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有源滤波器设计实验

7.有源滤波器设计实验

电气工程学院
实验名称:有源滤波器设计实验课程: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2
课程号:101C0330
学期:2018春夏学期
任课教师:沈连丰
课程名称: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2 指导老师:沈连丰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有源滤波器设计实验实验类型:练习型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有源滤波器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2.学习有源滤波器的调试、幅频特性的测量方法。

3.了解滤波器的结构和参数对滤波器性能的影响。

4.用EDA仿真的方法来研究滤波电路,了解元件参数对滤波效果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实验原理:
1.传递函数A v(s) :反映滤波器增益随频率的变化关系,也称为电路的频率响应、频率特性。

2.通带增益A v p:为一个实数。

(针对LPF)、(针对HPF)、(针对BPF)、(针对BEF)。

3.固有频率f0:也称自然频率、特征频率,其值由电路元件的参数决定。

4.通带截止频率f p:滤波器增益下降到其通带增益A v p 的0.707倍时所对应的频率(也称–3dB 频率、半功率点、上限频率(ωH 、f H )或下限频率(ωL 、f L )。

5.品质因数Q:反映滤波器频率特性的一项重要指标,不同类型滤波器的定义不同。

例如,在低通和高通滤波器中,定义为当时增益的模与通带增益之比。

实验内容:
1.设计一个简单的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LPF,同相型),并测量其幅频特性。

2.设计一个简单的有源、低通滤波器(LPF,同相型),并测量其幅频特性。

3.设计一个二阶、有源、压控型(单一正反馈支路)、低通滤波器(LPF,同相型),并测量其幅频特性。

4.设计一个二阶、有源、多路负反馈型、低通滤波器(LPF,反相型),并测量其幅频特性。

三、主要仪器设备
1.集成运算放大器LM358
2.电阻电容等元器件
3.MY61数字万用表
4.示波器
5.函数信号发生器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1、实验内容
(1) 在实验板上安装所设计的电路。

(2) 有源滤波器的静态调零。

(3) 测量滤波器的通带增益A v p、通带截止频率f p。

(4) 测量滤波器的频率特性(有条件时可使用扫频仪)。

(5) 改变电路参数,研究品质因数Q 对滤波器频率特性的影响。

2、设计一个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

具体要求如下:
(1) 通带截止频率:f p=1kHz;
(2) 通带增益:A v p=1~2 ;
(3) 品质因数:Q = 0.707 ;
(4) 集成运放选用LM358 ,电容选用0.1~0.01μF,电阻控制在kΩ~MΩ数量级。

3、有源低通滤波器的调试方法
(1) 定性检查电路是否具备低通特性
在输入端加上幅度固定的正弦波信号,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范围,用示波器或交流毫伏表观测输出电压的幅度变化(要求峰峰值≤10V pp),检查电路是否具备低通特性。

如不具备,则应找出原因,排除电路故障;如已具备低通特性则可进一步调试低通滤波器的特性。

(2) 低通滤波器的特性调试
低通滤波器的特性调试应按有关计算式进行。

在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选用相互间没有影响或影响较小的元件进行调整。

如果有必要,这些调整须反复进行。

(3) 测绘滤波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

有条件时,可用扫频仪直接观测滤波电路的幅频特性。

4、设计一个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

分别选用如下3 种电路形式来实现。

二阶、有源、压控型(单一正反馈支路)、低通滤波器(LPF,同相型):
简单的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LPF,同相型):
二阶、有源、多路负反馈型、低通滤波器(LPF ,反相型):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1.简单的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LPF ,同相型)
取输入Vpp=500mV
仿真如下:
Rf
39k
V
V+
V1
15Vdc
FREQ = 3kHz
VAM PL = 5V VOFF = 0V AC = 1V
得到的幅频特性曲线如下:
2.简单的有源、低通滤波器(LPF,同相型)
当波形刚开始出现时的波形:
此时的Vpp 为18.6V ,频率为9.346kHz 。

仿真如下:
V +
FRE Q = 3kHz
V AM PL = 5V V OFF = 0V A C = 1V Rf
{Rf}
V
V 1
15V dc
得到的幅频特性曲线如下:
输入信号幅度控制为10mV。

有:
f H≈537kHz。

3.二阶、有源、压控型(单一正反馈支路)、低通滤波器(LPF,同相型)
仿真结果如下:
4.二阶、有源、多路负反馈型、低通滤波器(LPF,反相型)
C1=0.01u:
C2=0.1u: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1.简单的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LPF,同相型)
由“逐点测量法”测量并绘制出的滤波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可以发现,这是一条先保持稳定然后下降的曲线。

并且,当输出电压幅值为初始稳定输出值的1/3时,频率f0约为1.59kHz,当输出电压幅值为初始稳定输出值的0.707倍时,频率fp约为0.59kHz,为f0的0.37倍。

2.简单的有源、低通滤波器(LPF,同相型)
由“逐点测量法”测量并绘制出的滤波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可以发现,这是一条先保持稳定然后下降的曲线。

并且,当输出电压幅值为初始稳定输出值的0.707倍时,频率fp约为535kHz。

当输出电压波形刚开始出现三角波时,产生如下的波形:
此时的输出电压Vpp为18.60V,频率为9.346kHz。

输入信号幅度控制为10mV。

有:
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范围,用示波器或交流毫伏表观察输出电压的幅度变化。

当测出的输出电压值达到Uo×0.707值时,停止信号源频率的改变,此时信号源所对应的输出频率即为上限频率f H或下限频率f L。

Uo=16.0mV。

f H≈600kHz。

3.二阶、有源、压控型(单一正反馈支路)、低通滤波器(LPF,同相型)
取Rf=39k时,由“逐点测量法”测量并绘制出的滤波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可以发现,这是一条先保持稳定然后先稍有上升,再逐渐下降至0的曲线。

并且,当输出电压幅值先上升再下降至与原初始稳定电压幅值相等时,频率约为1.6kHz,当输出电压幅值为初始稳定输出值的0.707倍时,频率fp约为2kHz。

取Rf=100k时,Avp>3,Q趋向于无穷大,电路产生如下所示的自激振荡波形:
4.二阶、有源、多路负反馈型、低通滤波器(LPF,反相型)
取C1=0.01u时,由“逐点测量法”测量并绘制出的滤波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可以发现,这是一条先保持稳定,再逐渐下降至0的曲线。

取C1=0.1u时,由“逐点测量法”测量并绘制出的滤波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可以发现,这是一条先保持稳定然后先稍有上升,再逐渐下降至0的曲线。

七、讨论、心得
这次实验难度不大,通过本次实验,我掌握了有源滤波器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学习了有源滤波器的调试、幅频特性的测量方法,加深了对于滤波器的结构和参数对滤波器性能的影响的理解。

实验完成后我还用EDA仿真的方法来研究滤波电路,再次强化了PSpice的熟练程度,了解了元件参数对滤波效果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