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3)1.1现场条件 (3)1.2工程概况 (3)1.3编制依据 (4)第二章总体施工方案、施工组织及施工准备工作 (5)2.1工程管理目标 (5)2.2施工顺序 (7)2.3总体施工方案 (7)2.4总体施工组织 (9)2.5施工准备 (10)第三章分部项工程施工方法 (13)3.1 基础施工 (13)3.2 淋水框架梁柱 (15)3.3 人字柱和上环梁施工 (15)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 (33)4.1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33)第五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33)5.1冷却塔施工技术措施 (33)5.2冷却塔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34)第六章质量保证措施 (34)6.1组织机构保证措施 (34)6.2翻模质量技术保证措施 (36)6.3一般质量保证措施与重要部位质量保证措施 (36)6.4合格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38)第七章安全保证措施 (39)7.1组织机构保证措施 (39)7.2筒身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39)7.3翻模三角系统拆除安全措施 (40)7.4一般安全措施 (40)7.5重点部位主要安全措施 (41)第八章文明施工 (42)8.1文明施工 (42)第九章附录 (43)9.1 附录一计算 (43)9.2 附录二双曲线冷却塔施工进度计划(见附表) (46)1.工程概况1.1现场条件1.1.1.本工程由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承建,位于重庆驰源化工有限公司厂区内,有进场道路直通现场。
工程设有600M2淋水面积的双曲线冷却塔1座。
1.1.2.本工程现场有永久性主干道路可供使用,临建场地、施工场地道路由施工方已建,水、电、通讯都通到现场,现场已具备开工条件。
1.2工程概况1.2.1本工程为自然通风双曲线冷却塔,建设单位为重庆驰源化工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1.2.2本工程为重庆驰源化工有限公司年产4.6万吨聚四氢呋喃项目Ⅰ标段。
位于重庆市涪陵区白涛工业园区。
本冷却塔淋水面积为600 m2,塔高50.4m,环形基础外围半径为17.49M,基础底标高为-2.8M,池壁上口中心半径为17.34M,喉部高度为40.4M,喉部半径为8.5M,塔顶半径为9.066M。
基础为环形筏板式基础,池壁为内角加腋垂直池壁。
基础有54根直径600MM 灌注桩。
底板厚度为500MM,环形为厚度1.2M,底板与环形基础连成整体。
共有人字柱36对,截面形状为圆形,直径为400MM,37根框架柱,梁.设计要求人字柱、上环梁,框架柱梁为现浇。
整个构筑物对抗渗要求高,筒体、池壁采用C30抗渗S6混凝土外加Sah0-F/FS-P 混凝土微膨胀抗裂防水剂。
筒壁厚度自300MM变化到140MM。
塔顶设有钢筋混凝土钢性环。
塔内壁设计有23道环形梁。
另设有一个热水池和一个冷水池,用6个1000MM*500MM和6个1000MM*400MM的矩形不锈钢管与塔下水池连通,循环使用.1.2.3本冷却塔供水由2根直径500MM水管从12.9M处供给。
上部供水为主水槽--→分水槽--→配水管--→淋水填料。
1.2.4冷却塔外设上塔楼梯,型钢平台,再由钢平台上到上塔爬梯,塔顶上均设有钢栏杆。
冷却塔设有环形接地母线,有不小于2根φ16作避雷引下线,避雷引下线与塔顶环形栏杆焊接形成塔顶环形避雷带。
1.3编制依据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0-2002)2、《建筑施工质量统一验收标准》(GB50300-200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4、《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T18-20036、《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8、《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9、《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10、双曲线冷却塔与质量验收规范 GB50573-201011、国家有关质量标准及施工验收规范12、招标文件及已到施工图13、施工合同及建设单位投产计划14、其他有关的国家规范或行业标准;15、本公司的技术设备及施工经验;16、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2.总体施工方案、施工组织及施工准备工作2.1 工程管理目标2.1.1 进度管理目标2.1.1.1冷却塔计划施工日期为2012年10月01日,冷却塔计划竣工日期为2013年04月30日竣工。
2.1.1.2控制关键节点,确保工程总进度的实现。
(工期安排及工序计划详见附表)2.1.1.3劳动力管理2.1.2 质量管理目标a、工程质量:确保合格控制工程的质量,分项工程合格率100%,分部工程合格率90%,从而确保工程质量合格。
b、钢筋砼冷却塔施工质量要求:2.1.3 安全管理目标杜绝重大伤亡事故、减少一般事故频率,一般事故频率控制在1‰以下。
2.1.4 文明施工管理目标遵守业主制订的文明施工及现场管理制度,达到文明施工工地要求。
2.2 施工顺序基础土方施工;基础施工(环基底板、池壁、);人字柱、环梁现浇筑;风筒、刚性环施工;淋水构件框架柱梁;填料施工(其他单位施工);其他分部分项工程施工。
