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历史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历史发展


会公正,更突出地提出了用法律条文来规定社会准则, 并用法律条文的形式提出了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一 是财产公有,除直接用于消费和生产的东西外,一切不 得私有;二是人人有工作,人人依靠社会供养;三是每 个公民都要依其能力和条件来促进公益的增长。
由此可见,《自然法典》中其实已经包括了社会保障 的普遍意义和社会保障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等内容。
或见解。 在公元前400多年前,古希腊的人们就不满当时奴隶制
度的剥削与压迫,幻想着建立一个没有私有制、没有压迫 与剥削、人人自由平等、生活幸福的社会,并著书立说来 阐述自己对理想社会的主张,当时最有影响的是柏拉图所 著的《理想国》。在古罗马帝国,P.维吉尔亦描述过“天 下为公”的理想社会, 等等。
此外,任何社会中都存在由于先天疾病而不具备劳 动能力的人和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生活上无依无靠的人 以及各类弱势群体。如果这些人的生活没有保障,也会 影响社会的安定。由政府通过立法,以相应的制度保障 他们的生活,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正常运行。 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已经作为社会的“稳定器”, “安全网” 和改革的 “ 缓冲剂” 。
造理想的社会模式。他们主张在现代化大生产的基础
上实现按劳分配乃至按需分配,同时有许多主张与社
会保障有着直接关联。
例如,圣西门把“满足人民的需要”、“促进无
产者福利的提高”、“保证社会的安宁”作为社会制度
的“唯一的和固定的目的”,并提出了满足这种要求的
手段,包括一切人都要 劳动,按照社会成员的贡献来
困苦,照顾到别人的康乐与幸福。这种思想成为近代社 会保障制度重要的思想来源之一,并在社会主义思想史 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意大利的康帕内拉是早期空想社会 主义的又一代表性人物,尽管在莫尔与康帕内拉之间事 实上还有着一位很有影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即德国的闵 采尔(约1490-1525),但闵采尔并未留下像莫尔的《 乌托邦》和康帕内拉的《太阳城》这样的 传世之作。在 《太阳城》一书中,康帕内拉描绘了一个政治民主、一
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一书中, 莫尔批判了当时的英国社会,宣称私有制是万恶之源, 并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财产公有、分配公平的理想 社会。乌托邦的最大特点就是在政治上实行民主制, 在经济上实行公有制,社会结构是城乡一体化,精神 上是高尚文明,分配方面则是按需分配,其内容涉及到 社会制度、分配制度乃至人民健康等诸方面,并号召人 人相互帮助,以人道主义的名义尽量减轻别人的贫穷和
民主问题、宗教问题、道德问题、教育问题(包括托儿所、 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等)、男女平等问题等等,堪 称一部综合性著作。他反对私有制,强调分工与互助,追 求共产制度与财产公有,主张确立公正原则、消除暴力与 贫困对立,以及平等和社会秩序和谐等,这些思想对后来 的空想社会主义有着重大影响。
莫尔作为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亦以《乌托邦》一 书而流传于世。在《乌托邦》(又名《关于最完美的国家
2、近代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依据 (1)新历史(主义)学说 代表人物:德国的施穆勒、布伦坦诺、瓦格纳 19世纪末,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工人 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高涨的形势,他们提出在 不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条件下,由政府通过立法,
实行某些社会政策,提高工人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以 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现存统治。他们对传统的经济学理 论进行了修正。传统的经济学认为,国家的职责就是维 护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而不是干预经济活动。新历史 学派则强调国家的经济作用,宣传社会改良,主张通过 赋税政策实行财富再分配。他们认为:
三是补充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安排的不足。
因此,宗教对现代社会保障的影响,不仅是理论的,也是 实践的;不仅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
(3)代表人物与著述。根据上述线索,我们能够找到 一些对早期理想社会进行设计并对社会保障理论有影响的 代表性人物与著述。首先被公认的代表性人物及其著述无 疑是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他的《理想国》,在《理想国》一 书中,柏拉图讨论到了优生学问题、节育问题、家庭解体 问题、婚姻与独身问题、专政问题、独裁问题、共产问题、
使每个社会成员得到最大便利和福利,等等。
综上所述。空想社会论的产生和发展,虽然探讨的 是整个社会制度问题,并且是一种空想主义,但它确实 涉及到了国民福利问题与收入分配问题,公平原则与按 劳分配、按需分配等思想,客观上为现代社会保障理论 与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指导。因此,空想社会论与现代社 会保障理论构成了正统的渊源关系,而宗教的影响则主 要起着道德方面的影响作用。
和贫困对立。 尽管某些著述将社会保障阐述成为一种无奈的选择
或者仅仅是促进经济发展与提高效率的手段,但社会保 障自古至今的发展历程却能够使我们肯定其宗旨在于维 护社会稳定、追求人道与社会公平、促进社会成员的协 调发展。因此,西方的空想社会论对理想社会或国度的 描述实际上构成了社会保障的理论渊源,现代社会保障 制度安排在某种程度上即实践着空想社会论的某些主张
定的科学技术,生产对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更高新知识和技能。这种高质量劳动力的培养不可能
