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南华电常德发电有限公司2×660MW超超临界机组加药系统调试方案

湖南华电常德发电有限公司2×660MW超超临界机组加药系统调试方案

特级调试证书单位(证书号:第2090号)通过GB/T19001-2008、GB/T28001-2011、GB/T24001-2004调试方案日期2015.03.25 XTS/F项目名称湖南华电常德一期2×660MW项目Array湖南省湘电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投诉电话:85542836编写:审核:批准:目录1.试运目的 (1)2.系统及设备概况 (1)3.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 (2)4.系统投运前应具备的条件 (2)5.调试工作程序及步骤 (3)6.调试需使用的仪器 (5)7.质量控制点 (5)8.人员分工 (5)9.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因素识别和控制措施 (6)附录1 1号机组加药系统调试危险源辨识表 (7)附录2 1号机组加药系统试运条件检查确认表 (10)附录3 1号机组加药系统调试操作卡 (11)附录4 1号机组加药系统试运行记录表 (12)湖南华电常德一期2×660MW项目1号机组加药系统调试方案1试运目的依据DL/T5437—2009《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的规定和湖南华电常德发电有限公司调试技术合同的要求,通过调试使1号机组加药系统的运行性能达到设计指标,符合机组运行要求,防止1号机组热力系统金属腐蚀及设备结垢,使该机组能安全、经济、可靠地运行。

2系统及设备概况机组启动期间给水处理采用全挥发A VT碱性工况,正常运行时采用加氨加氧联合水处理CWT工况。

2台机组设一套给水加氨、一套凝结水加氨设备,加氨泵均为2用1备;每台机设1套加氧设备,包括给水、凝结水加氧,系统采用自动和手动相结合的操作模式。

化学加药系统还包括启动锅炉加药设备。

主要设备见表1:3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3.1《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标准》GB/T 12145-20083.2《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调试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DL/T 5295-20133.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3.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 5009.1-2002——(强制性条文)3.5《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11版3.6《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DL/T 561-20133.7《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6部分》DL/T 5210.6-20093.8《电力基本建设热力设备化学监督导则》DL/T 889-20043.9《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DL/T 5437-20093.10《火电工程达标投产验收规程》DL 5277-20123.11设计院提供的工程图纸、设计说明书等技术资料。

3.12 GB/T 19001-2008 idt: ISO 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3.13 GB/T 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3.14 GB/T 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4系统投运前应具备的条件4.1 锅炉加药系统土建、安装工作已完成,防腐施工完毕,排水沟道畅通;栏杆、沟盖板齐全平整,道路畅通;设备管路经水冲洗合格。

4.2 检查计量泵行程调节是否灵活,指示位置是否正确;4.3 检查计量泵油位是否适量,油位应在油面计中心线上下2mm左右,计量泵启动前应确保抽吸管的气密性;4.4 计量泵、搅拌器等转动机械经试运转合格;4.5 系统阀门开关灵活、到位;4.6 与系统有关的电气设备(配电盘、操作按钮、指示表计)与热工仪表均应安装校验完毕,指示正确,操作灵敏;控制和报警装置应具备投入条件;4.7 现场照明设施完善,场地整洁,所有施工安装期间的临时设施应拆除;4.8 所有阀门、设备应挂牌完毕,分析用药剂、仪器应配备齐全;4.9 运行及化验人员应熟悉本系统、设备及厂方制订的运行规程,并经培训考核合格;5调试工作程序及步骤5.1 加药系统调试准本工作5.1.1 加药系统各罐体、管道水冲洗打开各溶液箱的补水阀、关闭出口阀和排污阀,向溶液箱注水至合适液位,然后打开排污阀放水。

这样反复几次,直至出水澄清,最后将箱体注满水。

5.1.2 计量泵启动前准备工作:5.1.2.1油箱中液位等于或略高于指示油位;5.1.2.2将流量调节手柄(冲程)设定到最大流量的30~40%位置;5.1.2.3确保吸入管道、泵头和排出口阀体已注满水或物料;5.1.2.4释放排出管路和泵液压系统所有背压系统以排净空气,降低油泄放阀处压力直到空气排净。

5.1.3 无变频装置的加药计量泵试转初次启动时,运行泵10~20秒,然后停运20~30秒,然后再启动,反复15次以便灌满隔膜油腔。

在试运期间检查并确认电机转向正确,注意听有无异常的电极或曲柄噪音。

运行泵半个到一个小时,将油预热。

检查排出管路流量指示。

将冲程调节到100%,运行10~20min。

将流量调节减少到最大流量的30~40%,运行几分钟,然后增大流量调节至100%,运行10min,重复数次,以确保将空气从泵活塞腔和泵头中排出。

5.1.4 变频控制加药计量泵试转初次启动前需对变频器进行设置,按照电机铭牌上标称的电机额定电压、电流、频率、转速等参数输入ACS变频器。

设置目标频率为35HZ,然后启动计量泵按照5.1.3对泵进行试转。

5.1.5 系统各计量泵及管道冲洗打开系统各溶液箱出口阀、计量泵进口阀,计量泵出口阀。

启动加药计量泵对管道进行冲洗,冲洗结束后,取出Y型滤网并将其冲洗干净,然后将滤网恢复。

5.1.6 系统内各配药搅拌器试转在溶液箱内无水的情况下,先对搅拌器空负荷试转,确认检查转向是否正确、声音和振动是否正常。

在溶液箱内确认已注满水后,启动搅拌器试转,再次确认搅拌器运转的声音和振动是否正常。

设定时间,校对时间继电器设定值是否准确。

5.1.7 安全阀动作压力整定在关闭计量泵出口阀、打开压力表进口阀,并将冲程调节到30%,逐个启动计量泵;确认安全阀动作压力与设计值是否相符,若不符,转动安全阀调节杆加以调节。

