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精讲精练的理解
“精讲”是应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教材上的一些非重点内容或简单的、学生能理解的,可以少讲或不讲,对于重点内容或难点,教师不仅要花时间多讲,而且要讲清讲透。
老师的“精讲”能挤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还能使课堂气氛更活跃,有笑声、有讨论、有争议。
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多练”就是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多种多样的练习中,帮助学生通过各种练习学懂、学会、学透各种知识。
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不断领悟知识的过程。
学生只有通过多次的基本练习,达到对知识的初步掌握;再通过拓宽练习面,达到“举一反三”;然后通过变型练习,达到触类旁通。
知识的练习形式要多变,练习内容要多样,练习评价要多角度。
要充分发挥数学练习的功能,练习设计的呈现应由浅入深、难易适当、逐步提高、突出重点与关键、注意题型的搭配,不要简单机械地重复。
“精讲多练”是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最重要的教学原则之一。
精讲与多练是互为依托的辨证整体,精讲的目的是为了多练,“精讲多练,讲练结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教学气氛紧张活泼,充满生机和活力。
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抓住重点和关键,集中注意力进行思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深钻教材,做好准备
教师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前备好课,多想几种可能性,对课上新生成的资源要做到心中有数。
另外,对于不同的课,还要结合不同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案。
我们的备课不仅要备“教师怎样教”,更要备“学生怎样学”,要从学生学习活动的角度去备课。
备课时首先要考虑这节课准备安排几个学生的活动,每个活动怎么安排;其次要考虑在活动中教师怎样指导,怎样与学生互动;第三要考虑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或遇到哪些问题,老师怎样进行调控,怎样评价等;然后把以上安排写出来,作为教师课堂上临场发挥,随机应变的一个基础准备。
二、讲清讲透教材的重难点
重难点,指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
相对于重点的基本而言,难点更难以让每个学生都掌握,所以在教学中重难点要讲清讲透,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非重点内容可以略讲甚至不讲,学生可以通过练习等方式自己掌握;而有些学生通过阅读就可以理解、掌握的问题教师也可以忽略不讲,以此来节约时间。
三、教师上课语言要精炼
教师必须很好地钻研教材,在备课中舍得下功夫、花时间。
哪些话需要讲,哪些话不需要讲,都要心中有数,不能信口开河。
只
有准确、简要、有力度、有美感、合乎逻辑的高质量语言,才适合精讲的需要。
教师的语言要起到穿针引线、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设计练习题要从易到难、要有针对性
设计的练习题要从易到难,体现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梯度,既要从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上考虑,还要从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上设计。
寻找除书本外一些题型灵活、内容丰富、具有开拓学生思维、举一反三的习题,增加学生灵活掌握知识的能力。
面对容易混淆的问题,要精心设计对比练习。
练习形式要灵活多样;设计课堂练习,还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灵活的形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