在家庭内进行,所需的培养费也较高,不是家庭所能承
担得起的。为了保证社会对劳动力的需要,不论劳动者
在业、失业,还是遇到意外事故,劳动者及其家庭的生
活费用和子女教育费用都需要由社会给予帮助。
义生产的秘密即利润来源于对工人的剥削,从而主张按照 财产公有、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原 则来改造整个社会。
与空想社会论相比,经济学领域讨论社会福利问题不 仅要晚得多,而且均是立足于经济效用的角度,但自进入 工业社会后,愈是到后来,经济学领域对社会保障制度的 影响就愈大。
这一点从后面有关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的发展及其对
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历史发展
本章学习要点:
1、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经济社会背景 2、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 3、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阶段 4、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类型
社会保障制度是当今世界上众多国家都在实施的一项 社会政策,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制度和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保障制度有100多年的历史,它在保证社会经济发展 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 社会保障制度出现了种种弊端,当前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 国家都在探索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进一步发展之路。
遍性与迫切愿望;早期基督教社团所实行的财产公有和平均主义
分配原则亦为后来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人和国家制订福利分配方
式提供了依据与方法;基督教还特别强调爱人如己,主张在施爱
于他人中体验幸福的境界,摩西十戒则劝人净化心灵,努力向善,
等等。
宗教教义的上述主张客观上表达了博爱、互助、平等
的思想,这些思想无疑为社会保障理论的形成与社会保障
化大生产后,随着自然经济的瓦解和商品经济发展到市场 经济,社会生产不再以一家一户为单位,而是以大规模的 工厂、农场为单位,劳动者多数离开家庭,走向社会。这 时,劳动者如遇疾病、伤残、年老、生育等风险,就无法 再依靠家庭来保障他们的生活了,劳动者的这些个人风险 集中到社会上,成为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就 会影响社会生产,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于是,由政府出
进入近代社会后,资本原始积累和对外殖民掠夺及 由此而带来的诸种社会问题,促使空想社会主义得以产 生和发展。
从15——17世纪英国的莫尔、意大利的康帕内拉,到 18世纪法国的梅叶、摩莱里,再到19世纪的圣西门、傅立叶 与欧文等,均写出了自己不朽著作,这些著作不仅对当时的 社会进行了揭露与批判,更阐述了没有私有制、财产公有、 倡导互助、人人平等和生活幸福的理想社会。
切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归全民所有、由全社会有计划地组 织生产与消费、没有贫富对立、实行按需分配的社会;在 太阳城内,三大差别都已消灭,每个人的基本需要都能够 得到保障,社会成员之间有着很密切的互助关系,等等。
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性人物还有法国的摩莱里, 他以《自然法典》著称于世。在《自然法典》一书中,摩 莱里用理性原则来论证未来社会,并从理性与正义出发, 斥责资本主义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只有财产公有才合乎社
社会保障的影响可窥其线索。 (2)宗教思想 在西方社会,宗教被称为慈善之母,它
对早期社会保障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思想方面,而且也突出地 表现在实践活动中。因此,宗教的产生与发展,亦构成了社 会保障理论渊源的另一个来源。例如,佛教推崇慈悲为怀, 强调以深度的爱护之心予众生以快乐幸福,以深度的怜悯之 心拔除众生的痛苦,并倡导布施和助人等。早期的基督教明 确反对富人对穷人的剥削,宣传基督会再次降临人间并建立 人人平等、普遍幸福的千年王国,表达了人类追求福利的普
第一,国家的职责除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安 全外,还有一个“文化和福利的目的”,即还具有经济管 理的职能;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思想理论依据 1、社会保障理论的历史渊源 (1)空想社会论 西方古代社会保障起源,可以追溯 到古希腊的空想社会论,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两千多年(相 当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柏拉图写的《理想国》一书,他 以“人们的生活需要”作为解释国家起源的理由,主张实 现共产主义制度,确立财产公有和公正的原则,消除暴力
实践的发展奠定了道德基础。与此同时,许多宗教团体直
接主办各种慈善事业,并一度成为西方国家维护社会稳定
和保障社会成员生存权利的基本机制,时至今天仍在发挥
着补充国家正式社会保障制度安排的作用。可见,宗教对
社会保障而言:
一是奠定并强化了社会公平与社会互助等道德基础;
二是提供了制度安排最初的方法示范;
流离失所,铤而走险,危及社会安定;同时,也可以保 存这部分劳动力,以备生产发展需要人手时,不致出现 劳动力供不应求的状况。 4、市场经济是以应用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经济
在手工业时代,劳动者的技艺主要在家庭中,靠代 际传播获得,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费用也由家庭承担。 进入社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时代,劳动者需要掌握一
空想社会论对社会保障理论发展的贡献,主要在于它揭 示了社会矛盾的根源在于社会的不平等,从而主张实现社会 公平、促进社会成员协调发展,这些思想正是现代社会保障 最基本、最深刻的思想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