安全阀动作压力应为设计运行压力的1.05倍。

5.2 药品的配制5.2.1 氨溶液的配制、加药先将氨溶液箱注水至高液位,然后打开溶液箱的氨进口阀和浓氨钢瓶的减压阀,调节减压阀压力在0.2MPa左右,启动搅拌器搅拌,直至溶液浓度达到适当浓度(4%左右),停止加氨,停搅拌器,氨溶液备用。

5.2.2 联胺溶液的配制、加药将联胺溶液箱补水至适当液位,启动联胺插桶泵,将40%的联胺溶液通过PVC软管从联胺浓液桶中送入联胺溶液箱,启动搅拌器搅拌10min,联胺溶液(浓度约为4%)备用。

确认联胺加药点就地一次阀已开启,打开联胺计量泵出口阀,调节冲程在合适的位置,启动联胺计量泵,检查系统运行是否正常。

5.2.1 循环水加稳定剂将水质稳定剂溶液箱补水至适当液位,将水质稳定剂原液加入水质稳定剂溶液箱,按1:1浓度配制,启动搅拌器搅拌10min,备用。

5.3 系统程序控制调试加药系统启动前,检查各溶液箱内的液位是否高于低液位,若是接近低液位,先将药液配满;确认冲程在适当位置;检查各分系统的阀门状态是否正确;然后启动相关的计量泵。

加药系统停运时,在控制柜上切断各计量泵的控制开关,检查并确认计量泵已停运。

5.4 联锁保护和报警试验5.4.1 电气故障连锁和报警试验电气开关柜上模拟各加药计量泵、搅拌器电气故障,确认设备是否正常停止运行并在上位机上出现报警信号。

5.4.2 加药系统故障连锁和报警试验向溶液箱注水至高液位报警定值,启动搅拌器,检查高液位报警信号是否正确。

打开溶液箱的底部排放阀,启动加药计量泵,当箱内的水位降至低液位报警定值时,检查CRT上有无报警显示。

继续放水,当箱内的水位降至低低液位报警定值时,检查搅拌器、加药泵是否停运,确认CRT上液位低低报警信号是否正确。

5.5 加氧系统的调试系系统设置了两组氧气钢瓶,每组10只,分别供给水和凝结水用。

运行时每组应开启两瓶,其余作为备用,用至压力为规定值进行更换。

使用时,观察氧气钢瓶出口汇流排架上压力表读数,当给水氧气钢瓶组压力低于2.2MPa,凝结水氧气钢瓶组压力低于4.5 MPa时,须更换钢瓶组。

更换氧气钢瓶(组)时,先逐个关闭氧气钢瓶上的角阀;然后逐个关闭氧气汇流排架上的与各个钢瓶相联接的黄铜角阀;逐个拆除与氧气瓶相连的软管,换上装满氧气的钢瓶。

确定氧气钢瓶连接处没有泄漏后,先缓慢开启母管上的角阀,再缓慢开启钢瓶上的角阀。

再次确认钢瓶的各个连接部件无泄漏。

如果有泄漏,应该仔细检查各个连接部件,找出泄漏点并进行处理,直至无泄漏。

确认系统无氧气泄漏后,打开加氧出口总阀门,调节质量流量器来调整氧气的流量。

5.6 各加药泵的出力试验各系统加药泵投运后,根据水箱液位及运行时间(变频泵参考运行频率),加药泵行程等,核算该加药泵的出力。

5.7 系统试运机组启动时投入锅炉加药系统运行,并根据各项水质标准及机组运行时检测水质的各项参数进行调整。

加氧系统调试阶段暂不投用。

辅机循环水加药根据现场运行情况确定加药量。

6调试需使用的仪器调试主要仪器仪表为酸度计,测量范围:pH 0—14 数字式:pH±0.01pH。

7质量控制点7.1加药泵完好率100%7.2加药泵可投率>66%8人员分工8.1 调试单位8.1.1 负责编写调试方案、调试总结。

8.1.2 负责调试过程中系统缺陷的检查和试运指挥。

8.1.3 负责调试的技术指导和操作指挥,掌握调试过程中各项质量控制点。

8.1.4 负责调试现场各部门工作的协调安排。

8.2 安装单位8.2.1 负责现场设备的安装、维护。

8.2.2 负责临时系统的连接。

8.2.3 负责系统的检修、消缺。

8.3 建设单位8.3.1 负责调试及试运过程中的操作。

8.3.2 负责调试过程中各项监测项目的测试。

9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因素识别和控制措施严格执行《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1-2002中 3.1.7相关内容。

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11年版相关内容。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因素识别和控制措施具体见附表1.序号危险源活动/场所伤害可能如何发生伤害对象人/物伤害后果三种时态三种状态风险评价风险等级拟采取控制措施过去现在将来正常异常紧急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暴露于风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事故后果C风险水平D1 用电设备的电源有漏电或接触不好生产试验现场使用不当人/物伤/亡,物件损坏√√ 3 2 15 90显著风险1.确认加热设备和电源完整后方可使用。

2.湿手不准去触摸用电试验设备或电源的开关。

3.电源开关外壳和电线绝缘有破损不完整或带电部分外露时应立即找专业电工修好,否则不准使用。

2 化学药品对人体造成伤害生产试验现场药品使用不当人人身伤害√√ 3 6 7 126显著风险1.化验人员应穿工作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