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城市排涝河道设计流量的近似计算
城市排涝河道设计流量的近似计算
防洪, 2007,( 3) : 57- 60. [4] 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第七册, 城市
防洪) [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5] 姚雨霖, 任周宇, 等, 城市给水排水( 第二版) [M], 北京: 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 1986. [6] GB 50014- 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S ].
广利河的例子只是一种理想状况。对于一般城市来说, 其雨 水汇入排涝河道更多的是依靠自流来完成的。自流出水口处的 设计流量可以通过暴雨强度公式推算得到, 其流量过程线相对 要比泵站提升复杂一些, 但是仍然可以近似使用本办法。
结论
随着各地对于环境改善力度的加大, 城市水系作为既担负 城市排涝调蓄功能又担负城市景观功能的载体, 越来越被各 个城市所重视。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经常接触到城市排涝河道 的设计工作。在设计中深感目前城市河道设计流量的计算缺 乏较为可靠的方法, 按照水利部门采用的排水模数法以及经 验公式法等在理论上与城市有组织排水的实际不符。虽然本 近似方法在理论上的合理性仍值得进一步探讨, 希望对于城 市排涝河道的设计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6 天津 建 设科 技 2008·NO.3
室外排水公式法存在的不足 ( 1) 无法考虑河道的调蓄能力
利用室外排水公式法可以计算出市区内各个雨水系统干 管的设计流量, 而无法计算雨水从管网汇入排涝河道后河道的 设计流量。这主要是因为河道的调蓄能力较强, 从不同排水口 进入河道的雨水流至河道时存在时间差, 即水杂, 因此必 须寻求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方法来推求河道的设计流量。
( 2) 重现期的概念不同 城市排水设计中暴雨强度公式里面的重现期采用的是年 多个样本法, 即 每 年从 各 个 历时 的 降 雨资 料 中 选择 6~8 个 最 大 值 , 取 资 料 年 数 3~4 倍 的 最 大 值 进 行 长 年 统 计 分 析 , 该 法 在小重现期时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暴雨的统计规律; 而城市排 涝设计标准中的重现期采用年一次选样法, 即在 n 年资料中选
设的流速 0.60 m 3/s , 说 明 假 设的 水 深 3.0 m 偏大 导 致 流速 偏 大, 使得 4 h 范围的泵站叠加流量偏于保守。解决办法是将假 设水深减小, 再重新计算, 直到反算的河道流速与假设的流速 接近为止。则这时候得到的流量即为最终的河道设计流量, 可 以作为计算水面线以及河道可调蓄水量的依据。
推理公式法或者地区经验公式法计算城市河道流量存 在的问题
推理公式法或者地区经验公式法主要适用 于 山区 、农 田 等 天然小流域, 这种小流域属于无组织排水系统, 且汇流时间一 般 较 长 。而 城 市 建 成 区 的 排 水 形 式 一 般 都 采 用 管 网 系 统 来 进 行 有 组 织 的 排 水 。雨 水 通 过 地 面 径 流 汇 入 最 近 的 收 水 井 后 进 入 城 区各个雨水排水管网系统 , 经过支管、次干管、干 管最 后 进 入河 道 或 者 经 提 升 泵 站 排 入 附 近 水 体 。这 个 产 汇 流 过 程 与 直 接 经 地 面 径 流 汇 入 河 道 的 过 程 显 然 是 有 很 大 的 差 别 。用 这 种 方 法 计 算 城市排涝河道设计排涝流量显然不太合理, 其关键问题是忽略 了城市建成区下垫面的变化以及产汇流方式的变化。
ν= —1n—R2/3 I1/2
( 1)
式中: ν— ——流速, m 3/s ;
R— ——水力半径, m ;
I— — — 水 力 坡 降 ;
n— — — 粗 糙 系 数 。
依据式( 1) , 分别 计 算 出广 利 河 干流 及 各 支流 的 流 速( 假
设水深 3.0 m ) , 见表 1。
表 1 广利河干流及各支流的流速
天津 建 设科 技 2008·NO.3 45
市政公用建设
Municipal and Public Construction
单位: 距离 km 流量 m3/s
计算假设
( 1) 河道在每两个泵站之间段保持恒定均匀流, 水力坡 降与河道纵坡平行。
( 2) 所有泵站同时开启且满负荷运行。
计算步骤
