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更是财富
明朝弘志年间排印的《厚德录》上,记载了这样一个诚信的故事。
许昌这个地方有一个读书人,名字叫张孝基,同乡土的一个有钱人见张孝基为人正直诚实,就把女儿许配给他做妻子。
那个富人还有一个儿子,但是儿子品行不端,挥霍家里的钱财,败坏家里的名声。
富人用尽了办法,还是不能使儿子悔改,后来把儿子赶出了家门,和他断绝了父子关系。
后来,富人得了重病,张孝基和妻子尽心照料他。
有一天,富人把张孝基叫到床前,对他说:“我这人命苦,虽然有万贯家财,可是我儿子不争气,我不得不另找一个财产继承人。
我暗中观察你很多年,觉得你人品不错,就决定把这个家托付给你。
”过了些日
子,富人真的死了。
张孝基遵照老人的嘱咐,把家里的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条。
很多年以后,张孝基发现了已经沦为乞丐的富人的儿子,把他带回家,并暗中教会他管家。
最后,张孝基对富人的儿子说:“你父亲临死的时候,托付我帮他管理家里的田产、财物,现在你回来了,也学会独立做事了,我想我该把这个家还给你了。
”
一个简单的小故事,却让我们体会一种最宝贵,最真诚的东西——诚信。
如果你现在还无法感受诚信重要,那么,再试想一下:清晨,当你带着一天的好心情,挤上拥挤的公车,冲着你身旁的几位莞尔一笑的时候,换来的只是茫然和或讥或讽的窃窃私语,这时你就会感叹诚信交流的艰难;当你与好友围坐一团,畅然舒怀,尽叙友情时,你却于某一天突然发现,身旁这位你早已将其视为一生挚友的人,却是你所有谣言的起源,这时你会悲伤诚信的进退维谷。
置身于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你却常常惊
诧于诚信的荒凉。
今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物质化、时尚化。
然而,却常常有一种败北的感觉袭上人们的心头。
因为我们毕竟真实地清楚:单单拥有财富、美貌、荣誉和才学,生活只会像戈壁滩上的茫茫沙丘。
唯有诚信的点缀,才会为荒漠注入新绿,让大漠孤烟变成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乐园。
我们所呼唤的“诚”和“信”是两个词,但是,如果我们今天把它限制在经济生活领域,应该有三个层次的诚信。
第一个层次的诚信是法律标准下的诚信,它表现在合同上。
签了合同就要执行,按合同办事儿不违约,这是最基础层面上的,我们现在有些企业甚至国家、政府机构签了合同不执行,该给的不给,也就是我们最底线的诚信还有问题,这是第一个层面的诚信。
第二个层面的诚信是职业道德方面的诚信,以道德标准来衡量。
这个层面的诚信在我们经济生活里面很重要的表
现是如何对待国家、企业、客户、朋友的问题,因为在权利和金钱的诱惑下有些人总是会迷失方向。
有时还表现商业信息不对称的欺诈行为,就像我们常说的“买的没有卖的精明”。
这还是如何真正对待诚信的问题。
第三个层面的诚信是风格层面上。
即买卖双方不仅在一般意义上讲诚信,而且我要为您着想。
例如我们到饭馆吃饭,那么您到那儿去的越多,他赚的越多,他就希望你多点菜;但是有一些饭馆风格很高,他看你人很少,点的太多,就告诉你点的已经够了,他为你着想,不是仅仅为他赚钱着想。
这种层面的诚信他可以不做,但是他讲风格,这是风格层面的诚信。
所以我觉得讲诚信应该分清这三个层次,当然我们要从最基础的做起,从法律做起,坚守住职业道德方面的诚信,追求风格层面的诚信。
呼唤诚信,拥抱诚信,为你的人格涂上一层亮色!呼唤诚信,拥抱诚信,
让你的世界因诚信而春意盎然,五彩缤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