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记一次拔河比赛》作文指导教学设计

《记一次拔河比赛》作文指导教学设计

《记一次拔河比赛》教学目的:培养学生运用语言、动作、外貌和心理描写,把一次亲身经历的活动写完整、具体。

运用场面描写,烘托气氛,抒发真实的感情。

教学难点:把活动写具体、生动。

通过场面描写,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的运用,抒发真实的感情。

课件准备:拔河比赛的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写作兴趣。

老师:这个单元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叫《体育颂》,体育能给我们带来健康快乐,同学们喜不喜欢体育,想不想到赛场上去一睹运动员的风采?学生:想。

老师:下面老师就带你们进入一段美好的回忆。

(课件出示奉新五小第一届运动会比赛ppt)老师:同学们说说这些相片带给我们对什么的回忆?学生:这是我们奉新五小第一届运动会的情景。

老师:在所有的项目中最激动人心的是什么?学生:拔河比赛老师:想不想把这份难忘的记忆用文章的形式保存下来?学生:想!老师:那今天我们就来学写《记一次拔河比赛》(板书“拔河”)二、引导回忆,理清事情的六要素。

现在请你们仔细地回忆拔河比赛那天的情形,同桌互相说说,说的时候注意听,听后可以互相补充。

我们今天要写的文章是一篇记事的文章,记述一件事情往往要抓住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来写(板书“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请你们试着写出这六个要素(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回忆)同学交流,老师巡视指导。

(重点指导学生要把六个要素说清楚。

)老师点名让同学在全班交流。

ppt课件出示:时间:2014年4月,麒麟小学“春花杯”运动会。

地点:学校操场人物:三年级的学生起因:学校组织各年级学生举行拔河比赛经过:通过三轮紧张的比赛。

结果:三(2)班得了第二名。

请学生根据课件,用一句话把活动说清楚星期三下午,麒麟小学举行“春花杯”运动会。

老师组织三年级的学生在学校操场上举行拔河比赛,通过三轮紧张的比赛,三(2)班获得了年级第二名。

过渡:这是不是就写成了一篇作文呀?不,这只是一个框架,下面我们还要下功夫让它变得更详细更具体。

三、引导学生把比赛中最精彩的部分详细写下来。

1、老师:比赛可分为比赛前、比赛中和比赛后,哪部分应该详写?学生:比赛中要详细写,比赛前和比赛后要略写。

(也就是略写赛前准备、入场、结果、领奖等)。

2、老师:比赛部分是重点,要讲详细。

至于怎么把这部分讲详细,可以写场上的选手,也可以写场下的啦啦队,还要注意对场面进行描写,来烘托比赛的气氛。

先回味一下比赛的场面吧。

课件展示精彩画面。

思考一下用个什么词语来概括最合适。

他们在做什么、想什么、有什么表情等。

严阵以待、拉开战幕、竭尽全力、呐喊助威、坚持不懈、胜利在望、一丝不苟、重在参与、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下面我们就来进行片断练习,以“在同学们的急切盼望下,我们班和三(1)的拔河比赛开始了。

”为开头,写一段话,描述比赛的场面。

出示ppt课件【百度搜索】拔河比赛一般实行三局两胜制,教师加以解释。

(板书“三局两胜”)请抓住最精彩的一局比赛来写。

我们在写作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文章条理要清楚,真情实感写深刻,人物描写要突出,场面描写不能少。

大家可以用上好词库中的词语。

注意把本班队员、啦啦队员和对方队员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写生动。

重点写1-2名同学的动作、表情和神态,突出参赛者的拼搏精神,再写观众的喝彩,加油。

(点面结合)3、提问反馈练习情况。

并作重点讲评。

请同学将自己的作品念给大家听。

对,不错。

好在哪里,不足之处在哪。

(修辞手法、独特的视角……)4、再加上一些常用的开头和结尾,特别是你的感受,也就是要点明文章的中心意思。

这样,我们的习作就完成了。

课件出示经典开头和结尾。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把一次活动记下来,在构思的时候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写的时候要交代事情的六要素,经过要有详有略,可以对场面进行描写,还可以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人物,最后要把活动的感受写下来。

教学反思:本堂作文教学设计遵循了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

所选材料是以前举行过的一次活动,大家比较熟悉;教学过程也体现了这一原则,组织、引导学生在说的基础上一个片段一个片段地写下来,最后连缀成篇,学生通过学习,想信也不会觉得作文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整堂课的设计重视引导,抓住比赛前、比赛中、比赛后的环节引导开来,使学生作文言之有理、言之有物。

学生的情感基调是快乐、激动的,文章的中心思想的提炼也是水到渠成的。

课堂设计还涉及了场面描写和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4:看图作文【教学目标】1.读懂例文《乌鸦反哺》,了解主要内容,弄懂“反哺”的本义及引申义。

2.借鉴习作范例在三幅图中任选一幅,展开想象,正确运用冒号、引号、问号等标点符号,用对话的形式进行仿写,记叙一个有意义或有趣味的故事。

【教学重点】1.在写对话的过程中运用正确的标点符号写好提示语,并能分段描述。

2.通过交流,拓展学生的思路,丰富学生的素材积累。

3.鼓励学生珍视自己的独特感受,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乐趣。

【教学难点】难点:写对话时,注意提示语的不同位置,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课前准备】教学图教学投影片【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环节一、作前指导——观察体验,激活愿望一、唤醒体验,激发情感。

