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16春《古代汉语(四)》在线作业满分答案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中“少”的用法是()A. 对动B. 使动C. 意动D. 为动2. 在唐代,“疏”是科举考试的标准教材,又称为()A. 传B. 笺C. 正义D. 音义3. 不附带注解的文章,称为()A. 脱文B. 多文C. 衍文D. 白文4. 五言律诗首句入韵的平起式的首句平仄格式是()A. 仄仄平平仄B. 平平仄仄平C. 平平平仄仄D. 仄仄仄平平5. 古无舌上音,这个观点的提出者是清代学者()A. 段玉裁C. 钱大昕D. 王力6. 在汉语音韵学里,把同一韵的字归并到一起,构成一个独立的组合,称为()A. 韵目B. 韵摄C. 韵部D. 韵尾7. “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 中“方”的意思是()A. 方正B. 并列C. 相接D. 连接8. “外内称恶,以待强敌”中“称”的意义是()A. 称许B. 称作C. 量D. 行9. 古籍中脱落了文字的现象称为()A. 脱文B. 空文C. 白字D. 如字10. “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中“具”的文中义是()B. 具备C. 一起D. 具有古代汉语(四)16春在线作业1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下面句子中存在通假现象的为()()()()A. 非有分于从衡之党,则有仇雠之患B. 无私剑之捍C. 富国以农,距敌恃卒D. 其学者,则称先王之道以籍仁义2. 下面哪几个术语是指的同一概念,用法相同()()()()A. 义疏B. 疏C. 正义D. 传3. 含有通假现象的句子有()()()()A. 公私之相背也,乃苍颉固以知之矣B. 而美荐绅之饰C. 蓄积待时,而侔农夫之利D. 海内虽有破亡之国,削灭之朝,亦勿怪矣4. 下列各句中,“之”字相当于助词“的”的是()()()()A. 乃令重黎举夔於草莽之中而进之B. 其商工之民,修治苦窳之器,聚沸靡之财C. 既畜王资而承敌国之釁D. 则耿介之士寡,而高价之民多矣5. 下列句子中“数”表“屡次”义的有()()()()A. 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B. 审毫釐之小计,遗天之大数C. 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D. 羽以为郎中。
数以策干羽,羽不用6. 先秦古声母研究的成就中对上古唇音和舌音的研究成果有()()()()A. 古无轻唇音B. 娘日归泥C. 喻三入定D. 古无舌上音7. 古韵学家根据韵尾不同把韵分为三类,其中入声韵是()()()()A. 以鼻辅音[-k]收尾的B. 以鼻辅音[-p]收尾的C. 以鼻辅音[-?]收尾的D. 以鼻辅音[-t]收尾的8. 关于《吕氏春秋》,叙述正确的有()()()()A. 原书十二纪六十篇B. 原书六论三十六篇C. 原书八览六十四篇D. 但现在八览里缺了一篇9. 下列句子属于判断句的是()()()()A. 此五者,邦之蠹也B. 从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C. 衡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D. 夫听者,事之候也10. 下列各例中的“然”为连词的是()()()()A. 然兵困于京索之间,迫西山而不能进者B. 所渐者使之然也C. 汉王默然良久D. 项王暗噁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古代汉语(四)16春在线作业1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中“恨”是“憾”的意思A. 错误B. 正确2. 格律诗除首句可以入韵也可以不入韵外,偶数句必须入韵A. 错误B. 正确3. “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中“披”是“剖开”的意思A. 错误B. 正确4. “虽有舜禹之智,吟而不言”中“吟”通“噤”,“嘴闭着”的意思。
A. 错误B. 正确5. “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中“强”为“勉强”的意思A. 错误B. 正确6. “公非长者”中的“非”是副词A. 错误B. 正确7. 使用“貌”这个注解术语时,被释的词往往是表示某种性质或某种状态的形容词。
A. 错误B. 正确8. “楚之有直躬,其父窃羊而谒之吏”中“谒”是“禀告”的意思A. 错误B. 正确9.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中“拂”为辅佐的意思A. 错误B. 正确10. 用在注释古书时,使文意如水流注,畅通明晓的注释术语是注A. 错误B. 正确11. 七言律诗的平起仄收式的首句的平仄格式是平平仄仄平平仄A. 错误B. 正确12. 七音是我国传统语音学术语,它是按声带颤动与否划分出来的。
A. 错误B. 正确13. 读为、读曰是音韵术语。
这两个术语总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
A. 错误B. 正确14. 《吕氏春秋》一书,全书现存160篇。
