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夏季养生、饮食注意事项

最新夏季养生、饮食注意事项

夏季养生、饮食注意事项夏季养生、饮食注意事项夏季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十分旺盛,好多人在炎热的夏天常常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容易出汗、头晕、心烦、昏昏欲睡等症状,甚至被中暑、呕吐、腹痛、腹泻等疾病所困扰。

夏季人的心神易受到扰动,出现心神不宁。

因此,人们要格外重视精神的调养,加强对心脏的保养,保持神清气和、心情愉快的状态。

立夏后易气虚血热,消化功能下降,在饮食上需多加注意夏季饮食应注意收发,对应节气而食用。

饮食对于养生来说,就是顺应天时地利人和。

比如蔬菜瓜果存在着南北差异,吃异地的瓜果容易引起身体不适。

此外,夏天气温高,能量消耗大,营养物质随汗液丢失多,体质虚弱者尤其是孩子和老人,如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感染疾病,损害健康。

夏季保健与健康的关系极为密切,因此,我们应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及时补充营养物质,采取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

一、应时起居夏季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疲劳。

因此,夏季保持充足的睡眠对于促进身体健康、提高工作、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保证充足的睡眠,首先应做到起居有律,切记不能在楼道、屋檐下或通风口的阴凉处久坐、久卧、久睡。

更不宜久用电风扇,因夏令暑热外蒸,汗液大泄,毛孔大开,易受风寒侵袭,吹的时间过久可能会引起头痛、腰肌劳损、面部麻痹或肌肉酸痛等。

中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立夏养生要注意早睡早起,重视“静养”,避免运动过后大汗淋漓,出“汗”易伤阳。

中午最好要要午睡。

正午1点到3点气温最高,人容易出汗,午饭后,消化道的血供增多,大脑血液供应相对减少,所以,中午人们总是精神不振,昏昏欲睡。

夏季天亮得早,人们起得早,而晚上相对睡得晚,易造成睡眠不足,所以要增加午休。

对中午不能午休的上班族来说,午间时分可以听听音乐或闭目养神30~50分钟。

午睡时间要因人而异,一般以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时间过长让人感觉没有精神。

睡觉时不要贪凉,避免在风口处睡觉,以防着凉受风而生病。

二、合理调节饮食、补脾护心立夏过后,温度逐渐攀升,人们就会觉得烦躁上火,食欲也会有所下降。

立夏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养心可多吃豆制品、鸡蛋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起到强心的作用。

饮食原则:夏季一般人的食欲有所减低,所以夏季应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吃油腻或煎炸的食品。

其中蛋白质的摄入量要充足,最好吃些含蛋白较高的食物,如蛋、奶及豆制品等。

饮食应清淡,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

当然新鲜蔬菜、水果更是不可缺少的。

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B、C的供给,能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多喝水、少喝饮料。

夏天因出汗多,身体失去大量的水和盐分,这样会导致血液浓缩,影响血液循环,特别是高血压、脑血管硬化的老年患者易形成血栓。

因此应注意少量多次饮水,绝不能等到口渴时再喝。

但也不要过多地喝冷饮或多食冰淇淋之类的食品。

不宜用饮料代替水,汽水、果汁、可乐等饮料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及电解质,这些物质会对胃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

由于早上人体血液浓度非常高,容易形成血栓,所以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就应该喝一杯水。

一天水分的补充和保持也是很重要的,保持体内足够的水分可以清洗肠道,预防上火。

夏季气温高,人体丢失的水分多,须及时补充。

蔬菜中的水分,是经过多层生物膜过滤的天然、洁净、营养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水。

