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党课(2万字)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党课(2万字)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党课(2万字)严格自律筑牢防线争做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根据区委党校培训班和区纪委监察局的安排,要求由我给大家讲一课,主题是反腐倡廉。

当前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各位作为最基层的“领头雁”,是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各项法律在农村中的最终贯彻者、宣传者和执行者,村干部的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农村各项改革发展措施的落实。

我区村干部的整体素质是好的,但也有个别村干部在改革发展的浪潮中,抵挡不住诱惑,走上违纪违法的道路,影响了村干部乃至党和政府在村级事务管理中的地位和威信,阻碍了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

为继续深入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对村级领导干部加强党纪国法及反腐倡廉教育培训,把大家召集到这里学习,是区委关心爱护基层干部的体现,是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希望所在。

下面我主要根据龙亭区的实际情况,既从宏观角度讲讲反腐败的形势要求,又从微观的角度讲讲作为农村基层干部,怎样加强作风建设,保持清正廉洁,做一个勤政廉政的好干部,这样可能更为现实、更有针对性。

一、腐败及表现特征(一)什么是腐败近20年来,反腐败这个词在我们这个社会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从中央到地方、从党政机关到企事业单位、从城市到农村、从部队到学校,各地、各级、各部门、各单位无论是会议文件、新闻媒体还是各种场合的领导讲话,几乎无时无刻不出现这一特殊词语。

由此可见,反腐败问题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一个非常严肃、非常重大的问题,用中央领导人的话来说,反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也有这么一段话:“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

”胡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

坚决惩治和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适当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

全党同志一定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败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的反对腐败。

那么,我们先来讲讲什么是腐败?腐败的本义是从生物学的角度讲的,是指腐烂变质,引申到社会领域,通常指利用公共权力为个人、家庭或小团体谋取利益,从而损害社会正常运转。

它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利用公共权力,二是为个人或他人谋取私利,如果缺少其中一个条件,如奢侈浪费、赌博、嫖娼等,只是与权力无关的行为,我们可以称之为消极现象或丑恶现象,但事实上这些消极丑恶现象往往需要权力的庇护才得以发展,消极现象与腐败现象往往交织在一起,所以在提法上称之为“消极腐败现象”。

消极腐败现象,是文明社会的公敌、政治文明的公敌、国家肌体上的毒瘤;腐败问题又是国际关注的一个问题,自从有了私有制和公共权力以来,贪污、贿赂等腐败现象就如同瘟疫一样,成为人类社会的伴生物和国际公害,它没有明显的地理上、政治上或文化上。

体现。

但是,党内腐败分子他们所做的一切,践踏了党的纲领、亵渎了党的宗旨、玷污了党的形象、腐蚀了党的肌体。

老百姓讲:我分不清你是什么官,只要是政府院里办公的人他的言谈举止,都是代表党和政府的。

如果说,掌握相当权力的官员腐败,不替老百姓谋利益,不实践党的先进性,那么老百姓谁还相信你,谁还拥护党,所以腐败必然践踏党的先进性,反腐败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

二是腐败必然丧失民心。

这一点不论是古代、近现代也好,无一例外,苏联、罗马尼亚就是最明显的反面例子。

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性因素就在于民心向背。

谁搞腐败,谁就丧失民心,谁就必然走向灭亡。

从这个角度看,中央十六大提出了要坚决惩治腐败,不然执政党的地位就会丧失,中国共产党就会走向毁灭,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干部在战争年代要带头出血,在和平年代要带头出汗,改革开放年代要带头出钱,带领老百姓赚钱。

三是腐败容易产生政权质变。

腐败是产生既得利益集团的温床,既得利益集团是在腐败的气候和土壤中滋生起来的社会毒瘤,它能够使手中掌握权力的官僚政客为一己私利而相互利用、结党营私,形成团伙性的腐败圈子。

战争年代我们讲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现在和平建设时期要研究钱袋子里面巩固政权。

只考虑个人得失,就会被人民所抛弃。

四是腐败会破坏经济建设。

从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腐败对经济发展造成以下三方面的负面冲击。

一是加剧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统计表明,我国1.3%的家庭控制了31.5%的总资产,10%的人口控制了60%的总资产,而与此鲜明对比的是,44%的处于低收入的家庭仅持有社会总财富的4%。

腐败是加剧收入分配不公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二加剧了地下经济活动。

在我们中国,以逃税、走私、贩毒、洗钱、生产制售假冒伪劣产品、高利贷等未注册登记的经营活动为代表的地下经济已经占gdp的15%以上,地下活动十分猖狂。

第三,直接冲击了政府的宏观经济干预能力。

近年来,我国政府总收入占gdp的比例仅为5-6%,大大低于发展中国家10%的平均水平。

地方政府普遍存在通过“预算外资金”而过度筹集资金和挪用资金现象。

规模巨大而又高度集中的隐蔽收入的存在,影响了公共干预的方式和能力,同时也为腐败现象提供了条件。

五是腐败极易引发社会动乱。

腐败之所以会亡党亡国,就是因为腐败非常容易激发社会矛盾,而社会矛盾积累到一定的量,就会以社会动乱的形态表现出来,其矛头直指执政党及其国家政权,使其在巨大的社会压力之下陷入崩溃。