( 1) 计算河道流速
图 1 分别表示了汇入广利河及其支流的泵站位置以及设计 流量, 已知每条河道纵坡及河道断面, 计算原理是: 沿广利河干 流分别取不同断面, 针对每个断面, 计算从每个泵站流到该断面 的时间。根据经验, 每次暴雨泵站开车时间大约为 2~4 h, 取保 守值 4 h, 然后从该断面向上游以 4 h 为单位依次截取泵站进行 叠加, 得到一系列设计流量, 则最大流量即为流经该断面的最大 设计流量。依此类推计算出水每个断面的最大设计流量。
取每年最大的一场暴雨的雨量组成 n 个年最大值来进行统计 分析。由于每年只取一次最大的暴雨资料, 所以在每年排位第 二 、第 三 的 暴 雨 资 料 就 会 遗 漏 , 这 样 就 使 得 这 种 方 法 推 求 高 重 现期时比较准确, 而对于小重现期其结果就会明显偏小。
( 3) 泵站扬程的选取存在误差 市政部门在计算雨水泵站扬程时, 依据的是城市防洪规划 给出的河道的最高设计水位, 而这些设计水位是依据规划的流 量 通 过 河 道 水 力 计 算 得 来 的 。由 于 规 划 采 用 的 流 量 计 算 方 法 忽 略了产汇流形式的不同, 其得出的水位与实际情况很可能存在 较大的误差, 对泵站将来的使用必然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
参考文献: [1] 陈 斌.福建省城区排涝标准及计算方法[J ].中国给水排水, 1999,
( 2) : 32- 34. [2] 李汉印, 鲁航线. 采用“总量核算法”解决城市河道排水水力计算
问题[J ].给水排水, 2001,( 8) : 14- 15. [3] 陈 鑫, 马细霞.郑州市市区设计洪水计算方法探讨[J ].城市道桥与
河道 名称
干流
支流 1
支流 2
支流 3
支流 4
支流 5
支流 6
支流 7
支流 8
支流 9
支流 10
流速 0.60 0.47 0.48 0.61 0.54 0.51 0.65 0.49 0.48 0.53 0.53
(m 3/s )
( 2) 计算每个断面最大设计流量 以广利河最终点为例, 计算出每 4 h 内不同河段的泵站流量 叠 加 得 到 一 系 列 流 量 分 别 为 : 7、15、21.8、31.2、44、53.2、86.8、 91.2、104、84.6、81.8、87.3、93.3、95.6、99.3、105.2、104.4、109.5、 115.3、120、127.3、150.3、152.8、156.8、158.8、166.5、169.7、181.7 m 3/s, 则广利河终点处最大设计流量为 181.7 m 3/s。依次再计算沿 线另外几个主要控制断面的设计流量( 计算结果略) 。 ( 3) 结果分析 通过上面的计算得到各断面的设计流量, 再用每个断面 的流量除以断面面积反算河道流速, 如果大部分小于开始假
□中图分类号: U442.3+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8- 3197( 2008) 03- 0045- 02 □收稿日期: 2008- 06- 10 □作者简介: 戴德全 / 男, 1950 年出生, 高级工程师, 天津市市政工程
建设公司, 从事给排水工程研究工作。 □鲁航线、陈 兵 /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Municipal and Public Construction
市政公用建设
城市排涝河道设计流量的近似计算
文 / 戴德全 鲁航线 陈 兵
问题的提出
编制城市防洪规划时需要推求城市排涝河道一定重现期 的涝水流量, 由于排涝河道流域面积较小, 一般缺乏实测资料, 因此水利部门经常采用的方法是推理公式法或者地区经验公 式法, 而市政部门一般采用的是室外排水公式法。两种方法均 有不足之处。
城区排涝河道设计流量近似计算
城市河道的设计流量应该依据排水( 雨水 ) 规 划 得到 的 各 雨水出水口的流量综合考虑调峰错峰, 充分利用河道的调蓄作 用来得到。本文介绍一种已知河道沿线不同出水口设计流量, 估算河道不同断面设计流量的近似方法。
广利河是流经山东省东营市中心城区的主干河道, 流域面 积 为 510 km 2, 全 长 48.8 km , 其 中 市 区段 长 度 为 27 km , 有 10 条支流汇入。广利河原规划为城区防洪排涝及防潮河道, 城区 段防洪标准为 50 a 一遇, 排涝标准为 5 a 一遇, 防潮标准为 50 a 一遇。新的一轮规划对城区防洪体系进行了调整, 调整后广 利河城区段去掉了防洪功能, 城区上游河道的洪水通过城市南 北分洪、河道分洪, 广利河变为了城区主干排涝 河道 , 主 要 负责 将城区雨水排放至城外防洪河道。根据新的城区排水规划, 中 心城区雨水主要通过强排泵站进入广利河及其支流, 规划泵站 共 36 座, 见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