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虫苯甲酰胺的销售额、配方及使用方法
氯虫苯甲酰胺为双酰胺类新型杀虫剂,作用机理是激活害虫的鱼尼丁受体,释放细胞内贮存的钙离子,引起肌肉调节衰弱、麻痹直至最后害虫死亡,胃毒为主,兼具触杀。
氯虫苯甲酰胺2002年申请专利,2008(杜邦)上市,其中中国专利(CN100391338)在2020年8月12日到期。
氯虫苯甲酰胺在2008年上市后的第二年销售额就达到了2.2亿美元,2011年销售额达到6.75亿,成为排名第三的杀虫剂,2013年销售额超过10亿达到12.4亿美元,2018年销售额破15亿,并一直保持销售额第一。
氯虫苯甲酰胺登记信息——单剂
截止至2020年6月底,氯虫苯甲酰胺共登记34个,其中单剂(含原药)18个,活性成分含量从0.01%~50%,剂型主要包括悬浮剂、颗粒剂和水分散粒剂等。
其中大名鼎鼎的康宽就是200克/升的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登记号含量和
剂型
使用对象使用方法
PD20100677 200克/升
悬浮剂
菜用大豆豆荚螟6-12毫升/亩喷雾
甘蔗小地老虎蔗螟 6.7-10毫升/亩喷雾
棉花棉铃虫 6.67-13.3毫升/亩喷雾
水稻大螟、稻水象甲、
稻纵卷叶螟、二化螟、
三化螟
5-13.3毫升/亩喷雾
玉米二点委夜蛾、小
地老虎、玉米螟、
粘虫
3.3-15毫升/亩喷雾
PD20183948 5%超低
容量液
剂
甘蔗蔗螟70-80毫升/亩超低容量喷雾
水稻稻纵卷叶螟、二
化螟
30-40毫升/亩超低容量喷雾玉米玉米螟16-20毫升/亩超低容量喷雾
PD20110463 35%水分
散粒剂
苹果树金纹细蛾、苹
果蠹蛾、桃小食心虫
7000-10000倍
17500-25000倍液金纹细蛾水稻稻纵卷叶螟、二
化螟和三化螟
4-6克/亩喷雾
PD20182874 0.01%颗
粒剂
水稻二化螟20-40千克/亩撒施
PD20171109 50%种子
处理悬
浮剂
水稻
二化螟
400-1200毫升/100千克种子
拌种
玉米小地老虎、粘虫、
蛴螬
380-530克/100千克种子拌种
200克/升的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使用方法:
水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大螟卵孵高峰期,亩兑水30公斤茎叶均匀喷雾;稻纵卷叶螟严重发生时,可于14天后(按当地实际情况可适当缩短)再喷药一次。
稻水象甲:成虫开始出现时/移栽后1-2天,亩兑水30公斤茎叶均
匀喷雾;
玉米:玉米螟卵孵化高峰期,亩兑水30公斤茎叶均匀喷雾;小地老虎害虫发生的早期/玉米2-3叶期,亩兑水30公斤茎基部均匀喷雾。
粘虫发生初期,亩兑水30公斤茎叶均匀喷雾。
二点委夜蛾玉米2-3叶期,亩兑水30公斤茎叶喷淋,淋透植株。
甘蔗:甘蔗蔗螟:害虫发生的早期,蔗螟卵孵盛期/甘蔗移栽后30天左右;小地老虎害虫发生的早期/甘蔗幼苗期,甘蔗移栽后30天左右。
菜用大豆:豆荚螟成虫产卵高峰期,亩兑水45公斤,均匀茎叶喷雾。
棉花:棉铃虫卵孵盛期,亩兑水45公斤,均匀茎叶喷雾。
使用前请摇匀。
注意事项:遇大风或预计1小时之内下雨,不可施药。
在水稻上使用的安全采收间隔期为7天,每季作物最多使用2次。
在玉米上使用的安全采收间隔期为21天,每季作物最多使用2次。
在甘蔗上使用的安全采收间隔期为150天,每季作物最多使用2次。
在菜用大豆上使用的安全采收间隔期为7天,每季作物最多使用2次。
在棉花上使用的安全采收间隔期为14天,每季作物最多使用2次。
氯虫苯甲酰胺登记信息——复配
1、氯虫苯甲酰胺+杀虫单
此种复配制剂为酰胺类和沙蚕毒素类两种作用机理的杀虫剂混配而成,具有胃毒、触杀及内吸作用,兼有熏蒸、杀卵作用。
杀虫单是人工合成的沙蚕毒素的类似物,对鳞翅目害虫的幼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特别是对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等有特效。
名称组成适用对象方法剂型
氯虫苯·杀
虫单氯虫苯甲酰胺5%
杀虫单80%
水稻稻纵
卷叶螟
30-40克/
亩喷雾
85%水分散粒剂
2、氯虫苯甲酰胺+吡蚜酮
吡蚜酮属于吡啶类杀虫剂对害虫具有触杀作用,同时还有优异内吸活性,可
在植物体内双向传导,持效期长;氯虫苯甲酰胺高效广谱,可导致某些鳞翅目昆虫交配过程紊乱,能降低多种夜蛾科害虫的产卵率,且具有持效性好和耐雨水冲刷的生物学特性。
名称组成适用对象方法剂型
氯虫·吡蚜
酮吡蚜酮 4.9%
氯虫苯甲酰胺
1.1%
水稻稻飞
虱、稻纵
卷叶螟、
二化螟
119-158克/
平方育苗
盘撒施
(苗床)
6%颗粒剂
3、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
阿维菌素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农用或兽用杀虫、杀螨剂,对昆虫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通过干扰昆虫的神经生理活动来杀死害虫。
名称组成适用对象方法剂型
阿维·氯苯
酰氯虫苯甲酰胺
4.3%
阿维菌素1.7%
水稻稻纵
卷叶螟
130-50毫
升/亩喷雾
6%悬浮剂
4、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
氯虫苯甲酰胺为双酰胺类杀虫剂,具有胃毒作用。
高效氯氟氰菊酯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
本品对番茄棉铃虫、蚜虫,辣椒烟青虫、蚜虫,苹果桃小食心虫、小卷蛾,棉花棉铃虫,大豆食心虫,大姜甜菜夜蛾,豇豆豆荚螟和玉米玉米螟有防治作用。
名称组成适用对象方法剂型
氯虫·高氯氟氯虫苯甲酰胺
9.3%
高效氯氟氰菊
酯4.7%
大豆食心虫
15-20毫升/亩喷
雾14%微囊悬
浮-悬浮
剂
番茄棉铃虫、
蚜虫
15-20毫升/亩
姜甜菜夜蛾15-20毫升/亩
辣椒蚜虫、烟
青虫
15-20毫升/亩棉花棉铃虫15-20毫升/亩
苹果树桃小食心虫、小卷叶
蛾3000-5000倍液
喷雾
玉米玉米螟15-20毫升/亩
豇豆豆荚螟15-20毫升/亩
5、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
噻虫嗪(Thiamethoxam),是新烟碱类杀虫剂,可选择性抑制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烟酸乙酰胆碱酯酶受体,两者复配对刺吸式及咀嚼式口器害虫有效,用于防治小青菜的黄条跳甲、小菜蛾和甘蔗的螟虫。
名称组成适用对象方法剂型
氯虫·噻虫
嗪噻虫嗪200克/
升
氯虫苯甲酰胺
100克/升
甘蔗蓟马、蔗
螟
30-50毫升/
亩拌土撒
施300克/升
悬浮剂
小青菜苗床小
菜蛾
27.8-33.3
毫升/亩喷
淋或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