瓜类蔬菜含水量都在90%以上。

所有瓜类蔬菜都具有降低血压、保护血管的作用。

吃些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火,排毒通便。

瓜类蔬菜除南瓜属温性外,其余如苦瓜、丝瓜、黄瓜、菜瓜、西瓜、甜瓜都属于凉性。

民以食为天,但“食”亦有道。

所谓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在昭示四季更迭这一自然规律之时,亦彰显饮食之道。

中医的理念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人应当适应自然规律,饮食方面更是如此。

最基本的一条原则就是要“因人、因地、因时膳食”。

比如西瓜具有祛暑、清热、利尿的作用,很适合在夏天食用,可对于脾胃虚寒的人而言,就不宜多吃。

而在地域方面,由于夏季南方多为梅雨季节,因此应多吃健脾燥湿食物,如薏米;北方气候干燥,就应注意养肺润燥,食用百合。

当然除了注意因时、因地膳食之外,更重要的还是要因时膳食。

中医有云: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四季养脾胃。

护心食物应成为夏季的重点,以下四种夏日常见护心瓜果大家可以多多食用。

西瓜:除烦止渴、清热解暑。

适用于热盛伤津、暑热烦渴、小便不利、喉痹、口疮等症。

黄瓜:皮绿汁多脆嫩鲜美,含水量约为97%,是生津解渴的佳品。

鲜黄瓜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除湿、滑肠、镇痛也有明显效果,夏季便秘者宜多吃。

桃:生津、润肠、活血、消积。

适用于烦渴、血淤、大便不畅,小便不利,胀满等症。

每日午、晚饭后食用两个。

苦瓜:苦瓜味甘苦性寒,老瓜逐渐变黄红色,味甘性平。

它能除热邪、解劳乏、清心明目,工作劳累的人可以多吃些。

多吃“杀菌”蔬菜:夏季是人类疾病尤其是肠道传染病多发季节。

多吃些“杀菌”蔬菜,可预防疾病。

这类蔬菜包括:大蒜、大葱等。

这些葱蒜类蔬菜中,含有丰富的植物广谱杀菌素,对各种球菌、杆菌、真菌、病毒有杀灭和抑制作用。

其中,作用最突出的是大蒜,最好生食。

夏日的膳食调养,应以低脂、低盐、多维生素且清淡为主。

人们出汗多,食欲不好,可用各种营养保健粥来开胃,并调理身体。

如早、晚进餐时食粥,午餐时喝汤,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

在煮粥时加些荷叶(称荷叶粥),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开胃,有消解暑热、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

在煮粥时加些绿豆或单用绿豆煮汤,有消暑止渴、清热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

干扁豆浸透与大米同煮成粥,能清暑化湿、健脾止泻。

此外,红小豆粥、薄荷粥、银耳粥、葛根粥、苦瓜粥都是夏季的好食品。

同时,还要注意补充一些营养物质。

补充充足维生素,如多吃些如西红柿、青椒、冬瓜、西瓜、杨梅、甜瓜、桃、梨等新鲜果蔬。

补充水和无机盐,特别是要注意钾的补充,豆类或豆制品、水果、蔬菜等都是钾的很好来源。

多吃些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西瓜、苦瓜、桃、乌梅、草莓、西红柿、黄瓜等都有较好的消暑作用。

适量地补充蛋白质,如蛋、豆类等都是最佳的优质蛋白。

根据体质进行食补才能避免身体亏损消瘦。

凉性蔬菜解暑更养生夏季可多吃些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火、排毒通便。

苦瓜、黄瓜、番茄(清热解毒、平肝去火)、茄子、芹菜、生菜、芦笋、豆瓣菜等都属于凉性蔬菜。

夏季适宜吃的瓜类还有冬瓜,冬瓜皮和冬瓜子都是中医大夫处方中常用的药物,有利尿消肿、清暑化湿功效。

对脚气、暑湿泄泻、荨麻疹、小便不利等都有很好效果。

另外,夏季是疾病尤其是肠道疾病多发季节,多吃些大蒜、洋葱、韭菜、大葱、香葱等“杀菌”蔬菜可预防疾病。

多喝粥补充水分除了瓜果蔬菜外,医生指出,夏季的高温导致人体流失过多的水分,适当多喝粥还可以帮助人体补充水分,如红小豆粥能补肾消肿,荷叶粥可清解暑热、止渴解毒,银耳粥能生津润肺,百合粥能滋阴保肺、止咳安神,荸荠粥能滋阴清热、润肺,冬瓜粥可止渴生津、平降血压、消痰利水、清热解毒。

