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探究

现代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探究

现代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探究
发表时间:2019-07-22T14:52:09.7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作者:祝小雄
[导读]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建筑工程拔地而起,间接的促进了城市化进程的健康发展。

广东金辉华集团有限公司 529000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建筑工程拔地而起,间接的促进了城市化进程的健康发展。

虽然建筑工程在城市化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对于房屋建筑工程来说,结构转换层是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施工难度也相对较大。

基于这一现象,本文将结合工程实例,对现代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简要研究。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措施
在城市化发展日益加快的今天,大多数城市在建筑的工程中会选用高层建筑的形式,利用更多的空中支援,以应对土地资源的匮乏。

而转换层技术往往会被应用于高层以及多功能性的房屋建筑工程之中。

作为建筑物两个不同部分的重要连接部位,转换层所体现出来的优点是成本低,传力更加直接以及受力明确的特点。

本人将通过转换层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技术要点,以及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简单的论述,以便能在本行业中发挥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

1 结构转换层概述
现代房屋建筑几乎都是综合性的建筑,就拿高层建筑来说,下面是商业房,上面则是居民房。

这种类型的建筑必须借助一定的结构承受重力,也就是本文中所研究的结构转换层。

转换层具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包括:梁式、板式等。

据调查资料显示,我国众多的房屋建筑中,85%都采用的梁式转换层。

一般而言,转换层结构所采用的混凝土有:钢筋、预应力等,其中较为常用的是钢筋混凝土。

这种类型的转换层应用比较广泛,可以说是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

2 工程概况及转换层特点
2.1 工程概况
某大厦为高层建筑,总面积为50900平方米,设计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该建筑物高度为98米,地下2层,地上30层,抗震等级为二级。

地下为停车场,1—5层是商场,6—30层是居民住宅。

其中,商场主要是框架结构,居民住宅是剪力墙结构。

2.2 转换层特点
该建筑1—5层为框架结构,转换层设置在6层,为梁板式结构,是整个建筑物的关键部位。

该工程的主要特点表现为以下几点:(1)截面尺寸大、数量多。

转换层混凝土施工量比较大,属于大型施工。

结构布置复杂,转换层的梁也纵横交错,并且各个梁之间布置完全不同,所承受的力相对复杂。

(2)混凝土强度高。

该建筑所设计的框架梁、柱等级为 C45。

并且,由于构件内外温差较大,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以免由于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大量裂缝,针对此类现象,可以适当的采用抗裂措施进行预防。

同时,混凝土浇筑量也相对较大,还需要在浇筑过程中采取措施浇筑,以便保证浇筑整体性能的发挥。

3 施工方案
3.1 钢筋施工
由于该工程结构钢筋多、密度大,因此,也就间接的导致在某一部位,对钢筋绑扎存在较大的难度,比如:如果在钢筋绑扎过程中采用较为普通的搭接法,就会造成节点过渡密集,无法进行正常的浇筑和振捣。

针对此类现象,绑扎过程中可以适当的采用镦粗等强直螺纹接头,这一方法可以有效避免上述所出现的节点密集问题。

并且,这种连接头的质量高、速度快,不但能够减少现场施工的工作量,还能够在确保工程进度的同时,使工程质量达到相应施工标准。

3.2 混凝土施工
为了能够有效防止温差导致的裂缝,可以在混凝土配合比中采用普通水泥和煤灰来减少用量。

同时,为了能够防止浇筑过程中产生裂缝,可以使用缓凝减水剂,这样有利于延长其覆盖时间。

另外,浇筑过程中还应该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混凝土的连续性浇筑。

当然,还应该在浇筑过程中针对设备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应急措施,以免浇筑不连续,而产生裂缝。

从另一方面来说,还应该根据该工程建筑的实际情况,对模板支撑系统进行设计,可以适当的采用分层支撑,并留置相应的施工缝,这样可以减少施工中所产生的荷载,进而降低支撑费用。

4 施工措施
4.1 钢筋工程
(1)在对钢筋进行绑扎安装的过程中,必须按照正确顺利进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绑扎钢筋的安全性。

并且,计算下料长度的同时,还应该充分考虑钢筋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在相关规定中按照先后顺利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便确保钢筋能够到达指定位置。

(2)由于钢筋比较重,因此,可以借助钢管制作支架,来辅助绑扎。

绑扎完毕后,还应该在安装模板时将其拆除。

(3)一般情况下,钢筋分布比较密集的地方,转动起来比较困难,不利于施工。

因此,可以采用直螺纹套筒进行连接,也就是将钢筋的两端和套筒连接在一起,根本就不必转动钢筋,只需要拧动套筒即可。

4.2 混凝土工程
(1)房屋建筑工程结构中的转换层大部分断面在1.2m×1.2m以上,该断面的强度比较高,并且温度也相对较高。

据相关资料显示,混凝土中心的温度可以达到70OC以上。

由于该工程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时是11月份,气温低,就会间接的导致内外温差相对较大。

一般来说,内外温差在30OC以上就会产生裂缝,因此,必须有针对性的采取抗裂措施。

(2)混凝土养护。

由于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经常性的会由于各种原因出现裂缝,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养护,主要措施为:蓄水养护。

混凝土初次凝固后,就应该在其表面洒水,2小时后再进行养护。

这样可以确保该混凝土的湿润性和饱和性;蓄热保温。

混凝土升温阶段进行湿度上的保护,降温阶段进行温度上的保护;内降外保。

所谓的内降外保也就是降低混凝土内部所产生的温度,以便减少内外温差过大,而导致的裂缝现象。

首先,在体积相对较大的混凝土下面埋设管道,然后再通水冷却,使其降温。

4.3 配比量控制
(1)为了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强度,可以适当的采用性质良好的骨料,以便控制砂的含泥量。

(2)混凝土配合过程中适当的掺入减水剂,可以减缓混凝土的凝固,使时间延长5h以上,这样能够有效避免浇筑过程中所产生的裂缝现象。

4.4 模板工程
由于转换层施工过程中所承受的荷载较大,因此,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还应该采用相对有效的措施来降低支撑成本,措施包括这样几种:第一种,采用临时钢桁架系统。

在转换层下设置钢桁架,以便支撑荷载力,并确保梁板混凝土一次性浇筑;第二种,采用较为传统的支撑方式。

根据转换层以下所设计的承载力,需要在1—5层设置共同承受力。

当然,措施并不是固定的,还是应该根据自身工程实际情况以及工程投入成本进行选择,进而做到有针对性的降低成本。

总之,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的相关内容还有很多,这就需要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可以不断对其进行研究,以便借助更好地方法进行转换层施工,确保工程质量,促进进一步发展。

当然,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过程中所使用到的施工技术,还是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切莫盲目使用,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施工,进而降低施工成本,确保工程质量。

5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上述所讲相关内容可以得知:所谓的结构转换层也就是房屋建筑过程中上下结构之间的纽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这就需要不断对施工技术进行使用方法上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在真正进行结构转换层施工的过程中,借助较为合适的方法施工,并在确保工程进度的同时,保证工程质量达到相应的施工标准,进而促进建筑工程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更新.对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的分析[J].广东建材,2014,5:66-68.
[2]毛用舟.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筑知识,2016,1:58.
[3]杨占玺.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6,4:191,194.
[4]高鹏,谭泽龙.基于高层建筑工程中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的分析[J].建设科技,2016,11:151-15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