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泵房施工专项方案

泵房施工专项方案

目录1.编制依据及原则 (1)1.1. 编制依据:--------------------------------------------------------------------------- 11.2. 编制原则:--------------------------------------------------------------------------- 12.工程概况 (1)2.1. 建设地点及环境特点:----------------------------------------------------------- 1 2.2. 泵房工程内容: -------------------------------------------------------------------- 2 2.3. 施工条件及特点: ----------------------------------------------------------------- 22.4. 管理特点及总体要求:----------------------------------------------------------- 33.施工布署 (3)3.1. 组织安排:--------------------------------------------------------------------------- 3 3.1.1.机构设置: (3)3.1.2.施工组织结构图: (4)3.2. 项目管理目标: -------------------------------------------------------------------- 43.3. 施工程序:--------------------------------------------------------------------------- 54.施工方案 (5)4.1施工流向和施工顺序 ---------------------------------------------------------------- 5 4.2施工阶段划分 -------------------------------------------------------------------------- 5 4.3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选择:------------------------------------------------------- 5 4.3.1沉井施工 (5)4.3.2 D800进水管道施工 (9)4.3.3房屋施工 (9)4.3.4安装给排水管道及设施 (11)5.施工进度计划 (12)6.主要施工措施 (12)6.1. 保证质量目标的措施:---------------------------------------------------------- 12 6.1.1.组织保证 (12)6.1.2.制度保证 (12)6.2. 保证安全目标的措施:---------------------------------------------------------- 15 6.2.1.组织保证: (15)6.2.2.制度保证: (15)6.2.3.施工现场安全措施: (16)6.2.4.技术安全措施: (17)7.附图 (18)附图1:泵房计划工期横道图附图2:沉井下沉降水平面布置图附图3:沉井下沉起吊出土隔离措施图泵房施工专项方案1.编制依据及原则1.1.编制依据:1)《泵房建筑修改施工设计》及相关纪要。

2)我单位现有机械设备情况、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以及多年来工程实践中积累的施工及管理经验。

3)现场实际调查情况。

4)参考规范:《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评定标准》《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市政道路工程检验评定标准》《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401-2003,J259-2003)《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08-40-94)《软土地基深层搅拌技术规程》(YB-J225-91)1.2.编制原则:1)严格遵守各有关设计、施工规范和质量评定与验收标准;2)严格遵照、遵守江苏省、苏州市政府关于施工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和技术标准。

3)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相结合及实事求是的原则。

4)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执行ISO9001质量管理标准和程序。

2.工程概况2.1.建设地点及环境特点:本工程位于京沪铁路北侧,梅巷路东侧,是梅巷路排水配套工程。

处于梅巷路0+310处,紧邻U10位置。

2.2.泵房工程内容:本项目土建部分主要有泵站沉井、阀门井、排水管道、泵房、道路、院墙等,安装部分主要有电气部分、设备安装、给水管道等。

泵房规划占地400m2,其中道路80m2占20%,绿化136.9 m2占34.2%,构筑物183.1m2占45.8%。

2.3.施工条件及特点:目前梅巷路主体框架已预制完成,北侧U形槽已施工完成U12-U15共四节。

沉井钢筋砼结构高12.6m,现有场地在施工后经取土平整,地面标高约为1.00m,即沉井下沉到位后刃角底面标高-9.2m,距现有地面深10.2m,基底位于粉土夹粉砂层上。

沉井下沉过程中最不利土层为粉土、粉砂土层,地基承载力可能随着水量的变化而变化,且降水不到位会出现流砂现象,造成开挖困难,基坑支护和降水工作是施工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地质情况说明,自上而下依次为:①杂填土:黄灰、杂色、结构松散,含有机物和生活垃圾,层厚1.10-4.6m;②粘土层:灰黄-褐黄色、饱和、可塑状、质均匀,中等压缩性,σ=150KPa,层厚2.10-3.90m;③粉质粘土层:灰黄、褐黄色、饱和,软塑状态为主,土质不均匀,中等压缩性,σ=120KPa;④-1粉土:灰色、饱和,稍密状态,中等压缩性,σ=100KPa,层厚2.1-3.7m;④-2粉土夹粉砂土:灰色,饱和,中密-密实状态,含少量云母片,夹粉砂,中等压缩性,σ=130KPa;⑤粉质粘土层:灰色、饱和,软塑状态为主,中等-高压缩性,工程特性较差,σ=90KPa,层厚4.9-10.5m;⑥粘土层:暗绿-灰黄色,饱和,硬塑状,含少许铁锰质结核及锈斑,结构致密,中等压缩性,局部分布。

σ=150KPa,层厚3.70-5.10m;⑦粉质粘土层:灰黄-灰色,饱和,可塑状,底部夹粉土,中等压缩性,σ=120KPa,层厚6.50-7.60m;⑧粉土层:灰色,饱和,中密-密实状,含少量云母,质均匀,上部夹有软塑状粉质粘土,下部以中-密实粉土为主,夹粉砂,中等压缩性,σ=140KPa,层厚约4.60-5.20m。

