留试验,主要是测定尿内甲基马尿酸的含量,也有人建议测定咱出气体中或血液中二甲苯的含量,但后者的结果往往并不准确。
由于甲基马尿酸并不天然存在于尿中,又由于它几乎是全部滞留的二甲苯代谢物,因而测定它的存在是最好的二甲苯接触试验的确证。
二甲苯能相当持久地存在于饮水中。
自来水中二甲苯的浓度为5mg/L时,其气味强度相当于5级,二甲苯的特有气味则要过7至8天才能消失;气味强度为3级时则需4至5天。
河水中二甲苯的气味保持的时间较短,这与起始浓度的高低有关,一般可保留3至5天。
迁移转化:二甲苯主要由原油在石油化工过程中制造,它广泛用于颜料、油漆等的稀释剂,印刷、橡胶、皮革工业的溶剂。
作为清洁剂和去油污剂,航空燃料的一种成分,化学工厂和合成纤维工业的原材料和中间物质,以及织物的纸张的涂料和浸渍料。
二甲苯可通过机械排风和通风设备排入大气而造成污染。
一座精炼油厂排放入大气的二甲苯高达13.18~1145g/h,二甲苯可随其生产和使用单位所排入的废水进入水体,生产1吨二甲苯,一般排出含二甲苯300~1000mg/L的废水2立方米。
由于二甲苯在水溶液中挥发的趋势较强,因此可以认为其在地表水中不是持久性的污染物。
二甲苯在环境中也可以生物降解,但这种过程的速度比挥发过程的速率低得多。
挥发到空中的二甲苯也可能被光解,这是它的主要迁移转化过程。
二甲苯由呼气和代谢物从人体排出的速度很快,在接触停止18小时内几乎全部排出体外,二甲苯能相当持久的存在于饮水中。
由于二甲苯在水溶液中挥发性较强,因此,可以认为其在地表水中不是持久性污染物。
二甲苯在环境中也可以生物降解和化学降解,但其速度比挥发低得多,挥发到空气中的二甲苯可被光解。
可与氧化剂反应,高浓度气体与空气混合发生爆炸。
二甲苯有中等程度的燃烧危险。
由于其蒸气比空气重,燃烧时火焰沿地面扩散。
二甲苯易挥发,发生事故现场会弥漫着二甲苯的特殊芳香味,倾泄入水中的二甲苯可漂浮在水面上,或呈油状物分布在水面,可造成鱼类和水生生物的死亡。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至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二、排放氯气氯,cl,原子量35.5。
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的气体。
可溶于水和碱溶液,易溶于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氯气遇水后生成次氯酸和盐酸,再分解为新生态氧。
在高压下氯气液化成液氯。
氯气有强烈腐蚀性,设备及容器极易被腐蚀而泄漏。
工业上接触氯的机会有:氯的制造或使用过程中若设备管道密闭不严或检修时均可接触到氯。
液氯灌注、运输和贮存时,若钢瓶密封不良或有故障,亦可发生大量氯气逸散。
主要见于电解食盐,制造各种含氯化合物、造纸、印染及自来水消毒等工业。
有何危害:(1)氯气刺激反应:出现一过性的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2)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周围炎,有咳嗽,,两肺有干罗音或哮鸣音,可有少量湿罗音;(3)中度中毒:主要表现为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水肿或局限的肺泡性肺水肿。
咳嗽、咳痰、气短、胸闷或胸痛,可有轻度发绀,两肺有干性或湿性罗音;(4)重度中毒:临床上表现为①咳嗽、咯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呼吸困难,胸部紧束感,明显发绀,两肺有弥漫性湿罗音;②严重窒息;③中、重度昏迷;④卒死;⑤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气胸、纵隔气肿等。
三、实例论证六合区化去年发生过泄漏,如今再度泄漏千余人疏散,30多人住院治疗事发现场附近时,街头大批市民纷纷用手或毛巾捂着脸部,向城南方向一路狂奔。
雄州镇北门的园林转盘处,仿佛一下子下起了浓浓大雾,不小心吸进一口,会感到一阵恶心。
“大雾”四处弥漫,扩散范围很广,覆盖范围方圆1公里左右。
由于发生事故的工厂附近有大量居民楼,附近千余名群众被紧急疏散。
通往事故现场的所有路都被警方封锁,交警、特巡警、消防队员前后形成3道封锁线,严禁一切人员靠近化学气体泄漏区域。
发生事故的富尔达利化工有限公司的一座车间二层的平台上,安放着一套化学品生产设备。
消防队员说,就是安放在2楼平台上的这套生产设备,发生了气体泄漏。
“泄漏的化学气体为三氯氧磷,初步判断,发生泄漏的原因是平台生产系统管道法兰发生破裂。
”由于泄漏出的三氯氧磷遇潮,很快分解为氯化氢和磷酸,具有刺激性腐蚀作用,化工厂区内的一排白杨树树叶也被烧得焦黄枯萎了。
晚上10点多,泄漏的物质自然挥发完毕,险情排除,附近的居民才陆续返回家中。
居民回忆惊魂一刻居民李老汉说:“晚上7点15分左右,我刚吃完晚饭,正坐在房前的院子里乘凉,突然听到化工厂内传来‘砰’的一声巨响,空中腾起团团白色烟雾,刺激性的气体顿时扑鼻而来,我眼睛感到一阵钻心的辛辣,顿时眼泪直流,喉咙也被呛得咳嗽不止。
于是赶紧往院外跑去,刚跑出没多远,便忍不住靠在墙边,大口呕吐起来。
”由于富尔达利化工有限公司紧邻居民区,警方和消防人员虽然对附近居民进行了疏散,但仍有大量距离较近的居民因吸入过量三氯氧磷气体及其分解物,症状较重而被送往六合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
陈女士说,当时她正在家中给自己还没满月的女儿喂奶,突然大股刺激性的气体袭来,女儿顿时被呛得大哭起来。
后来陈女士被安排进住院部接受观察,还没满月的女儿也住进了婴幼儿病区,躺在病床上吸氧的陈女士很是为自己的女儿担心。
最近,日本地震所产生的核辐射对日本民众造成的危害令人恐慌。
而核辐射产生的后果又是方方面面的。
如:脱发辐射会伤害毛囊。
有时,这种脱发是永久性的。
严重疲劳放射病会使人感到虚弱和不适,就像严重流感。
红细胞明显减少,导致贫血。
口腔溃疡放射病会导致口腔溃疡。
此外,溃疡还可能形成在食道,胃和肠。
感染抗感染放射性疾病的白细胞减少,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的风险提高。
白血病遭遇核辐射,最先变化的是血象,白细胞会明显降低,严重者会患上白血病。
甲状腺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后,数以千计的青少年因受核辐射患甲状腺癌。
多发骨髓瘤据调查,辐射引起的白血病病例增加的最多,其次是多发骨髓瘤。
良性和不明原因肿瘤良性和不明原因肿瘤也有增加,只有直肠癌、胰腺癌和子宫癌病例没有增加。
化工行业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这也正是所有化工工厂的利弊所在。
而我们为了使污染降到最低,能做到得无非是以下几方面:1、化工工厂建立在无人区或少人区;2、及时做好工厂周围水质、空气、土地等检测;3、废弃物等,如废水、废气要及时处理到国家达标水平才排出......我们能为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做到的有很多,那就从现在开始,从自身做起,为环境保护贡献我们的力量。
不要等到亡羊补牢却为时已晚再捶胸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