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_孙文彬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_孙文彬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孙文彬(淮阴工学院土木工程系,江苏淮安223001)摘 要:目前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中存在着不适应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要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应有效地构建有利于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建立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考核机制.从工作实践出发,分析目前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围绕提高毕业设计质量这一核心,详细介绍土木工程专业在探索与实践毕业设计质量管理中,深化质量意识,加强过程质量控制,开展管理经验交流活动等质量控制方面的做法与成效.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实践中图分类号:G642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681(2006)09-0101-04Reform and Practice in the Graduation Project Teaching for the S pecialty of C ivil EngineeringSUN Wenbin(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Jiangsu223001,China)A bstract:At present,there are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graduation pr oject teaching of the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which cannot cultivate the innovation ability,and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effectively,we should constructean effectivel teaching system and exa mination mechanism at once that are good for cultivating the ability of innovation and life-long education.Based on the practice,this paper analyses these problems existing in graduation project teaching of the specialty of civil engineering,focuses on the quality improvement of graduation project for under graduates,and discusses some details of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the quality management of graduation project in the specialty of civil engineering of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uch as deepening the quality consciousness,strengthening the course quality control,exchang grnanagemeat experience and other methods of quality control.Key words:specialty of civil engineering;graduation project;reform;practic e1 引 言毕业设计是高校教学计划中最后一个教学环节,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完成工程师素质的基本训练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初步训练,检验学生的文献检索、资料阅读、课题调研等方面的能力,自我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设计、计算机应用、编制文本的能力等;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检验,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独立工作具有深远的影响;是实现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过程和环节.因此,其质量是教学水平、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综合体现.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强调,各类普通高等学校都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制定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和改进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管理.毕业设计既是大学阶段学习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也是学校实现对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更是全面检验大学生四年的知识积累、应用和创新的重要手段.通过这一环节可以培养大学生探求科学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提高综合能力等方面的素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学院自1984年设立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 1995年招收桥梁工程专业,都属于高职专科.2000年5月办学层次由专科(淮阴工业专科学校)升格第20卷 第5期2006年9月 长 沙 大 学 学 报JOURNAL OF CHANGSHA U NIVERSITY Vol.20 No.5Sep.2006收稿日期:2006-03-20;修回日期:2006-05-18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批准号:2005-253)资助项目.作者简介:孙文彬(1969-),男,江苏淮安人,淮阴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结构工程.为普通本科(淮阴工学院),在工业与民工建筑和桥梁工程专业基础上,2000年9月开始招生土木工程本科,下设两个专业方向———工业与民工建筑和桥梁工程.在总结专科教学经验和广泛调研兄弟院校办学模式基础上,我们认为土木工程专业只有包含毕业设计质量在内的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才是真正办学规格的提升.自首届———2004届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开始,我们在“强化管理、规范组织、精心指导、全面控制、科学评价、客观总结”的指导思想下,全面启动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实践工作,经过2004、2005两届的探索与实践,毕业设计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两届均有学生获得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评选的优秀毕业设计,整体质量受到学院教学委员会、督导委员会和毕业生的一致好评.