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管理制度汇编

小学管理制度汇编

目录******中心学校规章制度汇编第一部分学校章程第一章总则(4)第二章管理体制(8)第三章学校机构设置(8-11)第四章教育教学管理(11)第五章总务管理(12)第六章教师和职员(12-13)第七章学生(13-14)第八章附则(14)第二部分岗位职责学校党支部书记职责(15)校长职责(16-17)副校长职责(17-19)办公室主任职责(19)教务处主任职责(19-21)总务处主任职责(21)人事干部职责(22-23)教研组长职责(23-25)教师岗位职责(25-26)教务员工作职责(26-28)学籍管理员工作职责(28)信息技术工作人员职责(28-29)电脑室工作人员职责(30)图书室工作人员职责(31-32)实验教师、管理人员工作职责(32-33)班主任工作职责(33-35)科任教师工作细则(35-36)学校门卫安全工作岗位职责(36-37)安全保卫人员日常工作职责(37-38)会计职责(38-39)出纳职责(39-40)外勤采购员职责(40)仓库保管员职责(40-41)第三部分规章制度学校行政方面安全管理制度(41-52)学校教学管理制度(52-56)学校教务方面安全管理制度(56-60)学校后勤方面安全管理制度(60-64)家长学校工作制度(64-65)学校升国旗制度(66)校务公开制度(66-69)师德建设制度(69-72)学校关于严肃请假制度的通知(72-72)关于教职工出勤及请假的规定(74-77)教师进修制度(77)图书室管理规章制度(78-79)多媒体室管理制度(79-80)计算机室使用制度(80-83)实验室使用制度(83-85)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85-106)教学常规检查制度(106-107)巡课制度(107-109)随堂听课制度(109-110)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110-114)第四部分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14-128)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28-153)家长教育行为规范(153-155)********中心学校章程(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促进学校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学校校名为“***********学校”。

第三条学校是一所义务教育初级农村标准化建设学校,学制小学六年。

第四条学校以“以德立校、依法治教、民主理校、科研兴校”为办学思想;以“让每个孩子得到最好的发展”为办学理念;以“团结、务实、开拓、高效”为班子作风;以“敬业爱生、启智创新、博学善教、为人师表”为教风;以“勤奋、探索、创新、团结、严谨、发展”为学风。

第五条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健康心理品质,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和一定创新能力的小学毕业生,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更多更好的合格学生。

培养具有良好道德素质,良好习惯,能熟练运用普通话,懂得社交礼仪规范,有健康的心理气质,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的小学生。

第六条办学规模:全校30个教学班共1693名学生。

第二章管理体制第七条学校由官渡区教育行政部门主管。

学校校长依照干部管理权限任免干部。

第八条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

校长有如下权利:(一)决策权。

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校长对学校的重大问题有最后决定权。

(二)人事权。

副校长,及其中层干部的任免,由校长提名,按干部管理权限任免。

校长有权决定对教职工的使用,包括不聘、缓聘、解聘、低职高聘和高职低聘等。

(三)财经权。

学校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的财务财产管理制度,学校的财务活动和学校校产在校长领导下由财务部门依法管理。

(四)招生权。

小一招生按官渡区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政策实行统一招生。

第九条校长要履行下列义务:(一)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依法保护师生的合法权益,加强德育工作。

(二)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接受教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

发挥领导班子的领导整体功能,为共同建设好学校而奋斗。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提倡继续教育,引进人才,提高层次。

(四)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五)校园校舍、教学设备设施等不断得到改善。

(六)教师住房、福利不断得到改善,为教师子女就业提供帮助。

(七)任职期间,应采取有力措施防止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保证师生的人生安全。

(八)清正廉洁,处处带头为人师表,离任时,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审计。

第十条学校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保证监督作用,除完成好上级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外,在学校的任务主要包括:(一)在学校教职工中建立党组织统一领导的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工作体制,协调、检查、督促各部门思想政治工作计划的落实。

(二)对学校发展规划,学期工作计划,重大改革方案,重要人事安排和工作安排等涉及方向、政策、全局性的重大问题认真讨论研究,参与决策。

(三)加强对学校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

第十一条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依靠教职工民主管理学校、监督干部的基本形式。

教职工代表大会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行使职权。

其中主要职权包括:(一)听取校长的工作报告,讨论审议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发展规划、工作计划、改革方案、财务预决算、教职工队伍建设等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审议通过学校提出的岗位责任制方案、考核办法、奖罚规定以及其他与教职工权益有关的规章制度,由学校颁布施行。

