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心理学课件(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课件(第二章)


• 理想和应该的标准与两种基本的追求目标的手段 有关。当人们以理想自我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 时,他们有一种专注趋利的倾向,专注于获取积 极的结果。相反,当人们以应该自我的标准规范 自己的行为时,他们有专注避害的倾向,专注于 逃避消极的结果。当人们专注于趋利时,他们对 积极的结果十分敏感,且更愿意采取趋近行为; 当人们专注于避害时,他们也会对消极的结果非 常敏感,且会显示出逃避倾向。
• 研究者向被试展示40个关于人格特质的形容词(Rogers, Kuiper,& Kirker,1977)。对于其中的10个形容词,被试 要回答结构方面的问题,例如字形的大小。对于另外10个 形容词,被试要回答的是语音方面的问题,判断一个词是 否与另一个词押韵。对于再接下来的10个形容词,被试需 要回答语义上的问题,判断每个词是另一个词的同义词还 是反义词。最后,对余下的10个词,被试要回答这些词是 否准确地描述了他们自己,这样他们就需要在头脑中联系
社会学家乔治.米德指出,与我们的自我概念有关 的并不是别人实际上如何评价我们,而是我们觉得他 们如何评价我们。
• (6)周围的文化 Markus 和Kitayama 的故事
个人主义 VS 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S 集体主义
• 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 The concept of giving priority to one’s own goals over group goals and defining one’s identity in terms of personal attributes rather than group identifications.
过高地估计别人对我们观点的赞成度以支持自己的立场的现 象。“我犯了一个是男人都会犯的错误。”
• 虚假独特性(false uniqueness effect):在能力方面,当我
们干得不错或获得成功时,我倾向于把自己的才智和品德看 成是超乎寻常的,以满足自己的自我形象。
• 按重要性将下述六个特点进行排序: • 创造性; • 勤勉; • 智慧; • 友善; • 幽默感; • 敏感性。
•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在某种程度上都拥有一种群体或集体自 我。
• 你的自我中的哪一部分居于主导位置,常常取决于你的自 我中的哪一个部分会被现实的情境所激活。
好书推荐
好书推荐
社会自我的发展
• (1)我们扮演的角色(the roles we play) • (2)我们形成的社会同一性(the social identities we
• 日本和中国的父母则更可能威胁孩子们的社会纽 带,比如“我不喜欢像你这样的孩子”或是“如 果你再这样的话,人家会嘲笑你的”。
• 个人主义文化中的人们更看重个人自由,因此剥 夺自由的惩罚方式会特别有效;而集体主义文化 的成员则比较看重彼此间的关系,因此那些威胁 其社会纽带的惩罚方式会极为有效。
第二节 与自我有关的概念
在与自己的自尊不相关的领域,人们会怡然享
受朋友的成功;但在对自己的自尊很重要的领域, 人们就会力求超越他们的朋友。
• 按Tesser模型的逻辑,其他一些策略也是可行的:
• 你可以疏远那些超越你的人,以此减少你同他们之间不愉 快的比较所造成的伤害;或者你可以降低被超越领域与你 的相关性,以此提高反射带来的愉悦感,降低比较带来的 刺痛。
• (1)我们扮演的角色:当我们扮演某一个新角色 (大学生、父母、售货员)时,我们可能就已经 开始了自我觉察。
• (2)我们形成的社会同一性:你的社会身份。对 于你是谁的社会定义——你的民族、信仰、性别 、学术专业等等——也暗含着你不是谁的定义。 这个范畴包括“我们”而排斥“他们”。
• (3)社会比较: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人们通过将自 己和他人比较来了解自己的能力和态度—我们周 围的其他人会帮我们树立富有或贫穷、聪明或愚 蠢、高大或矮小的标准。
自我评价——我怎么样?
• 自尊(self-esteem):指人们对自己或积 极或消极的总体评价。
• 自我提升(self enhancement):也叫做 自我美化或者自我强化,指个体以一种有 利于自己做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 关自我的信息。
• 自我服务偏见( Self-Serving Bias ):人们常 常从好的方面来看待自己,当取得成功时,常常 容易归因于自己;而做错了事之后,常常把它归 因于外在因素。
社会心理学
第二章 社会中的自我 教育学院 杨红君
第二章 社会中的自我
• 第一节 自我概念——我是谁? • 第二节 与自我有关的概念
第一节 自我概念:我是谁
Self-concept: Who am I?