⑨粉质粘土层:灰色、饱和,可塑-软塑状态为主,中等压缩性,σ=110KPa,层厚一般大于4.0m。

工程所处位置地下水位最低为-0.21m,最高为2.63m,地下水主要接爱降水补给,今年的降水量非常丰富,地下水位常年高出地表水位。

施工中排水措施的落实和效果将直接影响进度、质量和施工安全。

2.4.管理特点及总体要求:泵房工程作业任务重、涉及专业多、工期要求紧,施工中存在一定的难度。

各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合理衔接是进度管理的一个重点。

3.施工布署3.1.组织安排:3.1.1.机构设置:泵房施工组织机构如下表:3.1.2.施工组织结构图:3.2.项目管理目标:工期目标:确保140天施工完成。

各工期目标见《泵房施工计划横道图》。

人身安全目标:杜绝重伤、死亡事故,轻伤率控制在3‰以内,消灭交通、火灾事故。

环境目标:保持良好的作业环境、卫生环境和工作秩序,严格控制土方开挖及运输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减少设备噪音对周围居民的影响,杜绝环境事故。

质量目标:分项合格率100%。

3.3.施工程序:根据项目的内容和总体要求,施工将采用平行流水法进行,综合考虑各阶段工程量的均衡和资源的配置合理性,施工按如下程序进行:泵房地基加固——沉井基坑开挖——沉井预制——深井降水——挖土下沉——阀门井施工——排水管井施工——泵房建筑施工——道路施工——设施安装4.施工方案4.1施工流向和施工顺序泵房布置在铁路北侧引道东侧,道路中心里程为0+310处,距铁路下行中心线距离为83m,距道路中心线距离为27m。

泵房主要工程量有:8.4×4.5m 泵井一座、16×8m管理及生活用房一座、4.5×3.0m阀门井一座、80m围墙、给排水管道及设施等。

根据本工程特点,泵房的施工计划与箱形桥同步进行,其主要施工顺序为:沉井施工——房屋施工——安装给排水管道及设施。

4.2施工阶段划分泵房的施工主要分三个阶段:沉井施工、房屋施工及安装给排水管道及设施。

沉井施工含泵井制作下沉、阀门井现浇、消能井制作;房屋施工含生活管理用房及围墙等;安装给排水管道及设施含安装给水管道及排水管道、安装机械设备、安装电力设备等。

4.3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选择:4.3.1沉井施工沉井采用预制后下沉至设计标高,阀门井为直接挖至设计标高现浇施工。

沉井下沉采用人工挖土、16T吊机提升出土的方法下沉,沉井出土前在沉井内设置2孔20m深井降水。

沉井施工工序为:基坑开挖——基础底模处理——钢筋混凝土浇筑——沉井下沉——沉井封底。

1、基坑开挖(1)根据设计要求对沉井位置放样,确保沉井的纵、横轴线符合设计要求;(2)根据技术放样,在沉井设计位置挖好基坑,并铺设砂垫层;(3)基坑底部沿四周设2%坡度的排水沟,四角设集水井,集水井底比排水沟底低50cm以上。

2、底模处理(1)砂垫层应选用级配较好的中粗砂,且分层洒水夯实,每层厚度控制在20~30cm;(2)砂垫层铺设的总厚度要确保顶部高出排水沟不小于50cm;(3)砂垫层铺设的面积要保证除去沉井的位置后留有的宽度不小于2m,外侧边坡不陡于1:2;(4)砂垫层铺设后要有足够的承压力,所用中粗砂的干容重要达16.5KN/m3。

3、混凝土浇筑泵井预制分四节:3.6+3.0+3.0+3.0m(1)模板与支撑a)刃脚内模采用填土内模,按照刃脚的外轮廓线尺寸分层填筑夯实,填筑材料采用粘性土或砂土;b)为使内模表面平整,可在表面抹1~2cm厚的水泥砂浆,并适当插入一些竹签或木签,以增加砂浆与土模的连接。

为防止混凝土与土模的粘结,可用油毛毡铺一层隔离层;c)外侧模板应刨光,支撑、拉杆等应牢固,防止灌注混凝土时变形;d)沉井外侧模板必须竖缝支立,立好后要核对上下口各部尺寸、井壁的垂直度(或斜度)、刃脚标高、支撑拉杆(内外模间)要牢固;e)支第二节及以后诸节模板时不准支撑到地面上,以免沉井因加重而自动下沉造成新浇筑的混凝土发生裂纹;拉缆要加强,外模上口尺寸不得大于下口尺寸;f)模板安装顺序为:刃脚斜面及隔墙底面模板——井孔模板——绑扎钢筋——设内外模间支顶——支立外模板——设内外模间拉杆——调整各部尺寸——全面紧固支顶、拉杆——固定撑杆和拉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