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生产学》补充1、题型及分值: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三、选择题(从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说明:选择题不分单选和多选,二者是混合在一起的。
四、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每题2分,共20分)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六、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2、章节:第一章家禽的生物学(65题)名词解释:1、胡须:胡为脸颊两侧羽毛,须为颌下的羽毛。
2、梳羽:公鸡颈羽端部尖形,像梳齿一样,特叫梳羽。
3、蓑羽:公鸡鞍羽呈尖形,像蓑衣一样披在鞍部,特称蓑羽。
4、镰羽:公鸡的覆尾羽发达,状如镰形,特称镰羽。
5、大镰羽:覆第一对主尾羽的大覆羽叫大镰羽。
6、主翼羽:由轴羽向外侧数,有10根羽毛称主翼羽。
7、副翼羽:由轴羽向内侧数,一般有11根羽毛,叫副翼羽。
中8、覆主翼羽:每一根主翼羽上覆盖着一根短羽,称覆主翼羽。
中9、覆副翼羽:每一根副翼羽上,也覆盖一根短羽,称覆副翼羽。
中10、喙豆:鸭上喙尖端有一坚硬角质的豆状突起称喙豆。
11、雄性羽:公鸭尾羽中央的覆尾羽向上蜷曲,称为雄性羽。
中12、镜羽:鸭副翼羽上有带翠绿色的羽斑,称为镜羽。
13、额包:中国鹅喙基部的肉瘤称为额包。
14、咽袋:中国鹅颌下的垂皮称为咽袋。
难15、蛋窝:母鹅腹部皮肤有皱褶,形成肉袋俗称蛋窝。
16、卵泡柄:卵泡与卵巢相连处称卵泡柄。
17、排卵:卵泡成熟后,自卵泡缝痕破裂排出卵子的过程叫排卵。
填空:中1、鸡属有四种野鸡,即红色野鸡、锡兰野鸡、灰色野鸡、黑色或绿色野鸡。
2、雌性家禽仅有左侧卵巢和输卵管发育。
中3、豆冠是由三叶小的单冠组成,中间一叶较高,有明显的冠齿。
4、主尾羽公母鸡都一样,从中央一对起分两侧对称数去,共有 7 对。
中5、禽类对氧气不足很敏感,它的单位体重耗氧量为其他家畜的 2 倍。
难6、家禽体尺测量时,理想的胸角应在 90 o以上。
中7、家禽的胸肌特别发达,占全身躯干肌肉量的 1/2 以上,是整个体重的 1/12 。
难8、禽类发出的啼叫音是由于气管分枝的地方有一鸣管或鼓室,气流经此处产生共鸣而发出声音。
9、母禽的卵巢位于腹腔左侧。
10、有色蛋壳的色素在子宫部分泌。
11、母禽如经过交配,精子即在漏斗部与卵子结合而受精。
难12、膨大部密生腺管,包括管状腺和单细胞腺两种。
前者分泌稀蛋白,后者分泌浓蛋白。
13、蛋的内外蛋壳膜在峡部形成。
14、子宫部分泌子宫液、蛋壳和壳上胶护膜。
难15、排卵诱导素正常分泌是在黑暗时间,大约在排卵前 6-8 小时大量分泌到血流中,然后作用到卵泡上。
16、鸡的产蛋期可分为三个时期,即始产期、主产期和终产期。
选择题:判断题:1、家禽的骨骼大量愈合。
(√)2、家禽并不喜好糖,对食盐却很敏感。
(√)3、家禽的胸肌与后肢肌肉非常发达。
(√)4、鸡对颜色的区别能力较差,只对红、黄、绿等光敏感。
(√)5、家禽的肺小而有气囊。
(√)难6、家禽产卵而无乳腺。
(×)7、家禽有膀胱。
(×)8、家禽的睾丸位于体腔内。
(√)9、家禽依靠肋骨与胸骨的运动进行呼吸。
(√)10、冠的发育受雄性激素控制,公鸡比母鸡发达。
(√)中11、同类家禽中一般体型小的比体型大的心率高。
(√)中12、同类家禽中一般幼禽的心率比成年高,以后随年龄的增长而有所下降。
