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地理中国南方地区教学教案

高二地理中国南方地区教学教案

主要的桑蚕基地
珠江三角洲
四川盆地
橡胶:海南岛、西双版纳、雷州半岛
主要经济林木 茶、油茶、油桐、毛竹:江南丘陵
漆树:四川盆地
热带、亚热带水果
柑橘(产量最大):东南丘陵 香蕉、荔枝 龙眼、菠萝 南部沿海地区 椰子:海南岛
思考 上述物产为发展哪些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制茶、丝绸、食品、建筑材料等工业
四、沿海和内地的工业发展
思考 上海城市规模巨大,为什么还要发展 浦东新区?
建设浦东新区的地理背景
便捷的交通,广阔的经济腹地
上海市的发展
高素质的劳动力 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
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上海市面临 的城市问题
产生 人口经济快速发展,用地紧张 原因 市政建设资金严重滞后与城市发展
道路狭窄、交通堵塞 问题 用地紧张、居住拥挤 表现
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
A.长江三角洲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B.劳动力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技术水平和商品经济意识
上 海 市 略 图
绿地面积小,环境质量差
浦东新区的规划与开发
开发的条 件与作用
有利 地形平坦,面积大,开发成本低 条件 邻近闹市区,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作用
解决城市问题,尽快把上海市建成 国际性经济、金融、贸易中心
以浦东开发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 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的新飞跃
城市规划
分城市化地区和非城市化地区两部分 加速交通建设,把浦东和浦西联系起来
思考 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是我国洪涝灾害 频繁发生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长江、淮河洪涝灾害的治理
长江中下游洪涝 灾害频繁的原因
流域内水土流失加剧,中下游 泥沙淤积严重
季风气候降水的变率大
中下游湖泊围垦,蓄洪能力降低
思考 如何防治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
淮河流域洪涝 灾害的治理
上游:修建水库
中游: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疏通河道,增加扩大入江
入海通道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思考 上海城市规模巨大,为什么还要建设 浦东新区?
缓解老城区人口过多的压力 分散老城区的城市职能 有利于发展上海的外向型经济 对促进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全国最大的城市——上海
思考 你认为上海市有哪些优越的区位条件?
1.长江中下游工业带
地理位置优越
工业发展条件: 资源丰富
主要工 业基地
水陆交通便利 长江三角洲的电子、通讯等高精尖产业 武汉和鄂西的钢铁、能源、汽车等重工业 湘中的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2.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地带
包括广州、宁波等城市及五个经济特区
思考 你认为该工业带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是什么?
地理位置优越;侨乡;近港澳;劳力丰富 交通便利。
工业特色:以出口为主的多种加工工业和制造 工业(家电、服装、食品、玩具等)
想一想 制约该工业带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能源短缺
3.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你认为西南地区工业发展有哪些有利和不利条件?
工业发 有利条件:水能、矿产、农林牧资源丰富 展条件 不利条件:地形崎岖,交通相对落后
主要工业部门 钢铁、有色冶金、机械、煤炭纺织等 和工业中心 重庆、攀枝花、成都等
扩大绿地面积,建设花园式新城
兴建了大批基础设施骨干工程
浦东新区 作为现代化城市新区的格局已基本形成 的发展 新区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
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已成为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工业 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
交通条件好,对内、对外交通便捷
A.处于沿海航线的中间位置和长江航线的出海口 B.通过京沪、沪杭铁路联系全国铁路网 C.是我国最大的交通枢纽
思考 加速西南地区工业发展需解决的首要 问题是什么?
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西


成都

重庆

铁 路
贵阳
怀化

线 昆明
柳州
南宁
五、南方地区的国土整治与环境保护 1.南方红壤土的改造
铁、铝成分多,有机质少
红壤土的特性
土质黏重、酸性强,肥力差
改良措施
增施有机肥料、补充熟石灰
种植耐酸性经济林木(茶树、油茶、 杉木、马尾松等)以抑制土壤流失
气候温暖湿润 (1)自然条件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
交通条件好,对内、对外交通便捷 经济腹地广阔 (2)社会经济条件 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 农副产品供应充足
作为我国最大的城市,它有哪些特点? 全国最大的工业基地(钢铁、石化、机械、 电子、轻纺等) 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 全国最大的港口,重要的出口基地
南方地区
一、位置与范围
指秦岭—淮河以南、 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 地区。
青藏高原 秦岭—淮河
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
想一想 你知道南方地区有哪些人口在百万 以上的少数民族吗?
壮、苗、彝、土家、布依、林果生产
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