本文从实践出发,围绕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这一核心,详细介绍了我院土木工程系在毕业设计质量管理中的改革与实践.2 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2.1 毕业设计选题单一过去,毕业设计课题通常由指导教师指定,教师提供详细的任务书和指导书,任务书明确设计要求,指导书给定设计方案和具体尺寸.学生的毕业设计只是在预先给定方案下进行的一次练习.设计难度不大,不利于学生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设计空间也受到限制.2.2 毕业设计工作量太大,难度不高即使学生的设计方案相对简单,但时间仍相对比较紧.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主要采用商业性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桥梁大师、路线大师、PKPM 等,但由于在前七个学期里,学生基本没有时间系统学习这些辅助软件,结果毕业设计时间过半,大部分学生还不能使用.因此,虽然设计难度不高,学生在设计中仍然问题层出不穷,令指导老师和学生都忙于应付.2.3 毕业设计中创新意识欠缺部分教师和学生对毕业设计目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够.教师课题更新率低,学生没有兴趣;学生依赖以往的毕业设计成果,然后一步一步地效仿,全然不顾“为什么”,即使不甚理解.2.4 规范更新滞后,资料不足学院图书馆虽然有一定数量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所需的规范以及标准图,但规范更新速度太慢,资料仍然相对较少.随着高校扩大招生,设计资料供紧缺现象也逐渐加剧.尽管学院对图书和资料的投入己大大增加了,但与学生人数的增加量相比仍显不足.学生在毕业设计时总觉得可利用的设计规范及设计手册较少,尤其是最近两三年刚颁布的规范和规程.2.5 就业和研究生面试的影响毕业设计是大学生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受到学生就业、找单位或研究生面试的影响较为严重.有些优秀生虽然重视,但却苦于精力有限,尤其是那些达到研究生入学面试分数线的学生,忙于面试、调剂等,结果本来学习认真成绩良好的同学,到了5月中下旬才开始急于应付毕业设计,结果设计没思路,软件不熟悉.毕业设计期间,有些学生为了参加求职面试,频繁往返与学校、家和各用人单位.因此,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就不得不罗列的大量数据,绘制不算规范的设计图纸,计算书表达也不够完全和规范,毕业设计成果根本不可能创新.3 深化改革,提高质量随着办学层次的提升和对本科教学规律的深入认识,广泛调研,深刻领会《通知》精神,充分吸取兄弟高校的成熟经验,进一步完善毕业设计的规范化管理,紧紧围绕选题、指导、中期检查、评阅答辩、总结等环节,结合学科特点和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细了系一级的毕业设计规范和标准.3.1 改革计划,增加实习过去专科教学计划中,第六学期前4周为选修课的理论课教学,再去掉“五一”假期和成果鉴定,时间不足12周.在本科教学计划中,我们进行了两项改革,一是第八学期全部时间为毕业设计环节,为期18周,除去“五一”假期和成果鉴定,还有15周时间以保证学生能高质量地完成设计(论文);二是增加了毕业实习,主要任务是结合设计课题和内容进行专题调研,具体安排由课题组和指导教师根据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和进度确定,经费由学院按计划划拨.3.2 结合实践,科学选题[1]在给指导教师下达毕业设计指导任务的同时,要求各教研室组织教师学习《通知》精神、学院和系的各项规章制度.毕业设计选题要切实做到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紧密结合,保证一人一题,为了保证课题更新,要求教师多渠道采集课题:可以结合自己的科研方向和科研任务选题;可以结合自己的科技开发和科技服务选题;可102长沙大学学报 2006年9月以根据教学大纲拟定设计或研究题目;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或就业去向拟定生产实践课题.教研室组织相关教师对所有的选题审题表进行集体论证,要求题目内容新、知识结构全、工作任务满、系统综合强、实践应用广、实用价值高.实践证明,所有学生从接触任务开始便目的明确、兴趣浓厚、主动积极,为高质量完成毕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3.3 提前布置,抓好开题[2]为保证毕业设计的进度和质量,在第七学期我们就将相应的任务落实到学生,以便于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检索文献和收集资料,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文献和进行资料分析.开题报告是课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普通本科生的毕业设计环节很少进行.为了培养学生的工作素质和研究能力,要求学生在接受设计任务书后,大量查阅参考资料和相关文献,并深入消化吸收,提出可行的设计方案或设计思路并进行全面细致的论证,提出可行的技术路线、研究方法、设计步骤,做到研究目的明确、指导思想正确、研究方法先进、设计方案可行.通过撰写开题报告,使学生对课题任务有更深刻的理解,减少适应的时间和起始阶段的盲目性,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环节的训练,学生在课题分析和论证方面得到了初步培养和锻炼,培养了未来岗位上所需的技术论证、技术开发和课题研究的综合素质.3.4 强化过程,提高质量对毕业设计实施全过程质量监控是提高质量的保证.教研室对教师聘任、选题审题、过程管理、成果评阅、答辩评价、资料存档等环节的工作程序、工作方式、工作内容、时间安排、质量标准、分工负责等提出了明确规定和实施细则.过程管理由教研室主任直接负责.为了确保时间,实施每日考勤,指导教师考勤学生,教研室主任考勤指导教师和学生.为了确保进度,每周一汇报,学生向指导教师汇报本周成果和下周计划.为了确保质量,组织三期检查,实施从选题———过程———成果三位一体的质量控制体系.初期检查包括教师的选题和学生的开题,教师选题须经系院两级教学委员会和教学督导委员会的审批,学生的开题报告应包含课题认识、文献阅读、研究内容、技术路线、方法手段、进度安排、保障措施等;中期检查,检查设计进度、阶段成果、后期计划等;末期检查的重点是成果汇总、评阅答辩、成果展览、工作总结,还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毕业设计工作的改革与完善.过程控制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工作重心是教研室,我们进一步重点突出教研室的管理功能.事实证明:教研室工作制度越完善,管理越到位,毕业设计质量就越好.教研室成立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就选题审查、设计任务书、课题指导书、考勤制度、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成果汇总、结题验收、答辩评价等环节制定管理细则,并宣传到每一名毕业生.规范文本,锻炼素质.撰写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说明书、设计计算书、实验报告等文本,是毕业设计环节的物化成果和重要内容之一,不仅是毕业设计阶段成绩的主要评价依据,也是一名技术工作人员开展工作、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科技总结和成果交流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学生:文本应做到内容充实、计算正确、逻辑严密、论证详细、资料完整、文字条理、表达规范、语言流畅、严谨精炼.