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信管线悬吊保护方案

通信管线悬吊保护方案

目录1、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车站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场地内通信管线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2、施工安排与施工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施工安排..................................................错误!未定义书签。

施工组织架构..........................................错误!未定义书签。

施工工期安排..........................................错误!未定义书签。

劳动力准备................................................错误!未定义书签。

材料准备.................................................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械准备.................................................错误!未定义书签。

3、悬吊保护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悬吊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架设保护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4?、管线保护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安全保证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全管理体系及组织机构....................................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全保证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6?、应急预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突发事件处理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应急响应..................................................错误!未定义书签。

善后处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应急外部救援联系方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1、工程概况??车站概况?九号线车站标准段宽度米,十号线车站标准段宽度米,有效站台长度均为118米,九号线总长,十号线总长,浑南大道站总建筑面积: m2 ,十号线部分建筑面积 m2(其中主体建筑面积 m2、附属建筑面积 m2),九号线部分建筑面积 (其中主体建筑面积 m2、附属建筑面积 m2)。

结构顶板覆土厚度约为米,九号线底板埋深约米,十号线底板埋深约米。

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支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钢管内支撑体系。

基坑外降水。

车站出入口结构除3、5、6号出入口通道跨路段采用暗挖法施工外,其余部分均采用明挖法施工,支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内支撑,基坑外降水。

?场地内通信管线概况?通信管线成南北走向,横跨十号线车站,Ф150 ×4 ,埋深1米,跨度175米。

?2、施工安排与施工准备?施工安排?施工组织架构?为了保证本工程的工期、质量、环保、安全、服务实现承诺的目标,保证施工过程中的组织协调,项目部成立了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组织、机械配备、人力资源、材料资金、技术保障的总体协调。

施工工期安排?浑南大道站通信管线悬吊保护施工工期共需12个月,从2015年6月10日~2016年6月10日。

?劳动力准备?根据现场各工序的施工步骤、工期安排,浑南大道站热力管线悬吊施工劳动力分配如表3-1所示。

表2-1?劳动力分配表材料准备?根据浑南大道站通信管线悬吊施工的要求,统计施工过程中所需的材料种类,材料数量,具体详见表2-2所示。

所有进场材料均在现场按指定地点存放,由材料部统一管理,保证使用的原材质量。

表2-2?材料配备表机械准备?根据各施工工序的要求,施工过程中需配备相应的机械设备协助施工,具体机械需求计划如表2-3所示,机械使用前需对各种机械进行进场报验和提供操作人员的资格证书,项目部保证进场机械在报验合格,证书齐全以及安全操作的情况下进行施工。

表2-3?机械需求计划表3、悬吊保护方案?悬吊方案该通信管线沿南北走向,横穿十号线车站主体及围护桩结构,由于土方开挖及后续施工都将影响到通信管线,需进行临时悬吊保护。

根据设计要求及现场施工条件拟选用如下悬吊保护方案:悬吊采用型钢结构,选用L50角钢制作成三角架将通信管线托起悬挂保护。

托架采用M12膨胀螺栓打设在挡土墙上进行固定。

三角架每3米一个进行架设。

两个三角托架之间铺设木板托起管线如图所示架设保护计算?角钢三角架在本方案中起到传力作用,因此计算螺栓剪切力。

荷载:角钢三角架自重:+++= ×= 7kg管线自重:光缆12芯 122kg/km 最重每根管线12根光缆按每跨计算:×12×4×122=自重合计:7+==246N螺栓剪切力计算M12螺栓连接强度设计值140N/mm2N==31651N>246N螺栓承载力满足要求。

4?、管线保护措施?(1)详细阅读、熟悉掌握合同文件、图纸提供的地下管线资料,现场实际勘察管线情况,并在工程实施前组织各管线产权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的配合协调会议,进一步收集管线资料,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施工和受施工影响的地下管线进行勘探,并详细记录。

?(2)管线保护、改移及拆除工作实施前,向管线产权单位提出监护的书面申请,办妥手续,并将具体实施方案向相关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交底。