(√)中13、鸡的心率存在性别差异,母鸡和阉鸡的心率较公鸡高。
(√)难14、禽类呼吸频率随性别而不同,同一品种中雄性较雌性高。
(×)15、雌性家禽有两侧卵巢和输卵管发育。
(×)中16、家禽阴道对蛋的形成不起作用。
(√)难17、家禽由轴羽向外侧数有11根羽毛,称为主翼羽。
(×)难18、家禽由轴羽向内侧数一般有10根羽毛,叫副翼羽。
(×)中19、禽类的单位体重耗氧量与其他家畜相似。
(×)20、有色蛋壳的色素是在子宫部分泌。
(√)21、家禽的盲肠有消化纤维素的作用。
(√)中22、母禽如经过交配,精子即在阴道部与卵子结合而受精。
(×)23、蛋的内外蛋壳膜在峡部形成。
(√)24、子宫部分泌子宫液、蛋壳和壳上胶护膜。
(√)25、禽类的嗅觉能力强,但味觉不发达。
(×)简答题:中1、高产蛋鸡腹部容积的要求是什么?答:高产蛋鸡的腹部容积是指由胸骨末端到耻骨末端之间距离和两耻骨末端之间的距离(3分);产蛋母鸡的腹部容积越大,一般情况下产蛋能力也较强(2分)。
2家禽新陈代谢旺盛的表现有哪些?答:(1)体温高(2分);(2)心率高、血液循环快(2分);(3)呼吸频率高(1分)。
3、家禽的气囊有哪些作用?答:(1)贮存气体(2分);(2)增加空气的利用率(1分);(3)调节体温(1分);(4)增加浮力(1分)。
难4、家禽排卵的机理是什么?答:(1)卵泡成熟后,自卵泡缝痕破裂排出卵子的过程为排卵。
排卵系由脑下垂体前叶周期性分泌的排卵诱导素(OIH) 作用的结果(2分);(2)排卵诱导素正常分泌在黑暗时间,大约在排卵前6-8小时大量分泌到血流中,然后作用到卵泡上,使卵泡缝痕内的微血管逐渐消失或变色,卵泡缝痕扩大(2分);(3)再加上卵泡膜肌肉纤维的长期张力的辅助作用,促使卵泡缝痕迅速破裂而将卵子排出(1分)。
5、软壳蛋是如何形成的?答:(1)家禽在营养上缺乏钙质和维生素D(1分);(2)病理原因使子宫部分泌蛋壳机能失常(1分);(3)母禽输卵管内寄生有蛋蛭(1分);(4)接种疫苗产生强烈反应阻碍蛋壳形成(1分);(5)因母鸡受惊,输卵管壁肌肉收缩,蛋壳尚未形成即排出体外(1分)。
难6、简述蛋的产出过程。
答:蛋自阴道产出,受激素和神经控制。
1分(1)破裂卵泡和成熟中的卵泡所分泌的孕酮参与蛋的产出,在蛋产出前12小时,家禽体内孕酮达到最高水平;(2分)(2)家禽脑下垂体后叶所分泌的催产素与加压素,也参与了产蛋的控制。
在蛋产出前,血液中所含催产素达到最高水平,引起子宫部肌肉的收缩,迫使蛋产出体外。
(2分)论述题:难1、试述蛋的形成过程。
答:(1)漏斗部:卵泡成熟排出卵黄后,立即被输卵管漏斗部纳入。
卵子从排出到开始到通过漏斗部,约需34分钟;(2分)(2)膨大部:输卵管蠕动作用,推动卵黄在输卵管内沿长轴旋转前进。
在膨大部,首先分泌包围卵黄的浓蛋白,因机械旋转,引起这层浓蛋白扭转而形成系带。
然后分泌稀蛋白,形成内稀蛋白层,再分泌浓蛋白形成浓蛋白层,最后再包上稀蛋白,形成外稀蛋白层。
这些蛋白,在膨大部时都呈浓厚黏稠状。
由于输卵管旋转运动所引起的物理变化,使卵形成明显的蛋白分层。
卵在膨大部存留约3小时。
(3分)(3)管腰部:分泌形成内外蛋壳膜,此部分历时约74分钟;(1分)(4)子宫部:在子宫部时间达18-20小时,或更多些。
卵进入子宫的最初8小时,由于通过内外蛋壳膜渗入子宫分泌的子宫液(水分和盐分),使蛋白和重量几乎增加了1倍,同时使蛋壳膜鼓胀成蛋形;钙的沉积或蛋壳的形成,最初很缓慢,但随着卵滞留在子宫的时间的加长而逐渐加快,大约到第5或第6小时,钙的沉积保持相当一致的速度直到蛋离子宫为止;壳上胶护膜也是在蛋离子宫前形成,有色蛋壳上的色素,则是由于子宫上皮所分泌的色素卵嘌呤均匀分布在蛋壳和胶护膜上的结果;(3分)(5)阴道部:卵在子宫部已形成完整的蛋,到达阴道部,只待产出,时间约为半小时。
