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进展课件
19世纪中叶
Falret发现躁狂 和抑郁可以在同 一个病人身上交 替出现,而命名 为环性精神病
1882年
Kahlbaum进 一步提出躁狂 和抑郁是同一 种疾病两种不 同的临床表现
1957年
1896年
Kerepalin提 出躁郁症疾病 分类概念,这 个分类对以后 的精神病学产 生了深远影响, 并沿用多年
退出率 (OR,95%Crl)
Andrea Cipriani, et, al. Lancet 2011;378:1306-15
12
87
79
75
疗
68
效 和
62 59
1 1
接受度 疗效
接
50
受 度
43 41 39
综
合 评
21
分
7
3
综合评估疗效和脱落率,按照总分高低排序。疗效和接受度分别从1-50评分, 相加得到总分
新型抗精神病药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疗效和 安全性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治疗指南综述
8
研究目的:传统的Meta分析指出有关急性躁狂的药物治疗疗效的研究结果存在不一致 性。本研究采用多治疗荟萃分析,可进行直接和间接对照,评估所有抗躁 狂药物的疗效。
研究类型:随机对照研究 研究方法:Multiple-Treatments Meta-Analysis (MTM) 研究对象:双相情感障碍 I 型(躁狂或混合相) 干预类型:所有的抗躁狂药物,治疗剂量
2. Vieta & Goikolea 2005.
5
80年代发现严重的急性躁狂患者 用一代抗精神病药治疗比单用心 境稳定剂更有效
70年代心境稳定剂的使用,成 为双相治疗的里程碑
新型抗精神病药联合心境稳定剂 治疗双相躁狂症状成为共识
1962年Leonhard推出单双相情感障 碍新概念,双相障碍成为独立疾病
次要疗效指标为药物依从性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2011), 14, 1029–1049
14
研究组 奥氮平+锂/双丙戊酸钠 OLZ 5-20-Li/DVP:Tohen et al. 2004 亚总体 奥卡西平+锂 OXC 1200-Li:Vieta et al. 2008a 亚总体 奋乃静+心境稳定剂 PPZ 28+Li/DVP:Zarate & Tohen, 2004 亚总体 喹硫平+锂/双丙戊酸钠 QTP 400-800+Li/DVP:Suppes et al. 2009 QTP 400-800+Li/DVP:Vieta et al. 2008b 亚总体 利培酮+心境稳定剂 RLAI 25-50+Li/DVP:Mactadden et al. 2009 亚总体 齐拉西酮+锂/双丙戊酸钠 ZIP 80-160+Li/DVP:Bowden et al. 2010 亚总体 总体
《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2007
4
躁狂
轻躁狂
稳定期
复发 (躁狂) 2
轻度抑郁
抑郁
双相障碍一般呈发作性病程,躁狂和抑郁常反复循环或交替出现,但也可以 混合方式存在。
每次发作症状往往持续相当时间(躁狂发作持续1周以上,抑郁发作持续2周 以上),并对患者的曰常生活及社会功能等产生不良影响。
1.《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2007版
梁海翔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7期
3
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P)也称双相 情感障碍
一般是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 作的一类心境障碍。 躁狂发作时,表现为情感高涨、言语增多、活 动增多。 抑郁发作时则出现情绪低落、思维缓慢、活动 减少等症状。 病情严重者在发作高峰期还可出现幻觉、妄想 或紧张性症状等精神病性症状。
10
脱 落 率 风 险 比
本研究用3周内的脱落率来评估患者的接受度利培酮和奥氮平组脱落率较低, 患者接受度优于其他药物
Andrea Cipriani, et, al. Lancet 2011;378:1306-15
11
接受度比较(3周内退出率)
YMRS
疗 效 比 较 ( 评 分 )治疗疗效(标准化均属差, 95%Crl)
梁海翔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7期
6
治疗重点 治疗急性躁
狂症状 管理行为障
碍
Med J Aust. 2010 Aug 16;193(4 Suppl):S24-30
一线药物
锂盐
丙戊酸钠 新型抗精神
病药
行为障碍
行为障碍
合并苯二氮 卓类药物 (短期) 合用抗精神
病药
7
双相情感障碍的疾病特点和治疗原则
有利于治疗组
权重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2011), 14, 1029–1049
95% CI
Andrea Cipriani, et, al. Lancet 2011;378:1306-15
13
作者
年份
干预药物
发作情况
研究常用的心境稳定剂和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单用与联用对于双相障碍维持期的疗效
纳入了1993-2010年7月间20项研究(包括单药治疗或合并MS),涉及5364例患者 主要疗效指标为复发风险
双相情感障碍 躁狂发作的治疗进展
CRC:RISP20130509A
双相情感障碍的疾病特点和治疗原则
新型抗精神病药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疗效和 安全性
利培酮口服液独特剂型的优势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治疗指南综述
2
公元前400年
公元前400年希 波克拉底就使用 过mania等现代 通用的医学术语, 当时认为是独立 的精神疾病
Andrea Cipriani, et, al. Lancet 2011;378:1306-15
9
杨 氏 躁 狂 量 表
(YMRS)
评 分 的 减 分 情 况
用杨氏躁狂量表(YMRS)评估药物的疗效,利培酮和氟哌啶醇减分较高, 疗效较好
Andrea Cipriani, et, al. Lancet 2011;378:1306-15
Leonhard根据遗传 学、情感的两极性 特点,将躁郁症一 分为二,提出单相、 双相情感性精神障 碍的新概念。60年 代,Angest、 Perris认同 Leonhard的观点, 逐步为人接受,作 为DSM和ICD情感 障碍分类和诊断的 标准依据,被纳入 DSM-Ⅲ(1980)和 ICD-10(1994)的分 类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