另外,由于出汗多会损伤人体正常津夜,严重可导致脱水,最简单的治疗方法是饮用适当的糖盐水以补充体内的电解质紊乱。

清淡饮食养心度酷夏盛夏酷暑,饮食要注意清淡、易消化。

夏天老人的每餐食物都应该是富含水分和营养的,做到食物多样,合理膳食,少吃多餐。

食物多样就是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列出的五类食物中,要尽量都吃到。

做到有主食,有副食,保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足量摄入。

老人的代谢率比一般人低10%—15%,所以,盛夏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三、注意保暖不贪凉、不宜久洗冷水澡、谨防冷气病的发生在一年四季中,夏季是一年里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对于人来说,此时是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并且活跃于机体表面。

为适应炎热的气候,皮肤毛孔开泄,而使汗液排出,通过出汗,以调节体温,适应暑热的气候。

同时又要注意保护人体阳气,防止因避暑而过分贪凉,从而伤害了体内的阳气,即《黄帝内经》里所指出的“春夏养阳”,也就是说,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天,仍然要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

随着气温的上升,人们外出归来往往喜欢冲冷水澡。

由于人体在阳光下吸收了大量的热,冷水澡会使全身毛孔迅速闭合,热量不能散发而滞留体内,引起高热,还会因脑部毛细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供血不足,头晕目眩,重则还可引起休克。

因此,最好的办法是让自己出汗,带走身上大量的热,然后再洗澡。

老年人久洗冷水澡或在冷水中久泡,体温会骤然下降,容易受寒,使关节疼痛,肢体麻木。

对大多数人特别是关节患者来说,夏季应该避免贪凉,不用或适度使用空调和风扇。

在工作场合中,应把自己的病情告诉同事,以取得同事的理解,尽量不用空调或适当调高温度。

最好常备一件长袖衣,随外界环境随时加减衣服。

一旦感冒不可轻易用发汗药物,以免汗多伤心,避免气血淤滞,以防心脏病的发作。

因为夏天天气炎热,人们喜欢吃冷的食物来降温,这样就形成了“外热内冷”,时间长了,很容易造成内脏“着凉”,这也是夏天人体患病的重要诱因。

在夏天的时候也需要吃点热的东西,比如要吃姜这样的东西。

生姜可以祛寒,夏天人吃了过多冰冷的食物后,通过姜将体内的寒气驱出,就可以避免内脏“着凉”,保持身体健康。

详细请看《夏季多吃生姜可防内脏受凉诱发疾病》。

四、应注意防暑夏季暑热湿盛,宜防暴晒,宜降室温,居室应尽量做到通风凉爽,早上开窗,十点前关闭,防止室外热气入侵。

要保持平静的心境,力求“心静自然凉”;夏季午睡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有利于下午的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有力措施。

“绿灯”食物炎热季节讲究饮食调节,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多吃苦味食物在一日三餐中,注意多吃些苦味的食物。

苦味的食物虽然味道上不是那么适口,不过却是暑日的健康食品。

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碱具有消暑清热、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等药理作用。

三伏天气里吃些苦瓜、苦菜,或者饮用一些啤酒、茶水、咖啡、可可等苦味饮料,不但能清除人内心的烦恼、提神醒脑,而且可以增进食欲、健脾利胃。

☆注意补充维生素高温季节,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容易缺乏各种维生素。

此时,可以选择性地定量补充一些维生素,最好是食物补充,可以选择一些富含维生素和钙的食物,如西瓜、黄瓜、番茄、豆类及其制品等,也可以饮用一些果汁。

☆别忘补盐补钾夏天出汗多,体内丧失的盐分就比较多。

所以要注意多吃些咸味的食物,以补充体内所失盐分,达到身体所需的平衡。

此外,出汗多也会导致体内的钾离子丧失过多,具体的症状是人体倦怠无力、食欲不振等。

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较多的钾,因此可以酌情有控制地吃一些草莓、杏子、荔枝、桃、李等水果,而蔬菜中的青菜、大葱、芹菜、毛豆等含钾也很丰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