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包帮转走访工作汇报(共6篇)挂包帮转走访工作汇报(共6篇)第1篇:"挂包帮转走访"汇报材料xx镇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相关扶贫攻坚会议精神,及时建立"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长效机制,扎实开展"转作风走基层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迅速拉开新一轮扶贫攻坚帷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抓落实。
xx月17日,召开"挂包帮、转走访"动员大会,全镇干部职工、镇属各单位负责人、县直挂钩部门负责人、驻村第一书记、新农村指导员、大学生村官等共130余人参加动员大会。
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组,以村为单位的扶贫工作队,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组建扶贫攻坚督导组,明确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是本乡镇"挂包帮、转走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镇挂村领导、县包保部门主要领导是所挂包村"挂包帮、转走访"工作的直接责任人,要负责组织和带领帮扶干部进村入户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工作。
村"两委"班子成员须主动参与"转走访"工作,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二是锁定目标,强化思想认识。
用"挂包帮、转走访"指导精准扶贫,组织人力、挤出财力、抽出精力做好扶贫攻坚工作,强化对扶贫攻坚工作的思想认识,牢牢树立没有农村贫困地区群众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全社会的小康。
树立"不脱贫、不脱钩"的思想理念,把群众当"家人",真帮实扶,全面完成年xx镇全面脱贫摘帽的伟大目标。
三是强化措施,扎实开展扶贫攻坚。
举全镇之力,扎实做好"四个工程",即:安居工程。
户均一套安居房,以一个家庭户为准,有一套砖混的抗震房为目标,迫切解决贫困群众的住房问题;"致富工程",引领群众大力发展产业,在种植方面人均要有一亩农特产业,养殖方面人均实现2头能繁母畜,紧紧依托产业从根本上解决一批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问题;"人才工程",树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扶起一个顶梁柱;"互助工程"织好一张"互助网"。
四是做细做实,严明工作要求。
严格把握时间节点,要求在10月10日前完成第一轮"转走访"工作,10月25日前全面完成各类表册梳理录入汇总上报工作。
严明工作纪律,要求帮扶工作组和帮扶干部职工在"挂包帮、转走访"工作中,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六个严禁"、差旅管理等有关要求,以"____"和"忠诚、干净、担当"为准绳,轻车简从,真心扶贫,自觉维护组织和干部形象。
五是跟踪问效,强化督查考核。
将"挂包帮、转走访"工作纳入重点督查内容,加强对"挂包帮、转走访"的指导和督促,每半年通报一次工作进展情况,每年考核一次,每两年进行一次总结表彰,将"挂包帮、转走访"工作情况纳入镇村领导干部综合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作为乡镇、部门和干部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第2篇:挂包帮转走访工作总结"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心得体会年9月,我局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到温泉乡小桥进行"挂包帮""转走访"精准扶贫工作。
在班子领导的带领下,深入到温泉乡小桥调研了解当地产业发展情况,深入到挂钩点进村入户,详细了解村情村貌,走访贫困户,开展好民情恳谈,全面摸清贫困原因和核实好贫困信息,准确掌握致贫问题,认真分析和完善精准扶贫信息,听取群众意见,广泛宣传省委省政府打好扶贫攻坚战的要求和目标,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脱贫致富"问诊开方"。
在1天时间里,做好了"转走访"基础工作,遍访每个贫困村、贫困户,做到一村不漏,一户不落,精准填写问卷调查表,与农户一起商量,汇总梳理分类,提出扶贫增收措施,因户施策,一户一策。
前期调查工作稳步推进。
现将个人心得体会总结如下:一、严肃纪律、加强管理严格要求干部职工严肃纪律、加强管理,自觉维护干部形象,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是按照局党组的工作要求,全身心投入驻村扶贫工作,积极反映工作开展情况。
二是服从县乡工作安排,与相关部门团结协作,共同推进工作。
三是切实转变作风,落实定期工作会议制度,交流学_心得体会。
四是严守工作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多往农户跑,注意尊重民风民俗。
树立干部在百姓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这样才能更有力的开展"挂包帮""转走访"精准扶贫工作。
二、加强学_,提高能力,树立群众自立自强的思想一是认真学_党的农村工作路线、方针、政策。
特别注重对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学_,深刻领会中央对农村工作的意见和措施;二是认真学_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涉农政策、法律法规及相关工作知识,从理论上不断提高应对农村复杂工作的能力。
重点学_"挂包帮"活动的各种政策及文件,深刻领会开展该项活动的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区的要求部署上去。
三是积极向镇、村"两委"的领导和同事学_,了解如何开展基层工作、打开基层工作局面方式方法。
坚持破除"等靠要"思想,坚决打消有人挂、有人包、有人帮,就可以淡化责任、坐享其成的念头,牢固树立自力更生、自立自强信念,用铁的肩膀把应该肩负的担子挑起来,扑下身子、真刀真枪带领贫困群众苦干实干、脱贫致富奔小康。
要依托"挂包帮""转走访"这个平台。
做到上下一心,齐心协力,打赢这场攻坚仗。