?(3)管线保护、改移及拆除工作实施前,对参与本工程施工的职工进行“保护公用事业管线重要性及损坏公用管线危害性”的宣传教育,组织学习市、局、公司颁布的关于保护地下管线的有关法规、制度、规定等相关文件,并严格遵守。

?(4)施工过程中发现管线现状与交底内容不符或出现直接危及管线安全等异常情况时,立即停止施工,并通知建设单位和管线产权单位负责人到场研究,商议补救措施,在未做出统一结论前,不得擅自处理或继续施工。

?(5)施工过程中,对可能发生意外情况的地下管线,事先制定应急预案,配备好抢险器材,做到防患于未然。

?(6)一旦发生管线损坏事故,立即按照上报程序向上级部门和建设单位汇报,同时通知管线产权单位或相关单位,积极组织抢修工作。

?(7)对人为原因造成的损坏地下管线事故,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

5、?安全保证措施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我公司的安全管理理念是“大安全理念,人人都是安全监督员”,严格执行国家、部、市有关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关法律、法规及业主下发的安全文明施工的管理办法。

实行全员抓安全,并在工人中安排安全协管员来协助工作,真正做到安全可控,管理有效成立由项目经理、安全副经理、安全部部长组成的安全领导小组,其中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安全副经理为安全生产的直接责任人,安全部部长负责日常的安全工作的落实,管理各专业安全组的日常工作。

?安全领导小组安全保证措施?(1)积极主动走访有产权单位,尽可能收集有关管线的资料。

?(2)派专人对施工现场地下管线进行勘测调查。

?(3)绘出有关管线图纸,作为施工中管线迁改或保护的依据。

??(4)管线悬吊结构经管线主管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部土方开挖。

???(5)采用人工开挖土方,防止破坏管道。

??(6)当采用吊梁悬吊管线时,根据开挖出的管线标高确定是否需要设置支撑,并预埋螺栓使其联结牢固,基础距开挖基坑的距离不小于100cm作为安全距离并采用支托保护。

?(7)按照规定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不得擅自用明火,电、汽焊施工应有专人负责,保证作业人员和通信管线的安全。

?6?、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处理原则?处置地铁建设过程中的各类突发事故,必须坚持“快速反应、先期处理、统一指挥、协同作战”的原则。

?(1)快速反应原则:处置突发事故,要坚持一个“快”字,做到反应快,报告快,处置快。

?(2)先期处理原则:一旦发生突发事故,事故发生所在底的施工队应立即启动先期处置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尽力控制事态发展,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统一指挥原则:按照不同级别的突发事故,分别由有关部门、单位按照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指挥体系统一指挥、统一调度,以保证应急处置工作的统一高效。

?(4)协同作战原则:各相关部门应在统一领导指挥下,按照各自职责,密切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工作。

?应急响应?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时(如光缆断裂),项目部负责人立即按应急预案处理,保护现场,迅速逐级上报应急领导小组组长。

应急小组组长接到事态信息后,须马上了解情况判断后果,决定处理方法。

必要时,应采取避让、疏散、报警、救护、封闭、洗消、切断和隔离危险源等措施,防止损害扩大。

?善后处置?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在事故后,安排专人会同相关部门负责组织事故的善后处置工作,包括人员安置、补偿,征用物资补偿等事项。

尽快消除事故影响,妥善安置和慰问受害及受影响人员,维护社会稳定,尽快恢复正常施工。

应急外部救援联系方式联通公司10010移动公司10086电信公司10000电力公司95598项目部应急人员联系方式(1)应急救援指挥组项目副经理缪春远是应急救援指挥小组的第一负责人,担任组长,负责紧急情况处理的指挥工作。

各小组组长分别由总工程师、副经理、安全总监、物机部长和财务部长担任。

各小组组员由项目部各个部门人员组成。

(2)抢险救援组组长由副经理王德辉担任,成员由工程部组成。

主要职责是:组织实施抢险行动方案,协调有关部门的抢险行动;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抢险进展情况。

(3)安全保卫组组长由安全生产总监王恩超担任,成员由安质部组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