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养鱼的饲料及肥料》PPT课件

《养鱼的饲料及肥料》PPT课件


• 饲料品质:原料、加工工艺及配方影响饲料系 数。
• 环境因素(水体条件):水温:适宜生长温度和溶氧 范围内,当温度上升,鱼生长加快,饲料系数下降; 溶氧:适宜4~5Mg/L,摄食强度加大,生长加快,利 用率高,饲料系数下降;肥度:其它条件一样下,水 越肥,鲢、鳙鱼生长加快,饲料系数下降(除喜清瘦 环境的鱼)。水中硫化氢、氨气使鱼类生长下降,摄 食不正常——利用率下降——饲料系数增加。
蛋白质的需求
• 蛋白质是构成生命的物质基础,所谓“鱼增重”实际上 主要是饲料蛋白质向鱼体蛋白质的转化,然后在鱼体沉 积。要使鱼正常生长,必须为鱼提供一定数量和质量的 蛋白质。
• 鱼类对蛋白质的数量要求,受多种因素影响。
• 鱼的种类(肉食性鱼类要求蛋白质含量最高,杂食性鱼 类次之,草食性较低);
• 鱼的不同阶段(幼鱼对蛋白质要求高,成鱼和亲鱼相对 较低);
养鱼的饲料及肥料
饲料和肥料是鱼类及水产品生长的能量来 源,是提高养鱼产量的物质基础,随着养鱼事 业的迅速发展,鱼饲料需要量越来越大,因此 合理的施肥,丰富鱼池的天然饵料,科学的配 制人工饲料,才能满足各种养殖鱼类对食物的 需要,以进一步提高鱼产量。由于养鱼业的发 展,饲料供应日益不足,因此如何解决饲料问 题,已成为推动养鱼生产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之 一。
苏氨酸 19.8 15.9 13.5 12.7 10.6 8.4 13.5 10.6
色氨酸 3.5 2.8 2.4 2.4 2 1.6 2.4 2
缬氨酸 21.2 17.1 13 13 10.8 8.6 14.5 10.8
脂肪的需要
• 脂肪是一种高能物质。氧化1克脂肪所产生的生理能量 相当于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的2.25倍。脂肪是身体组织 中不可缺少的原料,它分布于神经、肌肉、骨骼、血液 及卵等部位。主要起保护作用(如保温、缓冲、细胞膜 功能等),脂肪还是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鱼类是变温 动物对脂肪含量要求不高。鱼类对脂肪有特别高的利用 能力。消化率达90%以上,脂肪易氧化形成醛、酮、酸 等,这些物质对鱼类有毒性。如投喂含氧化变质的脂肪 饲料,则增加鱼类对脂溶性维生素的消耗,造成贫血, 肌肉萎缩,视觉减退等。为了防止脂肪氧化,在饲料中
鱼种至接近成鱼 38~42 35 25~27 33~38 30 36~38 35 25~36 45~50 45~47
成鱼、亲鱼 28~32 30 21~25 28~33 25~30 32 30 28~32 45~47 40~45
评定一种饲料的营养价值,不能单 看其蛋白质的含量,还要看这些蛋白质 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是否完全以及 比值是否平衡。目前,一般是参考鱼类 的体蛋白组成或投喂试验来确定鱼类对 氨基酸比值的要求。下表是几种鱼类必 需氨基酸的建议用量。(每Kg饲料用量 g)
养时尾数-放养时池鱼总重量)。
影响打样估算饲料系数结果的因素
估算时,所取样本越多,其结果越具代表性; 打样时机不同,所得结果也有差异; 鱼种、成鱼阶段,饲料系数有差异; 不同季节打样,饲料系数结果不同; 此外还应注意主养尾数与收获尾数的差异,
差异太大说明养殖过程中发生病害或搭配品种 不合理,从而影响饲料系数。
影响饲料系数的因素
• 饲料本身质量:饲料本身质量好,增重快,饲 料利用率高,饲料系数低; (饲料效率是指饲 料对鱼体的增重效率,用以表示饲料被鱼消化 吸收后生长增重的利用率,即饲料系数的倒数。 饲料效率=鱼体增重/投饲量×100%=1/K)
• 鱼种质量:充足的种源,体质健壮,规格整齐, 饲料利用率高——饲料系数下降;鱼种放养规 格也影响饲料系数。放养规格越小,起捕的商 品规格也低,——饲料系数降低,放养规格大, 起捕的商品规格也大,饲料系数升高。
养鱼的饲料
饲料系数:是指鱼增重1公斤需要多少倍的饲料。 即饲料系数=总投饲量/鱼体总增重量。从公式可 知,饲料系数小,则饲料质量高,鱼体增重一样 则饲料消耗小,成本低;反之饲料系数大,则饲 料质量差,饲料消耗大,成本高。因此,饲料系 数是我国目前最广泛用于评定饲料价值的指标之 一。在饲养期间,为了随时掌握鱼的生长情况与 饲料使用情况,不可能全部起捕鱼类,所以人们 常常通过打样来估算饲料的系数,具体公式为: 饲料系数=所投饲料总重量/(打样平均规格×放
• 环境温度(在适宜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蛋白质要求 更高,鱼体蛋白质增加更多)。
• 蛋白质的质量所含蛋白质能被所养鱼类分解利用,分解 利用率大的要求含量可低些。
主要养殖鱼类饲料蛋白质最适含量参考表(%)
养殖鱼类 鲤 鲫 草鱼 青鱼 团头鲂 鲮 罗非鱼 美国鮰鱼 鳗鱼 虹鳟
鱼苗到鱼种 43~47 40 32 41 34 40 40 35~40 50~56 50~56
品种 青鱼
草鱼
鲤鱼 鲂鱼
营养物 一龄 二龄 三龄 一龄 二龄 三龄
粗蛋白 410 330 280 300 250 200 280 250
精氨酸 28.1 22.6 19.2 20.9 17.5 14 19.2 17.5
组氨酸 9.2 7.4 6.3 6.4 5.3 4.2 6.3 5.3
亮氨酸 30.2 24.3 20.6 25.5 21.3 17 20.6 21.3
• 管理(饲养管理):放养密度大比小的饲料系数高, 加强管理(投饲、施肥、防病、鱼害等)。
• 天气:3~4月气温不稳定,7~8月高温季节,饲料系 数偏高。
鱼类营养需求特点
鱼类是栖息于水中的变温动物。它与陆地上生活的 畜、禽在营养需求上有很大差别。鱼类的代谢很大程度 上起决于它所生活的环境水温。在适温范围内,代谢率 和饲料消耗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不像陆生畜禽体温基本 恒定其代谢差异不十分大。其次,鱼类生活在水中有较 大的浮力和运动阻力,温和性的鱼类运动和支持身体所 需的能量以及维持体温所需能量较少,其营养主要用于 身体生长和种族繁衍。其营养基本特点是蛋白质量要求 高。对碳水化合物,脂类等能量物质需求量低。鱼类种 类多,其消化等系统和功能差异也较大,生活习性也不 尽相同。所需的营养物质也各具特点。但总的来说鱼类 所需营养物质和陆生动物一样不外乎是蛋白质、脂肪、 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微量元素等。
异亮氨酸 17 13.7 11.6 14.7 12.3 9.8 11.6 12.3
赖氨酸 32.8 25.6 21.7 21.3 17.8 14.2 21.7 17.8
蛋氨酸 6.3 5.8 4.9 4.9 4..7 10.8 11.2 9.3 7.5 10.8 9.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