明确毕业设计说明书或论文的内容(包括标题、摘要、目录、前言、正文、结论、总结、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并且提出了既统一又具体的规范要求.教师对每一名学生的文本初稿必须仔细阅读、认真批改,避免错误,端正学生的写作态度和文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技写作方法和写作规范.3.5 科学评价,公开答辩[3]为保证对学生成果评价的科学、客观、公正,毕业设计成果评价包含指导教师评分、评阅教师评分、答辩委员会评分三个环节,各环节成绩采用百分制评定,独立评价,互相不交流不影响,各项成绩直接上交系答辩委员会秘书,最终成绩由秘书按照4∶2∶4的权重计算得出,经答辩委员会审核后公示三天.对评分有争议的同学可以向答辩委员会申辩,争议较大的同学可以申请组织二次评阅或二次答辩.在此之前,系教学委员会还明确了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的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和评语基本格式,规范了答辩委员会的组成、工作程序、职责和要求,制定了成绩评价原则与方法.答辩采用二级答辩———系级答辩和教研室答辩,系级答辩由系答辩委员会组织,答辩专家一般不少于7名,其中校外专家3-5名,系级答辩的学生由系答辩委员会随即抽取和学生自我申请两部分组成,比例不低于25%.规定毕业设计成绩优秀比例不大于15%,优秀的成果须本人申请,经指导教师推荐,参加系级答辩,其余参加系级答辩的同学由系答辩委员会随即抽取.剩余学生参加教研室答辩分委会组织答辩.两级答辩全部采用公开答辩的方式,答辩前三天公布答辩安排———时间、地点、103总第73期 孙文彬: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成员等.3.6 成果展览,交流经验举办毕业设计优秀成果展览是土木工程系的优秀传统,邀请学院分管院长、教务处分管领导、学院教学委员会和督导委员会委员、校外同行专家、部分用人单位领导、外系领导参观并交流意见,系领导、教研室主任、部分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师召开现场会,展示优秀成果,交流管理经验,总结经验与不足.通过举办毕业设计成功展览,评选优秀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使学生和教师受益匪浅,并不断推进毕业设计工作的创新和质量提升.4 注重创新思维和独立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和独立能力是科技人员应具备的首要素质,在毕业设计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能力是我们的一项有效实践.首先,以文献阅读和讲座的形式介绍相关学科的科技动态和新成果,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积极引导学生把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等应用于毕业设计中,毕业设计期间我们还邀请省内著名高校的院士、教授来系做学术报告或专题讲座,以激发学生进行科技探索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其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指导学生应针对其课题内容和任务,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鼓励和指导他们探索新方法.对毕业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带领学生一起讨论,引导他们写出心得体会或小论文,在两届本科生中已经有近10名同学公开发表了论文.第三,注重自学能力和独立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大学生毕业后都要在各自的岗位上承担一定的工作任务,但是他们在大学各阶段的学习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表现现出依赖性,有些人甚至缺乏责任感.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能力作为指导工作的另一项中心任务,指导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针对问题独立地查找资料,只帮助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可能的途径,而不直接给出具体的解决步骤和结果,尽可能地锻炼他们自己收集和消化资料、自我思考和独立分析的能力,尽可能地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提高他们独立工作和科研的素质.与此同时,强化学生的计算机及相关辅助设计软件的应用能力.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土木工程各学科的进步,提高了工程设计、工程管理、信息处理的速度和效率,成为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必须的手段之一.在毕业设计阶段,要求学生在提高设计成果水平的同时,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5 加强毕业设计工作条件建设必要的工作条件是搞好毕业设计工作的物质基础,必须保证加大经费投入,保证足够的设计专用教室面积、实验室条件、计算机及辅助设计软件、图书资料.在保证毕业设计生均专用费用的基础上,我们向学院申请了多项专项经费.投入了近50万元建设完善了结构实验室和土力学实验室;添置了40余台计算机以及相关配套设备,两个机房全部实验联网;2003年投入40余万元购买了网络版的专业辅助设计软件———桥梁大师、路线大师、PKPM等;在要求学院及时增加和更新专业图书资料的基础上,系部新增各类规范、手册等相关资料3000余册.6 结束语经过三届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的改革与完善,我们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我们深深感受到与知名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工作的差距,进一步提高土木工程各专业方向的毕业设计质量,全面提升我系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既是一个系统工程,又是一项长期任务,我们只有认真学习、努力探索,才能为国家建设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土木工程的专业人才,支持国家的基础建设.也只有通过我们的不懈的努力和科学的改革,我们的学生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实现素质和技能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孙文彬.改革毕业设计提高成教学生的科研素质[J].职业技术教育(教研版),2003,(19):34-36.[2]徐继红,陶 俊.本科生提前进入毕业设计阶段教学改革的探索[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67-70.[3]邹永松,徐天茂,杨锡阶,等.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探索与实践[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9-83.(责任编校:化石)104长沙大学学报 2006年9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