2.3 总体施工方案2.3.1 土方工程采用反铲式液压挖掘机和自卸翻斗车进行大开挖,将土方运至场外指定地点,机械挖土为了不扰动地基土,留30cm厚度的土方进行人工清平。
人工清平土方的顺序为:先施工环基、池壁基础,后施工淋水柱基,最后回填土方,再施工池底板混凝土。
2.3.2 地基处理1、冷却塔基础R=15690MM处设有54根直径600MM的旋挖钻成孔灌注桩,设计等级为丙级,施工时遵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执行。
2. 水池基础持力层为强夯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和压缩模量达到设计要求.3、其他注意事项:A、冷却塔基坑开挖时,施工应做好降低地下水的工作,同时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
基坑排水积水坑位置及大小现场确定。
B、冷却塔水池池壁施工完成后,池壁周围用土夹石回填,回填时应分层碾压夯实,压实系数不小于0.94。
C、基坑开挖高度不大于2m时,应采取相应施工措施。
2.3.3 基础部分环基,底板整体同时浇筑;环基底板施工完后,再施工池壁.2.3.4.人字柱和环梁人字柱为现浇混凝土,环梁采取搭设钢管施工排架,整体现浇的方法。
砼运输采用天泵或塔吊浇筑。
2.3.5 风筒及刚性环施工风筒采用三角架翻模施工工艺,筒壁附着三层三角架和模板,每节施工都是将最下部的模板周转翻到上面支模,周转循环,直至施工到筒顶。
风筒施工设塔吊一座,塔吊高55M,塔臂为50米,垂直运输砼用中塔吊的料斗。
风筒施工时地面水平运输采用砼车运输的方法,钢筋垂直运输采用塔吊。
钢性环采用常规现浇施工工艺,采用专用定型钢模加三角架特殊组装施工。
2.3.6 淋水框架梁柱框架梁柱砼采用现浇,先浇柱后浇梁,在施工时保证梁上预埋件的尺寸和平整,以备填料安装施工。
2.3.7 冷热水池冷却塔基础底板施工完后,再施工冷热水池,先浇冷热水池底板,池壁和池顶一起浇筑.保证预留孔洞和地脚螺栓的准确度. 2.3.8 其他分部分项工程施工1.上塔爬梯、钢平台随着塔体施工安装,以供塔体施工人员的上下。
2.避雷系统有专人负责焊接施工。
2.3.9 施工流程冷却塔整个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2.4 总体施工组织 施工临时设施的搭设;基础施工时组成钢筋、木工,浇筑工,塔吊整体班子; 人字柱、环梁施工、风筒施工与塔内淋水框架同时施工; 风筒施工时组成木工、钢筋工、砼工、架子工等四个专业小组。
2.5 施工准备2.5.1 1.2.以满足施工需要。
2.5.2 技术准备2.5.3 测量控制1.60×1000)一个,然后在木桩周围浇成200(厚)×500(宽)×500(长)的砼块,将木桩包围在正中。
外边砌200高2402.塔中心标志在垫层上埋设T2020B 埋件,刻划出十字中心,作为风筒施工时的永久中心点。
3.在东、南、西、北轴线标志砼上埋设标高水准点,便于施工中测量。
4.冷却塔风筒施工中心及半径控制采用悬盘线锤对中。
绳均用Φ6钢丝绳,滑轮用0.5T四只,下部设4个小铰车,用铰车张拉对中钢丝绳.2.5.4人员进场在生活设施准备好的同时,组织所有的管理人员和施工工人进场.2.5.5 机械设备进场根据本项目需要,部分生产临时设施搭设好后,及时将机械设备进场。
主要施工用机械设备2.5.6 材料供应在施工前由计划科提出材料计划(包括甲供材料),以便及时采购和供应。
3.分部项工程施工方法3.1 基础施工冷却塔基础为一圆周很长的环形结构,在湿度和温度变化影响下很容易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因此在施工中特别做到以下几点:a选择气温较低的时候施工,并加强养护;b严格控制混凝土中水泥用量,保证混凝土具有较低的入模温度;c池对壁地拆模检查合格后立即回填土至设计标高;d池内壁洒水养护25天,并在表面覆盖草袋保水。
3.1.1 环基底板施工1.砼垫层施工(1).先在基底上打好小木桩,并测好标高,木桩上平面应与砼垫层上平面的标高相等,木桩间距@2000双向布置。
(2).浇灌垫层砼时用商砼砼车运送至现场,底板垫层采用天泵浇筑。
先在垫层上洒水,然后铺设垫层砼,再平板振动器振动,最后用木抹子根据标高控制桩打平。
(3).因水池底板和环形基础之间是斜坡,因此在浇筑垫层之前先用砖把斜坡砌筑好,并把积水坑也用砖砌好后再浇筑。
2、淋水支柱基础淋水柱基础就在双曲线冷却塔下水池的底板上,因此在水池底板施工时,注意柱基同时。
3、环形基础(1)此双曲线冷却塔环梁和淋水柱都在双曲线冷却塔下水池底板连成一大的筏板基础,环形基础施工工程量大,根据设计方案结合实际,经研究确定环基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为:浇环基垫层→定环基环向中心线和径向支柱交接中心线→绑扎环基钢筋→支侧模立伸缩板缝→搭脚手马道→浇混凝土。
(2)施工要点如下:a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灌,从一点向两个方向循序渐进,最后合拢。
混凝土浇筑一次完成,不留施工缝,施工缝设在池壁EL98.95交接处。
b池壁纵向钢筋绑完后,把3~4根环向钢筋连成整体,并沿周长每20 米左右加设硬支撑,防止倾倒和浇筑过程中产生位移。
c环基钢筋(顶部)由于混凝土自由落体力的作用下易产生下沉,致使钢筋的有效高度缩减,用Φ16钢筋成45度。
剪刀状在环基断面内增设撑杆;d准确控制人字柱插筋位置和插入池壁的有效锚固长度;e环基与池壁施工缝宜做成企口缝,认真清理结合面并拉毛去除游离层。
同时为了池壁支模方便,用10 X 10厘米方木绑扎条子控制浇筑标高。
人字柱插筋处由于间距小,采取加焊钢板止水作施工缝处理。
f为防止施工中产生裂缝,在环基混凝土中加入膨胀型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性能必须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