2008年以来发生的群体事件(云南孟连群体事件、湖北石首群众围堵国道事件、海南090323群体事件、08年628贵州瓮安事件)都足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今天中东剧烈动荡的局势,就是由于2010突尼斯南部地区一个26岁卖水果的商贩因不堪城管的暴力执法而自焚所引起的。

所以腐败引发老百姓的不满,最终极易引发社会的动乱。

我们目前身处社会矛盾凸显期,更要洁身自好,全身心工作,为绝大多数人谋福祉,才能完成我们的历史使命。

六是腐败最终导致自身分裂。

所谓分裂,是党内的分裂,对腐败现象如果不及时加以制止,必然产生不同的利益集团,维护各自的既得利益,最终导致党内的分裂。

这在国际上,其他国家也都是有的,所以中央下如此大的决心反腐败,正是因为腐败现象、腐败分子其危害非常大。

总之,出一个贪官,带坏一批干部,搞坏一方风气,坐失一次发展良机,延缓一方社会发展。

因此,反腐败工作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是必须下大力气抓好的重要工作。

三、当前惩治腐败的总体态势当前反腐倡廉的总体态势可概括为“三个并存”:即成果明显和问题突出并存;防治力度加大和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并存;群众对反腐败的期望值不断上升和腐败现象短期难以根治并存。

随着反腐败力度的逐年加大,党风政风逐步好转,我们反腐败具有诸多有利条件:一是有党中央的决心。

党中央的决心是我们共产党取得反腐败斗争最终胜利的根本条件。

这几年,党中央的各级会议上,主要领导对反腐问题决心非常大,颁布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为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是已经找到一条正确的反腐败路子。

正在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注重从源头上来治理腐败,体制不断得到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不断得到加强。

三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反腐力度加强。

四是党内健康力量始终占主导。

每年受到法律追究的干部只有千分之二,应该说党员干部的总体情况是好的,主流应该是肯定的,不管哪里,地方上如开封市的反腐力度都是比较大的,去年连续有几个案子,但是从全市来讲,大多数的党员领导干部是好的,这个是主流,我们要看清楚。

五是经济社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需求型腐败”。

确实有些人,特别是腐败发生之初,经济上的困难导致一定数量的需求型腐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务员的数次提薪,收入增加,相对提高了腐败成本,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需求型腐败”。

六是民主和法制建设不断加强。

中央的各种制度的相继出台,对腐败的约束,腐败出现之后的惩治都提出了有力度的制度措施,制度反腐已经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七是有一支经得往考验、政治业务素质提高的人民信任的反腐败队伍。

我们各级纪检监察部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的这么一支队伍,为我们全国的党内、社会内的反腐败斗争做了很大的贡献。

八是反腐败斗争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这是关键,也是反腐工作的重要保证。

老百姓对腐败现象是深恶痛绝的,对反腐败是支持和拥护的,这也是反腐败工作可以持续开展并取得重要胜利的关键所在。

四、正确认识当前村级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些同志认为,对小小的村官不需要搞培训、组织学习不必小题大做。

然而,事实却告诉我们:中国基层权力监督缺位,村官腐败不逊高官。

说的是合肥市庐阳区海棠街道藕塘社区居委会干部刘怀寅收受贿赂近1000万元;庐阳区杏花村街道五里社区居委会干部邵修贵、郑文斌分别涉嫌贪污受贿83万元、33万元,社区居委会10年招待费花了614万元……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部分,也是农村党的建设的重要方面。

农村党组织基数大,党员人数较多,既同群众接触最紧密,又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直接实施者,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农村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直接代表着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影响着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

搞好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对于改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维护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党的执政地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是党风廉政教育活动深入开展。

区划调整以来,我区主要通过抓好教育来推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二是反腐倡廉各项制度逐步推行。

普遍开展了村务公开工作。

三是干部管理监督工作进一步加强。

通过落实农村“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党员联系农户等工作,对农村基层党员实施了有效管理。

四是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延伸。

五基层干部工作作风明显好转。

广大基层干部积极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基层干部的的工作作风得到进一步转变。

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扎根基层,辛勤工作,为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农村基层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1.干部以权谋私,办事搞特殊化。

有的基层干部在村庄整治、土地转让、出租、工程发包工作中谋取私利,搞权钱交易,或用人唯亲,搞宗派主义;有的在宅基地划分、低保对象确定、山林土田承包等工作中依仗权势,为自己和亲友谋取利益,搞特殊化。

2. 财务管理混乱,违法乱纪隐化。

一部分村级财务民主管理流于形式,财务公开透明度不够,一些干部利用职权乱批乱支乱用,既引起群众强烈不满,也引发出农村干部用公款吃喝玩乐,请客送礼,挥霍浪费等违法乱纪问题。

有的村班干部直接插手或代理村会计业务,破坏财务流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