(三)讨论教职工住房分配方案、福利费管理使用原则和办法,以及其他有关教职工生活福利事项。

(四)评议监督学校的领导干部。

建立每年评议一次学校领导干部的制度,可以进行表扬、批评,必要时可以建议校长或上级主管部门予以嘉奖、晋升或处分、免职,根据主管部门的部署与民主推荐学校行政领导人员的人选。

第十二条学校建立校内教职工、学生申诉制度,设立调解纠纷的群众性组织。

第十三条学校接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督导评估、检查、审计、监督。

第十四条学校接受物价、审计、监察部门的检查监督,接受社会、家长、学生的舆论监督,定期听取他们的意见,自觉规范管理行为。

第十五条学校实行教职工聘任制。

学校按上级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行情况,定岗、定编、定人、定责、定工作量。

教职工由校长聘任,聘期按岗位聘任有关政策。

对于不胜任现职工作的教职工,学校可以不聘或安排其他工作。

未聘人员请示教育行政部门调出或在校内安排其他工作。

未聘人员在校内安排其他工作的,其待遇原则上应低于同等条件的已聘人员。

如不接受工作的,由学校按有关法规政策报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同意予以辞退。

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评聘分开,一般按实际评的职务聘任,但可以对少数人实行低职高聘或高聘职低聘,低职高聘者可在校内享有相应待遇。

第十六条学校实行校内结构工资制。

教职工校内结构工资财政全额拔付工资,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绩效工资,三部分组成。

国拔工资除低职高聘人员外,一般应聘人员,只要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

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均不变动。

绩效工资实行浮动制度。

医疗报销遵照官渡区有关办法办理。

第三章学校机构设置第十七条学校设教务处、财务室、总务处、少先队室,教务处设主任一人,财务室设会计、出纳各一人,总务处设主任一人,办公室主任一人,少先队室设大队辅导员一人。

第十八条教务主任是校长领导教学工作的主要助手,是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组织学校教学工作的行政负责人员。

第十九条副校长是校长领导德育工作的主要助手,是校长领导下具体负责德育工作的行政负责人员。

第二十条总务处主任是校长领导总务工作的主要助手。

是校长领导下具体管理总务工作的行政负责人员。

第二十一条办公室主任是校长行政的参谋,具体负责行政协调和学校内务管理。

第四章教育教学管理第二十二条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全面发展,学有特长,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在思想觉悟、道德情操、知识视野、兴趣特长、体魄心理等方面均达到较高的水准。

第二十三条注重基础,鼓励冒尖,合理负担,讲究学法,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动手,学会健体。

第二十四条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学校德育工作。

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新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

(一)对教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纪教育。

(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思想教育以及传统美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坚持正面教育为主。

(三)加强日常管理,加强班级建设,提高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干部职工的教育水平,增强全员育人意识,培养良好班风、校风。

(四)建立健全班、校两级家长委员会,支持、指导家长委员会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建立以班级为生长点,学校为龙头,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

第二十五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开展教学研究,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考试办法,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一)加强教育理论和教学业务学习,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二)加强教改教研工作。

引进教改成果,推广本校教改经验。

学校对教育教学研究方面做出成绩的教师给予奖励。

(三)加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着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发现和培养有特长的学生。

第二十六条加强常规教学管理,认真组织教学质量评估活动,认真抓好备课、课堂教学、批改作业、课外辅导、考试各个环节的管理。

第二十七条建立教学开放日制度。

第二十八条按照国家统一编制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课程的要求管理教学。

第二十九条学校执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学校教务处组织好期中考试、期未考试,认真做好学生成绩的统计和分析工作。

年级组、教研组在征得教务处同意的基础上可组织单元测试,但必须严格控制次数。

第三十条大力加强职业教育。

(一)每学年,有计划地增大对职教办学设施、设备的投入。

(二)参加区、市、省教育行政机构组织的职业教师培训活动,教学活动及统一的考试。

第三十一条学校、班主任或任课教师不准利用寒暑假、节假对学生进行补课。

第三十二条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公布的《小学用书目录》选择教材,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准干涉,更不准兜售或强行搭配出售其他书籍,不将编印的复习资料、试题等在学生中推销。

第三十三条任何班级不能自行停课,停课需经县教育局批准。

第三十四条学校不办全日制补习班和不招复读生。

第三十五条学校、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做好学生和学生家长工作,防止学生流失。

任何人不歧视后进生,不淘汰或变相淘汰学生。

第三十六条学校应按国家教育部门规定开足开齐课程。

任课教师的课程计划、教案,由教务处检查实施。

第五章总务管理第三十七条坚持总务工作为教学服务、为教育科研服务、为师生生活服务的原则,实行服务承诺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