A. 错误古代汉语(四)16春在线作业2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坚甲厉兵以备难,而美薦绅之饰” 中“兵”的意义是()A. 兵器B. 士兵C. 兵甲D. 军队2. “其商工之民,修治苦窳之器,聚沸靡之财”中“苦”的意思是()A. 艰苦B. 粗劣C. 辛苦D. 苦涩3.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中“史记”的意思是()A. 《史记》B. 历史C. 历史资料D. 记载历史的书4. 平水韵所有韵部的个数是()A. 32C. 106D. 305. 两个字的韵相同是古汉语中常见的语音现象,它叫()A. 同音B. 对转C. 双声D. 叠韵6. “歧”“捎”“学”“泽”它们分别属于上古韵部的()A. 之宵药铎B. 之侯觉锡C. 支侯觉耕D. 支宵觉铎7. “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中“具”的文中义是()A. 准备B. 具备C. 一起D. 具有8.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中“会”的词义是()A. 会合B. 节奏C. 符合D. 聚合9. “草木畴生,禽兽群焉”中“畴”字的意思是()B. 同类C. 田地D. 筹划10. 义疏唐人也称为“疏”,在唐代取注解经书而得义之正,故又称()A. 集解B. 传注C. 正义D. 笺古代汉语(四)16春在线作业2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我国传统语音学按发音部位的不同,曾把声母分为()()()()A. 五音B. 六音C. 七音D. 八音2. 用来注音,一般不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的术语有()()()()A. 读如B. 读若C. 读曰D. 读为3. 关于“粘”的定义,下列各组错误的说法是()()()()A. 在一首律诗中,前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第二字的平仄必须相同B. 在一首律诗中,前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第二字的平仄必须相反C. 是指同一联内的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必须相反D. 是指同一联内的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必须相同4. 下面哪几个术语在使用时,被解释的词总是放在它们的后面,它们不仅用来释义,并且用来分别同义词或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A. 曰B. 为C. 谓D. 谓之5. 《吕氏春秋》全书现存共一百六十篇,其中包括()()()()A. 纪B. 论C. 览D. 传6. 五音把声母分为唇音、舌音和()()()()A. 鄂音B. 齿音C. 牙音D. 喉音7. 下列句子中“文学”的词义相同的有()()()()A. 而贵文学之士B. 而诸先王以文学取C. 工文学者非所用D. 莫如修行义而习文学8. 对五言和七言律诗的描述,正确的是()()()()A. 五言的以首句入韵为正轨B. 七言的以首句入韵为正轨C. 五言的以仄收式为正轨D. 七言的以平收式为正轨9. 关于“反切”,说法正确的是()()()()A. 反切是对汉字字音结构进行分析后创造的一种为汉字注音的方法B. 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拼注另一个汉字的读音C. 反切的原则是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和调D. 反切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注音方法10. 关于孤平,说法正确的有是()()()()A. 指的是B型句的平平仄仄平一句B. 此句第一字如果是平,那么第三字可平可仄C. 如果第一字用了仄,那第三字就必须改用平,否则就是孤平D. 是孤平也叫犯孤平古代汉语(四)16春在线作业2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双声是古汉语中常见的语音现象,就是两个字的声调相同。
A. 错误B. 正确2. “言战者多,被甲者少矣”,其中“被甲”的意思是请战。
A. 错误B. 正确3. “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中“死”字是为动用法A. 错误4. 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拼注另一个汉字的读音。
A. 错误B. 正确5. “有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中“王”为动词A. 错误B. 正确6. 三十六字母是研究和认识历史上其他各个时期声母系统的桥梁。
A. 错误B. 正确7. “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中“道”是名词用作状语A. 错误B. 正确8. “蚊”、“纹”、“紊”、“雯”等字同属于韵部“文”A. 错误B. 正确9. “羽以为郎中。
数以策干羽,羽不用”中“干”的意思打扰。
A. 错误B. 正确10. 音韵学上的术语“五音”“七音”是根据发音部位划分出来的。
A. 错误B. 正确11. “既畜王资而承敌国之釁”中“畜”与“釁”都存在通假现象A. 错误12. “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中“刓”的词义是“磨去棱角”A. 错误B. 正确13. “天下风走而响应矣”中的“凤”与“响”都是名词用作状语A. 错误B. 正确14. 近体诗用韵的要求很严格,必须一韵到底,不允许邻韵通押A.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