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路基高边坡防护工程施工方案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宁波舟山港主通道(鱼山石化疏港公路)公路工程第DSSG01标段路基高边坡防护工程施工方案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舟山港主通道项目第DSSG01标段项目部二〇一七年十一月宁波舟山港主通道(鱼山石化疏港公路)公路工程第DSSG01标段路基高边坡防护工程施工方案编制: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舟山港主通道项目第DSSG01标段项目部二O一七年十一月目录1 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宁波舟山港主通道(鱼山石化疏港公路)公路工程第DSSG01~DSSG05标段招标文件。
(2)宁波舟山港主通道(鱼山石化疏港公路)公路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3)《公路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JTGF80/1-2012)。
(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90-2015)。
(5)《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4)。
(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7)《公路边坡柔性防护系统》(JT/T528-2004)。
(8)《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
(9)《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1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1.2编制原则(1)符合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符合行业有关规范、规程、规定,符合招标文件和工程合同文件中的相关要求与规定。
(2)按照合同要求和工程条件,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充分利用企业及社会现有设备资源,合理安排施工进度。
(3)掌握国内外相关的施工技术现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实行施工机械化、工厂化、整体化、标准化。
(4)从技术、经济、安全、质量、工期、社会效应等方面开展多方案比选,按综合且最有效方案编制防护工程施工方案。
(5)贯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永临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有效利用永久征地,减少临时用地,凡有条件利用的主体工程内容,优先安排施工和使用。
(6)根据项目施工特点、地质、水文、气象、人文环境制定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文物保护措施。
1.3编制目的为了确保深挖路基高边坡防护工程的施工质量,切实执行有关建设工程技术标准、规范,加强工程项目安全、质量管理,有效防止事故发生,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确保深挖边坡工程顺利施工,特编制本专项施工方案。
2 工程概况2.1路基工程概况本工程主线起于富翅互通与舟甬高速连接,设富翅门大桥跨越富翅门水道,登陆后在涨次村南侧设置岺港互通与拟建329国道连接,在烟墩设置烟墩互通与鸭东线连接,向北跨越东海农场,蟹浜湾后在斧双头山入海,依次跨越长白西航道、舟山中部港域西航道和岱山南航道,并在海中设置长白互通与长白岛连接,于岱山双合登陆后设临时主线收费站,以匝道形式连接鱼山支线段。
图本项目位置示意图2.2深挖路基高边概况根据地质详勘资料,整改合同段中主线路基有两处路基高边坡防护工程,一处位于K3+245~K3+470段右侧,长约225m,最大挖方高度为,挖方约23万方。
该路基段附近有鸭东线可达线位区附近,乡村土路可达工点附近。
另一处位于K11+250~K12+064段左侧,长约123m,最大挖方高度为,挖方约6万方,该路基段位于岑港镇马路社区,总体地貌属海岛丘陵地貌,地形起伏较大,该路基段附近有乡村土路可达线位附近,交通条件一般。
图路基高边坡防护工程设计图2.3气象地质情况2.3.1气象条件工程区位于浙江东北部沿海海域,气候上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夏秋台风、冬季大风、春季海雾和连阴雨等气象灾害时有发生。
工程区域天气复杂多变,灾害性天气类型多、发生频繁。
其他主要灾害性天气有飑、冰雹、龙卷、雷暴和雪等。
2.3.2地质条件K3+245~K3+470段右侧,该路基段位于岑港镇涨次村西北侧,总体地貌属海岛丘陵地貌,中线地面标高~,上覆第四纪地层厚度较薄。
表层为残坡积粉质黏土,厚度约2m,下部为晚侏罗系组流纹斑岩,厚度>38m。
岩土层特征分部如下:全分化流纹斑岩(11)1:青灰色,原岩结构基本被破坏,岩心呈砂土状,厚度~,局部上覆坡洪积碎石土,土石工程等级为Ⅳ级。
强分化流纹斑岩(11)2:褐黄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基岩裂隙较发育,岩芯风化强烈,岩芯砂土状,偶见少量碎石状,厚度左右,土石工程等级为Ⅳ级。
中风化流纹斑岩(11)3:灰褐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基岩裂隙一般发育,岩芯多呈短柱状,少量碎块状,一般节长5~10cm,最长20cm,土石工程等级为Ⅴ级。
K11+250~K12+064段左侧,该路基段位于岑港镇马路社区,总体地貌属海岛丘陵地貌,地面坡度30-40°左右,中线地面标高~,上覆第四纪地层厚度较薄。
表层为残坡积粉质黏土,碎石土,厚度约0~1m,下部为侏罗系上统西山头组凝灰岩,厚度>20m。
岩土层特征分部如下:含碎石粉质黏土⑨2:灰褐色,密实,潮湿,粉质黏土及砾砂充填。
土石工程等级为Ⅲ级。