三、上下联络,推动落实按照统一制定印发的遍访工作手册、工作流程,及时到所确定的挂联县、挂包乡镇、村、户开展"转走访"工作。
积极主动做好与挂点领导、帮扶单位的联络沟通工作。
主动向挂点领导、帮扶单位汇报帮扶工作规划制定及工作进展情况,对农户意见,及时反馈镇党委政府,积极做好衔接沟通工作,促进了"挂包帮、转走访"工作的有序进行。
主动与挂联单位沟通衔接,定期组织挂联单位共商扶贫方案和对策,建立上下联动、合力攻坚的精准扶贫工作新格局。
挂联单位也要主动与所挂联的县、乡、村联系,自觉在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统一部署下开展工作。
一天时间里,通过与村干部群众的不断努力,尽最大的工作热情,为小桥的"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尽了一份微薄之力,使群众得到了一定的实惠。
更重要的是在与同事共同工作、生活中学到了许多知识,使我受益非浅,他们一心为民、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言行一致、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是我学_的榜样,我将一如既往,随时保持与同志们的联系,并时刻关心、帮助小桥的发展。
要认真组织开展好扶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培训,紧密联系工作实际,认真研究解决扶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扎实推进扶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工作。
开展扶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工作,是省委、省政府在新形势下作出的一个重大决策。
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从打赢全省扶贫攻坚战,不让一个贫困地区掉队,不让一个兄弟民族落伍,确保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大局出发,认真学_好、领会好、贯彻好、落实好本次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准确把握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扎实推进扶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开展。
第3篇:曲靖挂包帮转走访工作曲靖市"挂包帮、转走访"工作业务培训材料曲靖市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曲靖市"挂包帮、转走访"联席会议办公室年11月-1在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五六年时间了,时不我待,扶贫开发要增强紧迫感,真抓实干,不能光喊口号,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
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党中央、国务院把实施精准扶贫方略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举措。
(二)__届五中全会若干政策措施惠及扶贫对象__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全会提出: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分类扶持贫困家庭,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21年城乡居民收入翻一番建议提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年翻一番。
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到2021年城乡居民收入翻倍,这是改善民生的-3业生、农民工、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退役军人免费接受职业培训行动。
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术工人培养模式,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
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完善职称评定制度,推广专业技术职称、技能等级等同大城市落户挂钩做法。
意味着贫困家庭子女将获得更多培训机会和就业机会。
专门明确提出"提高技术工人的待遇",以后技工的钱包鼓得更快。
(三)什么是精准扶贫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
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扶贫对象:片区县、贫困县、贫困乡、贫困村、贫困户。
(四)精准扶贫思路及措施为深入贯彻落实_____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举全市之力、集各方之智,积极主动作为,坚决打好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市委、市政府出台来哦关于举全市之力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曲发30号),明确了全市精准扶贫的思路、目标和措施:坚持以贫困地区跨越式发展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为核心,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重点,大力实施扶贫攻坚"55678"脱贫行动计划。
-5现5个重点县全部摘帽,50个贫困乡、475个贫困村出列,其中:罗平县、师宗县年片区县摘帽、贫困乡、贫困村出列;富源县年重点县摘帽、贫困乡、贫困村出列;宣威市、会泽县年片区县摘帽、贫困乡、贫困村出列;麒麟区、沾益县、马龙县、陆良县4个非重点县年贫困乡、贫困村摘帽出列;增收,即到2021年,确保建档贫困人口可支配收入超过贫困线标准,片区县、重点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达到1.2万元以上,非重点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实现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