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机发光二极管

有机发光二极管

《有机发光二极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13103209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程
适用专业:材料物理
总学时:54
总学分:3
课程简介: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技术是一种新生的显示和照明技术,目前处于关键的发展阶段,已有少量商业化产品。

有机发光二极管很多方面的工作尚都处于探索阶段,没有成熟到可商业化阶段,需要研究机构和学术界进一步研究。

有机发光二极管涉及物理、化学、材料和电子等多学科交叉领域。

本课程从材料、器件结构、器件物理等方面介绍了有机电致发光的原理及物理机制,并对OLED器件的驱动(薄膜晶体管)机理,以及显示屏的构造、工作机制、制造方法等作了详细介绍。

授课教材:《有机电致发光:从材料到器件》,城户淳二, 肖立新, 陈志坚,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1版,2012年。

参考书目:
[1] 《OLED梦幻显示器:材料与器件》,陈金鑫, 黄孝文,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年。

[2]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与器件导论》,黄春辉,李富友,黄维,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

二、课程教育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利用材料合成和半导体固体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它们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中的应用,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和毕业后从事科研和高新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有机EL时代来临
教学重点:有机电致发光的概念
教学难点:有机电致发光与液晶显示的不同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1、下一代显示器的最具优势技术
2、凌驾于液晶之上的有机EL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教学要求:掌握有机电致发光的概念,理解有机电致发光与其它显示方式的不同。

第二章有机EL的结构
教学重点:有机EL的结构和原理
教学难点:有机EL的结构和原理
教学时数:10学时
教学内容:
1、“有机、无机”和“小分子、高分子”
2、1987年的突破
3、柯达、CDT的创意
4、多层结构
5、探究“发光原理”
6、“R+G+B”非“白”也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教学要求:了解有机EL,掌握有机电致发光的结构和原理。

第三章从器件的制备到封装
教学重点:器件的制备和封装
教学难点:器件的制备和封装
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内容
1、OLED整体的工艺流程
2、从ITO到发光层的沉积
3、真空蒸镀和掩膜板的方法--小分子材料
4、旋涂技术和喷墨打印工艺--高分子材料
5、阴极隔离柱的想法
6、参观成膜工艺的现场
7、参观封装工艺的现场
8、不用玻璃盖封装,直接采用薄膜封装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教学要求:了解器件的制备和封装工艺。

第四章显示技术和市场
教学重点:两种驱动方法
教学难点:两种驱动方法
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内容:
1、两种驱动方法
2、电视机是顶发射型显示
3、全彩的原理
4、挑战显示屏市场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教学要求:掌握两种驱动方法,了解全彩的原理。

第五章有机EL材料是有机EL的根本
教学重点:有机发光材料
教学难点:功能层作用
教学时数:12学时
教学内容:
1、有机EL材料是如何制备的
2、有机EL器件的结构中各层的适用材料也有差异
3、发光材料是有机EL的关键
4、传输层、注入层材料的探索
5、基板是全部器件的基础
6、是小分子好还是高分子好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教学要求: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各功能层作用;理解小分子和高分子器件的各自优势
第六章有机EL领域应解决的课题是什么
教学重点:器件长寿命化,大型化和高效率化
教学难点:器件长寿命化,大型化和高效率化
教学时数:12学时
教学内容:
1、目标长寿命化
2、大型化的方法
3、高效率化的方法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教学要求: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有机EL领域应解决的课题。

四、作业
该课程原则上每次课都布置作业,除了教材中的习题,也可以补充一些典型习题。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考查
成绩评定: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其中平时成绩是平时作业与出勤情况,视具体情况而定。

执笔人
责任人
2013年8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