1、同学们都喜欢听故事吧。

还记得小时侯爸妈陪伴我们一边看连环画一边给我们讲故事吗?请你说说你印象最深的一则故事。

2、教师归纳:简单的一幅画又是怎样变成父母口中生动的故事的?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看看你能成为故事大王吗?通过回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学会观察,练习表达。

1、仔细观察“乌鸦反哺”图。

问: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些什么?教师指导方向:⑴图中人物之间有什么关系?⑵除人物外,在很多画面中都会出现一些景物。

他们在干什么,为什么这样?⑶乌鸦和人之间有什么联系?2、谁能按照这样的方法来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

A.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

⑴小姑娘和她的妈妈说些什么?问些什么?妈妈又是怎样回答的?⑵同桌试着扮演母女,把任务对话说好。

⑶交流,引导学生互评人物对话。

3、读例文,看小作者除了写我们观察想象到的,还写了什么?⑴默读,划出相关内容。

⑵交流,发表看法。

教师引导感悟观察和想象的方法。

⑶总结:写好看图作文,首先要仔细观察,看懂图意;再进行合理想象,想象他们会做什么?是怎么做的?会说什么?是带着怎样的表情和心情说的?借助习作提供的“乌鸦反哺”图与范文,凭借教师的帮助与指导,让学生明确写好看图作文,首先要仔细观察,看懂图意;再进行合理想象。

第二课时环节二、下笔成文——文笔互动,习作实践三、逐层指导,深入写作1.出示课本提供的一幅画:燕子和小鱼的对话交流;这个地方你想去吗?听一听,能听到什么?闻一闻,能闻到什么?想一想:小鱼和燕子会说些什么?2.学生小组合作,把这幅图画表演出来(尤其注意演出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师生合作表演交流点评(强调动作、语言、神态)3、补充对话将燕子妈妈和小燕子来到这里的一段不完整的对话出示,让学生学着补充,合理想象他们之间会说的话,并使用恰当的提示语。

4、接着提供的开头往下,写小鱼和小燕子之间的对话。

写之前,再次强调习作要求(即板书)5.交流讨论,同桌互说。

根据习作提示和要求,组织学生进行练说.6.推荐几位同学在全班交流。

学生评说后教师要做好总结,并进一步明确习作要求。

7.学生自由发言8.教师小结(结合学生的发言)让生明白除了写出事情的趣味外,还应该注意在结尾写出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或者说你从中得到了什么感悟。

四、全体参与个别交流,师生共评,肯定说得好的语句,用得好的词语。

五、写法指导、动笔习作教师巡视,针对现场习作进行个别指导。

环节三、作后展评——展示作品,评改提高六.作后评改1、自读自改。

写好后自己先放声朗读,听听是否顺口,想想词语用的是否恰当,句子是否通顺。

2、小组互改。

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读一读自己的作文,再评一评:A、观察是否按照一定的顺序?B、是否分清主次,抓住主要人物进行描述?也可以交换着改一改,互相提一提建议。

3、全班交流。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全班同学听?(请一名同学读习作。

)教师引导质疑:你认为他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又有哪些建议呢?(引导学生评价)4、师点评,表扬优点,指出不足。

5、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读懂了例文《乌鸦反哺》,了解主要内容,初步了解例文是怎样写人物之间的对话的。

学生借助对例文的分析,初步懂得写对话,一是要写清楚说的什么;二是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和语气等。

根据提供的对话材料,学生能够按照作业要求,练习写对话。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下)习作5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资料,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了解端午节的由来,流行地区和民间习俗。

2.能根据内容或需要,有目的地选择并整理资料,培养初步处理信息的能力。

3.能按一定顺序把你想要向大家介绍的端午节的知识,写成一篇语句通顺,条理清楚的短文。

教学重难点重点:在练说的基础上,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

难点:培养学生有效地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提前一周布置让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上网查询或询问他人等办法搜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

同时,教师应及时询问了解他们收集的情况,并进行二度调控指导。

2、本课没有“例文”,教师可以准备“下水文”。

以便师生读议后把握基本写法:如怎样筛选自己熟悉或需要的资料,怎样有重点、有条理地介绍。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作前指导(一)揭示话题,激发兴趣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

你知道有哪些吗?是哪一天呢?再过一段时间,就到端午节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端午节的知识,好吗?(板书:端午节)(二)班内交流,增加积累1.课前资料搜集了吗?你是从哪儿搜集的?(相机推荐学习方法和要求同学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看来同学们搜集的资料肯定很丰富。

那现在让我们赶紧先在四人小组内把你的资料共同分享一下,看看谁搜集的资料最多、最生动!(四人小组交流。

)(和其他同学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实现资源共享。

)2.谁能介绍你们家是怎样过端午节的?有什么好吃的?指名交流。

……(相机板书:吃粽子煮蛋、插艾草菖蒲)(板书:风俗)3.其实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还有很多不同的习俗呢!你还搜集到了哪些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指名交流。

……(相机板书:赛龙舟、点雄黄、挂石榴花、挂五毒图……)4.哪位同学也是搜集这方面的资料,能补充吗?5.小结:同学们交流得可真精彩,通过搜集资料,你们掌握了这么丰富的端午节知识。

看来搜集资料这个方法还真不错!(三)看文中资料,阅读例文,领悟写法1、胡瑞芝同学也为我们提供了有关端午节的一些资料,咱们来读一读,把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质疑、交流。

师生共同探讨,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

3、为了庆祝端午节,我们班要出一期以端午节为主题的黑板报,让更多的同学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需要同学们写一篇介绍端午节的小短文,你想在班级的黑板报上刊登你的大作吗?大家能不能运用这些资料给我们介绍介绍端午节呢?4、出示例文:“五月五,是端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