• 焦点效应: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做一切的中心, 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度。

• Spotlight effect: The belief that others are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one’s appearance and behavior than they really are.
• 现在将上述特点重新进行排序,按照能代表你的特点进行 排序。
夸大我们的优点,贬低我们的缺点
相信我们能够控制
• 甲:购买彩票你愿意采用哪种方式?自己 选择数字呢,还是要电脑帮你选择?
• 乙:自己选择,这样我更有可能得奖。
• upward social comparison VS downward social comparison
• 透明度错觉:人们认为自己隐藏的情绪一 旦外露,就会被别人发现的错觉,实际上 别人可能根本看不出来。
• illusion of transparency: The illusion that our concealed emotions leak out and can be easily read by others.
• 独立的自我观(independent view of the self): 以自我内 在的想法、感受和行动来定义自我,而不是以别人的想法、 感受和行动来定义自我的方式。
个人主义 VS 集体主义
• Collectivism(集体主义): Giving priority to the goals of one’s groups( often one’s extended family or work group) and defining one’s identity accordingly.
自我参照效应:与自我有关的信息会得到更深刻 的加工,并且能与个体已有的认知整合在一起,因此 对它的记忆效果更好。
Self-reference effect: The tendency to process efficiently and remember well information related to oneself.
• (1)对积极事件和消极事件的解释:成功——自己的才 能和努力;失败——运气不佳,问题本身无法解决。
• (2)每个人都高于平均水平 • (3)盲目乐观 • (4)虚假普遍性与虚假独特性
• 为了进一步增强我们的自我形象,我们常常过分高估或低估 他人会像我们一样思考和行事。
• 虚假普遍性(False consensus effect):在观点方面,我们
• 学生进入一所优秀生很少的学校后,会有更高的 学业自我概念。
• (4)成功和失败:自我概念还决定于我们的日常 生活经验。
• 尝试挑战现实的任务并取得了成功会使我们感到 自己很能干,问题和失败则会导致低自尊。
• (5)其他人的评价:当别人认为我们很好时,我们 也会认为自己不错。
镜像自我(the looking-glass self):个体把别 人当做镜子来进行自我感知。
“对于人来讲,再也没有比人更有趣的话题了。而且, 对于多数人来说,最有趣的人正是他们自己。”
—— 罗伊.鲍迈斯特,《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 (The self in Social Psychology),1999
Self-concept: Who am I?
• 完成句子:我是……
• self-concept: A person’s answers to the question “Who am I ?”.
可能自我:我们可能成为什么样子,包括我们梦 想成为的样子(富有、健康)和我们害怕成为的样子 (失业、贫穷)。
可能自我:个体在未来想要成为的假想的自我。 指我们希望自己在将来成为的那种人。
自我差距理论(Higgins,1987)
• 现实自我(actual self):人们实际认为自己是 怎样的人。
• 理想自我(ideal self):这种自我体现了人们对 自己的希望与愿望,以及别人赋予他们的希望与 愿望。
自我调节
• 自我调节(self-regulation):指人们在追 求目标时发起、调整、控制他们行为的过 程,包括抵制那些妨碍长远目标实现的短 期奖励的能力。
可能自我
Possible selves: Images of what we dream of or dread becoming in the future.
• 相互依存的自我观(interdependent view of the self): 以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来定义自我,并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经 常会受到别人的想法、感受及行动左右的方式。
个人主义 VS 集体主义
“如果哪个钉子冒出来,就把 它锤下去!”
文化在施加规范的方式上也会存在差异
• 美国父母通过剥夺一些权利与特权来惩罚任性的 孩子,比如“你一个星期不许看电视”。
自我来加工这些词。然后,被试需要完成其他一些非实验 处理任务,一小时后再要求被试回忆最初看过的那40个单 词。
多重自我
• 一些自我与你所扮演的角色和所处的关系网络相关。比如 ,马丁.路德.金会将自己看成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一个 领导或一个牧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