全分化凝灰岩⑩1:青灰色,原岩结构基本被破坏,岩芯呈砂土状。
土石工程等级为Ⅳ级。
强风化凝灰岩⑩2:褐黄色,凝灰质结构,块状构造,基岩裂隙较发育,岩芯风化强烈,岩芯砂土状,偶见少量碎块状。
土石工程等级为Ⅳ级。
中风化凝灰岩⑩3:灰褐色,凝灰质结构,块状构造,基岩裂隙一般发育,岩芯多呈短柱状,少量碎块状,一般节长5~10cm,最长20cm,土石工程等级为Ⅴ级。
2.4主要工程数量表主要工程数量表3 施工部署3.1施工准备3.1.1技术准备(1)对路基设计图纸进行审阅、研究和核对,邀请施工队伍进行设计技术交底,并参加现场交底,了解领会设计意图和设计要求。
(2)针对高边坡施工特点进行施工技术方案的研究讨论,从技术上确保其施工方案无缺陷,安全可靠。
(3)施工前,编制合理、安全的施工技术方案和安全方案,通过专家评审论证后上报监理业主审批。
(4)制定技术岗位责任制和技术、质量、安全管理网络;拟定技术创新和技术研发课题,以便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对重大技术难点问题进行攻关。
(5)根据施工项目现场实际特点,对技术人员和施工队伍进行技术培训及技术交底工作,以避免施工的盲目性。
3.1.2测量准备(1)针对高边坡施工特点,测量控制较为严格,前期先对控制点进行合理规划,及时组织测量人员对工程的控制点进行复测及导线布设。
(2)由总工对测量组针对高边坡施工测量进行技术交底,保证测量人员对高边坡施工要求及安全风险充分认识,以更好的进行现场施工测量及监控工作。
(3)施工前对所有测量仪器进行全面检测、校正,对于无法满足测量精度的仪器进行淘汰更换,减少测量过程中的仪器误差。
3.1.3人员设备准备(1)人员配备根据施工需求,主要人员配备见下表。
表主要施工人员计划表各路基施工班组详细机械设备配置见下表。
表主要机械设备配备表3.2总体施工要求本项目挖方边坡处理是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从本项目“美丽公路”的要求出发,首先应做好坡面形状的处理,避免出现刀削似的痕迹,挖方边坡的坡面与地面的结合部应采用变化的坡率并尽可能做成弧形。
挖方路段的高边坡防护采取“一级一护”,即路基挖一级边坡形成作业面后,边坡防护施工队伍开始进行防护施工,当该级边坡防护施工完成后,路基施工队开始施工下一级边坡路基,依次循环。
3.3工期安排路基高边坡防护工程开工时间为2017年11月20日,结束时间为2018年8月20日。
4 主要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4.1路基高边坡土石方开挖4.1.1施工工艺流程图路基高边坡防护工程施工流程图4.1.2路基高边坡开挖施工4.1.2.1场地清理无论是土质挖方还是石质挖方,均应先进行清表处理,即清除树根、杂草和覆盖土(石质地段),避免其混入填料中。
将清表土集中堆存备用。
4.1.2.2深挖方路堑施工(1)土方路堑的开挖已开挖的适用于种植草皮或其他用途的表土应集中堆放储存于弃土场范围内或路基红线内路基边坡以外。
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的进行,不得乱挖、超挖,严禁掏洞取土。
①准确放出开挖线,清理表土。
做好截水及临时排水,并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使施工场地始终处于良好的排水状态。
②深挖方路堑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配合自卸车装运,把合格的土料直接进行填方地段填筑路基,不合格的土方弃至弃渣场。
当设计挖高≤5m时采用单层横向全宽挖掘法施工;当设计挖高>5m时采用自上而下分层横向全宽挖掘法施工,分层厚度一般为3~4m,应考虑设计图边坡台阶高度。
不得超挖、乱挖,不挠动边坡及影响边坡稳定。
③深挖方路堑开挖时如发现土层性质有变化,及时通知试验人员取土进行相关的试验检测。
修改开挖方案并报项目工程管理部及监理组同意后再行组织施工。
④深挖方路堑挖土方路段施工加强测量监控,严格控制边坡率,边开挖边修整、防护,防止雨水冲刷而影响边坡的稳定性。
⑤雨季开挖路堑时,每层底面留设2~4%的纵坡便于排水。
挖方边坡面及路基顶面预留30cm厚,待雨季后边坡用人工整修到设计要求,路基顶面用挖掘机挖到路槽标高后,翻松路槽以下30cm,碾压至压实度≥95%,弯沉检测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⑥土质路堑挖方挖至上路床底面,对其下部50cm的下路床进行CBR值检验,如不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更换;CBR值检验合格后再进行压实度检测,如果达不到96%,用重型压路机压实。
(2)石方路堑开挖完整性较好的岩质路堑必须采用光面、预裂爆破技术,光面爆破的参数应该根据工程类比法或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必须避免爆破破坏岩体的完整性。
路基石方爆破施工另见《爆破安全专项方案》。
4.1.3深挖方路堑施工要点①深挖方路堑开挖采用装载机配合挖掘机作业,以“先通道纵挖,再多层横向全宽挖掘”的方法。
自上而下分层进行,先沿路基纵向挖掘一条通道,探明地质情况,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将通道向两侧拓宽以扩大工作面;②开挖两侧时,确保各层有独立的出土道路和临时排水设施,不得乱开挖、超挖,严禁掏洞取土;③开挖过程中,根据线路中桩和设计图纸,用全站仪放样,定出开挖线的位置,确定路基轮廓,及时纠正偏差,确保每挖深5m进行一次控制复测工作;④深挖方路堑开挖至接近加强层地面标高时,预留压实产生的下沉厚度,其值以试验结果作为参考确定;⑤深挖方路堑开挖施工作业中要注意保护坡顶,弃土或其他材料应堆放在开挖线外不小于5m的位置;⑥深挖方路堑开挖以边开挖边排水为原则:每层表面预留纵坡、横坡及临时排水沟与河道相连接,及时将路基表面积水排除,减少雨水的浸泡和下渗;⑦深挖方路堑开挖以边开挖边防护为方针:在逐级开挖到坡中平台标高时,用挖掘机配合人工突击刷坡,并开始做防护,对已完成坡面及时支挡和封闭,防护工程施工完毕后,如具备植物成活条件,及时进行植被防护施工,避免边坡长期裸露、暴晒;⑧深挖方路堑开挖裂缝的处理办法:边坡上出现的无害裂缝,须及时进行灌浆处理,以避免岩峰渗漏和冲刷而引起滑坡;边坡上出现的有害裂缝,应提出处理措施报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