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价值工程在施工阶段的应用

价值工程在施工阶段的应用

浅析价值工程在施工阶段的应用
摘要
随着我国基本建设规模日益增大,工程建设项目数量日益增多,如何采用有效方法提高工程价值,节省项目投资显得至关重要。

建设工程项目价值工程管理是一种价值为导向的有组织的创造性活动。

它利用了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增加价值的同时,有效地节约成本。

文章分析工程项目特点,运用价值工程的理论,对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进行分析,以期达到提高工程价值和节省工程项目投资的目的。

关键词:项目价值;项目成本;项目功能;价值工程;施工阶段。

一、价值工程的定义与发展
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ve),是一门将技术、经济、管理三者紧密结合并且优化的现代管理技术,同时它也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的管理理念。

它通过对产品的功能分析,研究如何以最低的成本去实现产品的必要功能。

所以说,价值工程的应用,就是将经济、技术、管理的有效结合。

即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成本;或者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提高功能;或者即提高功能又节约成本。

在一个方案中统一对提高功能和降低成本两项指标给予综合的考虑。

具体的数学表达式为 v=f/c
v----价值
f----功能
c----成本
价值工程是1947年由美国人麦尔斯(l.d.miles)所创立的,而它的发展如同互联网一样,是被美国军方采用后而发展壮大的。

日本等发达国家和中国分别于60年代和70年代末引进该技术,现在价值工程理论已广泛应用于电气、化工、建筑、冶金等诸多行业中,它已被公认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现代管理技术。

价值工程于1982年首次应用于建设工程项目,三十年来,我国建设项目开展价值工程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提升工程价值,节约工程成本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然而建设工程项目的特点决定了价值工程在建设工程项目中运用较为复杂,难度比较大。

同时由于建筑业为传统的产业,业内的管理人员尤其是项目基层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比较保守,价值工程管理理念并非能在短期内得以普遍的有效应用。

而我国投资规模和投资额度不断增加,更需要完善建设工程价值管理理论,并通过价值管理在建设项目当中的应用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价值工程的分析
价值工程的分析,通俗的讲就是在遵循一些规则的前提下怎样使一个分数合理的最大化,那么从数学角度分析可知:一是分子增大,分母不变;二是分子不变,分母减小;三是分子增大,分母减小。

利用价值工程的本质其实就是利用上述分数变化的基本原理,同时考虑具体方法、具体措施的合理性即可。

因此,提高价值的具
体方法有:
1) 保持功能不变,降低成本。

2) 保持成本不变,提高功能。

3) 一方面大幅提高功能,一方面小幅降低成本。

4) 一方面大幅降低成本,一方面小幅度降低功能。

5) 提高功能的同时降低成本。

(提高价值的是最佳方法)
三、价值工程在项目施工准备阶段的应用
目前,无论在企业还是在项目上,在对施工方案分析时,分析经济成分比较少,而分析技术成分则较多,价值理论的分析就更少。

而实际上,利用价值工程原理制定施工方案,能保障施工过程在科学、合理的轨迹上进行。

即提高了工程的价值,又降低了成本。

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以较少的费用完成工程施工任务,可靠地实现工程项目的目标成本。

(一)利用价值工程原理分析施工方案
1.对工程项目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1)调查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了解现场的自然和社会环境。

(2)熟悉设计图纸、设计文件、施工资料等。

(3)横向向业内其他企业借鉴先进的施工方法以及施工经验等。

(4)对自己的项目资源配置、施工能力、技术水平有个正确的、科学的掌握。

2.结合工程的实际特点和项目的功用要求,合理制定方案。

方案要做到两者兼顾:第一,符合业主的意图和设计要求;第二,科
学的节约时间成本、费用成本。

3.注意工程项目的功能要求,使资源的分配科学、合理。

工程项目上的劳动力、施工机械、施工材料等都为项目的使用资源,资源的分配要满足项目的功能要求。

(二)施工方案的价值工程分析
应用价值工程分析施工方案,首先对工程项目进行功能分析,然后结合工程实际特点制定数个可行的施工方案,再对方案进行分析论证,淘汰择优,最后根据提高价值的途径,提出更深一步的优化方法进行评比,从而确定最佳的施工方案。

四、价值工程在施工阶段的应用
在工程的施工阶段,施工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施工组织设计、建筑材料的选择、施工机械设备的合理选用,施工作业的科学安排等,价值工程在这个过程中的应用非常重要。

应用价值工程时应注意几个方面:①尊重业主的意向。

②功能和成本的双重追求。

一方面追求功能的提高,一方面追求成本的合理最小化。

③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只有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和实现预期功能。

项目施工阶段的价值工程应用步骤:
1、选择评价对象
价值工程研究对象的选择通常采用abc分析法、经验分析法、百分比分析法等。

在工程中往往选择符合如下条件的项目为价值分析的对象:
成本高的工程和构配件;
体积与重量大的工程和构配件;
能保持优势,提高竞争力的畅销产品;
在施工中容易保证质量的工程和构配件;
在施工难度大,多花费材料和工时的工程和构配件;
数量大、应用面广的构配件;
结构复杂的工程和构配件;
对产品功能提高起关键作用的构配件;
可以利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结构及在科研上已有先进成果的工程和构配件;
在使用中维修费用高,耗能量大或使用期的总费用较大的工程和构配件。

2. 收集资料和信息
收集经济、技术、综合基础类的资料:如该工程的工程概况和工程特点,企业和项目的综合情况,设计图纸和设计文件等资料,勘探资料,预算资料,成本控制类的资料,工程相关的其他资料,以及劳动力、施工机械、材料等价格相关信息。

3、工程项目在施工阶段的功能分析
对工程项目的工序、分项工程、分部工程等项目实体进行系统的功能分析。

4.工程项目在施工阶段的功能评价
对工序、分项工程、分部工程等进行功能评价,获得相应的成
本和价值,功能价值计算出来以后,需要进行分析,确定所评价的对象是否需要改进以及改进的具体途径。

根据公式v=f/c结果的不同而分不同情况:
(1)v>1对象的功能比重大于成本比重。

出现此情况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成本偏低,制约对象功能的实现。

此时改进的途径是增加成本,以利于功能的提高。

第二种:功能过剩造成功能浪费,改进的途径是合理降低功能。

(2)v=1,对象的功能比重基本等于成本比重。

成本的投入和功能的产出比较合理,暂时不需要改进。

(3)v<1,对象的功能比重小于成本比重。

此时对象成本投入偏高,改进途径是降低成本。

5. 制定改进方案
根据功能评价的结果,制定改进方案。

然后从功能和成本两方面对改进方案进行再评价。

具体的讲是对工序、分项、分部工程等进行系统的价值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选择最佳的方案。

6.方案的实施与跟踪检查
制定新的改进方案后,报送单位主管部门及工程师和业主审批,审批合格后实施新方案,并跟踪检查新方案的实施情况,发现偏差及时纠正,并对实施情况进行总结。

小结
传统的价值分析理论认为,工程中前期策划、设计阶段对项目投资的影响最大,项目总投资中构成项目实体的费用是由决策阶段
和设计阶段决定的。

但工程项目有其整体性,施工阶段的价值理论的应用同样举足重轻,对工程的价值实现和成本的节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尤其对于项目上ceo,更要增强价值分析的管理意识,应用价值分析理论对工程项目进行科学有序的管理。

参考文献[1] 尹贻林:建设工程项目价值管理[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2]孙继德编著:《建设项目的价值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3]王乃静主编:《价值工程概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