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企业家事迹材料
胡长明,38岁,现任吉林省陆路雪食品有限公司经理,榆树市政协常委、市工商业联合会(商会)会长。
自96年创建陆路雪食品有限公司以来,他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扩大规模求发展,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固定资产由原来的几十万元到目前拥有固定资产近千万元,产品远销吉林省、黑龙江省三十几个市、县,员工由原来的十几人扩大到现在近一百五十人,胡长明本人被评为榆树市十大杰出青年,企业被评为企业纳税大户,下岗职工再就业基地,被长春市评为“光彩之星”。
1995年,胡长明到西安出差时,在西安市发现街头上卖的都是当时南洋冷饮厂生产的冰淇淋,品种繁多,琳琅满目。
当时,这一情景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想:我们榆树为什么没有这么好吃的冷饮呢?我为何不做冰淇淋呢?于是,他开始考察冷饮市场,在大量的市场调查与分析中,他感到做冷饮生意一定会挣钱,销路没有问题。
对经委打了可行性报告,申请成立陆路雪食品有限公司,在一无资金,二无技术的情况下,他开始了艰苦的创业,面对实际困难,他没有退缩,没有气馁,而是迎着困难勇敢向前迈进。
没有厂房,他协调经委领导就在肉联厂院内租了一栋房子;没有设备,他就跑大连、上海、浙江购买设备,路上渴了喝杯茶水,饿了啃面包;没有资金他就东挪西凑;
没有技术,他就去外地厂家学习,通过一年的努力,终于使陆路雪牌系列饮品在市场上站稳了脚,打开了销路,他终于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事业。
此时的胡长明在一般人的眼里,他是位小老板;在同行的眼里,他是一位出色的对手。
他可以不必再费劲就可以生活得很好了。
此时的胡长明想得更多的却是那些下岗职工们。
从1996年工厂投产以来,相继有100多位下岗工人在陆路雪找到了就业岗位,摆脱了生活困境。
同时,又有不少下岗工人相继到陆路雪找工作,给胡长明印象最深的是一位40多岁的汉子,来到工厂问哪位是厂长,然后跪在地上说:我孩子上学,缺400元钱学费,让我在这干一个月活,做牛做马都可以,能让孩子上学就行。
胡长明双手把他扶起,连说别这样,别这样,胡长明连忙掏兜,从工资中掏出800元,说:大哥,这钱先给孩子交学费,工作嘛,我这里您看能干啥就干点啥,如果家里脱离不开,不用来上班,学费我包了。
这样的事一件又一件地发生,使他感触很深,企业小,人多了事必影响效益。
同时面对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也无法满足众多下岗工人的要求,他感到不扩大生产,工厂就没法发展,也没法接收更多的下岗职工。
1997年,在认真考察分析的基础上,他决定购进国内最先进的花色雪糕生产线,经经委批准购进,投产后,因从投料到产品包箱都全自动化进行,一投入市场就深受顾客的欢
迎,这样又接收60名下岗工人。
一次扩产成功,他没有满足现状,决心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目标是成为东北最大的冷饮厂,1999年又投资200万元,引进了二条全自动化的雪糕生产线,使接纳的下岗工人数达到150人,加之间接卖雪糕的从业人数可达500人。
二次扩产的成功,使陆路雪产值利税直线上升,税收在榆树市名列前茅,在东北冷饮排名榜上也成了大家,成功后的他对下岗工人更是关怀倍至。
王连军,一家四口人全靠他的工资维持生活,下岗后,一度消沉,感到无法生活下去,做为一名40岁又没什么特长而言的下岗工人,上哪去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呢?胡长明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主动上门找到他,表达了愿意帮助他渡过难关的想法,当得知王连军孩子上学有困难时,他主动多工资中拿出1000元钱,使他的孩子圆了上学梦。
胡长明将王连军收到自己的厂里工作,又为其爱人支起了一处冷饮批发点,无偿地提供了房子及冷藏设备,将自己的产品按出厂价送去,使王连军一家摆脱了生活的困境。
王占生,同样是一位下岗职工,爱人又长年有病,他的下岗无凝使这个家雪上加霜,一家人整日为生活奔忙但并没有摆脱困难,他妻子整日哎声叹气,病情加重,家庭笼罩在阴影之中,胡长明得知后,不但将王占生安排在厂内工作,月薪800元,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他家的生活困难,又主动地
走上门,将其刚毕业的孩子安排到厂里上班,使这个家庭又呈现出往日的生机。
对于厂内的职工,不论那家有困难,他都慷慨解囊,无私奉献,一次厂里的锅炉工武军的爱人患病,因没钱住院而有生命危险,他知道后,主动送去1500元钱帮助联系住院治疗,这样的事情举不胜举。
可现实生活中的他却对自己非常刻薄,一日三餐只吃素食,从不进大酒店;身上从不穿名牌服装,人们都说他:当老板挣大钱,可从没有老板样,胡长明说:“我当老板,是为了给大家找个生活出路,大家能生活好,我就知足了。
”
每当碰到来找工作的下岗职工时,胡长明心里总不是滋味。
几年来,他以种种方式共接纳下岗职工150多名。
1999年,胡长明上报经委,经研究同意,又投资200多万元新上了两条国内最先进的生产线,当人们问他为什么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时,他说:“我这样做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让更多的下岗职工在我这里重新找到工作。
”
由于胡长明热心公益,时刻不忘服务于社会,贡献社会,被推选为榆树市政协常委和市工商联合会(商会)会长。
作为政协常委,他不论生意如何忙,都参加政协的各项活动,并在会前做认真的调研,不失时机提出议案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年来,他根据社会上民营企业对我市软环境差反应的问题,他通过大量的调研,向政协提交《改革民营企
业软环境》的议案,被政协采纳,榆树市政协向政府提出改革民营企业软件环境的报告,被政府采纳,榆树市政府出台了改革民营企业软环境的办法。
XX年初,胡长明通过认真调研,分析榆树市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觉得榆树市工业企业没有名牌企业,缺少拳头产品,向政协常委会提出《榆树市工业企业要创名牌》的议案,市政府对这个议案给予高度重视,觉得这条议案将对榆树市经济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工业企业发展创名牌的一系列办法,通过实施这一办法,榆树市有几十家工业企业挂牌,几十家企业扩大了规模,推动了榆树市经济发展,真正起到参政议政的作用。
自从担任工商业联合会(商会)会长以来,胡长明经常组织广大工商业户联谊活动,先后参与组织“文明经商”、“照章纳税”、“振兴榆树经济”、“我当先锋”等一系列活动,使广大工商业户守法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也开阔了视野,增强了办企业的信心,他还多次帮助工商业户解决生产中的困难,帮助他们寻找销路,改变经营策略,解决生产资金,使十几家企业走出困境,也使工商联成为个体工商业户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