(1分)第二章家禽的育种(2题)名词解释:填空:选择题:判断题:中1、标准品种是经验育种阶段的产物,强调生产性能;而配套系则是现代育种的结晶,强调品种的特征。
(×)2、产蛋量不同阶段记录之间的强相关是对产蛋量进行早期选择的理论依据。
(√)简答题:论述题:第三章家禽的孵化(42题)名词解释:填空:1、鸡胚发育的第5天,眼的黑色素大量沉积,照蛋时可明显看到黑色的眼点,俗称“黑眼(或单珠)”。
2、鸡胚发育的第8天,照蛋时胚在羊水中浮游,俗称“浮”。
中3、尿囊在孵化的第 10-11 天时包围整个蛋的内容物,在蛋的锐端合拢。
4、鸡胚发育的第 l7 天,蛋白全部进入羊膜腔,照蛋时蛋小头看不到发亮的部分,俗称“封门”。
5、鸡胚发育的第19天,喙进入气室,开始进行肺呼吸。
6、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断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分。
难7、氧气含量为 21 %时孵化率最高,每减少1%,孵化率下降 5 %。
难8、海拔较高的地区空气密度小,容易缺氧,孵化率会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而下降,解决的办法是空气加压和输氧。
9、正常情况下雏鸡的头部在蛋的大头部位近气室的地方发育,并且发育中的胚胎会使其头部定位于最高位置。
难10、转蛋角度较小不能起到转蛋的效果,角度太大会使尿囊破裂从而造成胚胎死亡。
11、种蛋每多保存一天,孵化时间延长 0.5-1 h,而且雏鸡的质量也降低。
难12、入孵前应先将种蛋由冷的贮存室移至22-25℃的室内预热 6-12 h,可以除去蛋表面的冷凝水。
13、孵化期间,白壳鸡蛋头照在 5 天左右,褐壳鸡蛋 8 天左右头照, 19 天落盘时二照。
难14、影响孵化成绩的三大因素是种鸡质量、种蛋管理和孵化条件。
选择题:难1、种蛋孵化期间因水分蒸发需失去一定重量,雏鸡出壳体重是种蛋重的( B )左右。
A、55%B、60%C、65%D、70%中2、胚胎死亡的第一个高峰在孵化前期,鸡胚在孵化的第( B )天。
A、1-2天B、3-5天C、4-7天D、9-10天3、鸡的胚胎死亡在整个孵化期不是平均分布的,而是存在着( B )死亡高峰。
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4、种蛋孵化时适中的蛋壳厚度是( C )mm。
A、0.25B、0.30C、0.35D、0.40判断题:1、立体孵化器的适宜相对湿度,孵化期为75%,出雏期为50-60%。
(×)中2、使用立体孵化器时最佳孵化温度的范围是37.5-37.8℃,出雏期间为36.9-37.2℃。
(√)3、鸡胚的生理零度约为24.9℃。
(×)4、孵化前期,温度高则要求湿度低,出雏时湿度高则要求温度低。
(√)5、孵化的任何阶段都必须防止同时高温和高湿。
(√)中6、人工孵化时种蛋的大头应高于小头,且一定要垂直放置。
(×)7、正常情况下雏鸡的头部在蛋的大头部位近气室的地方发育。
(√)8、孵化的第一周转蛋最为重要,第二周次之,第三周效果不明显。
(√)9、转蛋角度较小不能起到转蛋的效果,太大会使尿囊破裂从而造成胚胎死亡。
(√)10、随着种蛋保存时间的延长,孵化时间缩短。
(×)中11、孵化正常时,出雏时间较一致,无明显的出雏高峰。
(×)难12、孵化不正常时有明显的出雏高峰,出雏持续时间长。
(×)中13、对高孵化率鸡群来讲,鸡胚多死于第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