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平断面图在线路复测、线路跨越等实际施工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平断面图中,设计单位逐渐取消了各种名词、符号的解释,所以对部分刚参加工作的人来说,很难看懂里面的名词、符号等代表什么意思,现结合SLCAD相关名称解释和对设计人员的咨询,浅谈一二,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大家提供更多意见和建议,逐渐完善架空线路断面图分析。
1、平断面图中的比例:竖直方向是1:500,水平方向是1:5000;
2、平断面图中提供的信息有(从下向上):耐张段长/代表档距、杆塔位置、档距、里程、桩间距离、平面图、转角度数、塔型(呼高)、跨越点处被跨越物高度(用h表示)、水平档距、垂直档距、累计档距,导线最低点(用三角形标注的点);
3、名称解释(由下向上):
K——模板K值(等于导线最大弧垂时的比载/8倍导线最大弧垂时的应力)
E——10倒数次幂,如E-5表示10的负5次方
h——被跨越物的高度(m)
ΣL——累计档距(m)
lp——当表档距(m)
LV——垂直档距(相邻两档导线最低点间的水平距离)
LH——水平档距(相邻两档导线中点的水平距离)
Kv——LV与LH的比值
4、相关隐藏逻辑关系
(1)在平断面框中,表示有线路经过地段的地貌情况及被跨越物情况,被跨越物的名称、高度(H表示)、交叉角等,线路转角度数;(2)平面图框向上第一组数据表示里程差数,第一基铁塔为0.00,以后数据为相应的里程差数(在这里我们暂用A来作为该组数据的代号),里程用1、2、3……等表示,其中1表示100m,2表示200m,而A是小一级的刻度,例如平断面图中某桩号对应的里程为3,该桩号的A数据为35.75,则该基铁塔距该段第一基铁塔的距离为300+35.75=335.75m;
(3)在平断面图中,时常有导线用虚线表示,并且该虚线末端用三角形标注,虚线段表示该段导线并不存在,小三角表示某档导线弧垂最低点,不在该档内,表示该档导线弧垂最低点落在档外,因此在驰度观察时,该档不能用档端法与档内法。
(4)在平断面图中,时常看到某基杆塔位置下移,主要是由于该段铁塔坡度较大,用一张图纸很难全部表示出来,因此把该基铁塔下移,铁塔起点位置按该基实际位置标注,该段铁塔位置以该基为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