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第部分: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第部分: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 第部分: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作者: 日期:ICS 43.080T 47SZDB/Z |深圳市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SZDB /Z 29.2 —2015代替SZDB/Z 29.2-2011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第2部分: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ystem Part 2: Code for desig n of EV charg ing stati on and charg ing point送审稿(本稿完成日期:)-XX- XX发布XXXX XX- XX实施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前言.......................................................................................... n I 范围 .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总则 (4)5 充电站和充电桩 (4)6 充电站和充电桩电气部分 (7)7 电能质量的要求 (10)8 电气照明 (12)9 防雷、接地和检测 (13)10 电气测量和计量 (14)II 监控系统 (15)12 充电站安全防护 (15)13 对其他专业的设计要求 (16)附录A (规范性附录)谐波电流允许值的换算和公共连接点各用户谐波电流允许值计算...• (18)附录B (规范性附录)环境噪声限值 (19)附录C (资料性附录)充电站占地参考面积(以2台变压器、8个充电桩为例) (20)附录D (资料性附录)充电站建设示意图 (21)SZDB/Z 29-2015《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已经或计划发布以下部分:――第1部分:通用要求;-- 第2部分: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 第3部分:非车载充电机;-- 第4部分:车载充电机;——第5部分:交流充电桩;-- 第6部分:充电站监控管理系统;-- 第7部分:非车载充电机电气接口;――第8部分:非车载充电机监控单元与电池管理系统通信协议;-- 第9部分:城市电动公共汽车充电站;-- 第10部分:大电流交流充电接口;――第11部分:大电流交流充电接口通信协议。

本部分为SZDB/Z 29-2015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SZDB/Z 29.2-2011《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第2部分: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与SZDB/Z 29.2-2011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1、删除了原“城市电动汽车充电站”的术语及标准文本中相应的内容(2011版第3.1条);2、新增充电站、充电桩相关术语(见第3章);3、新增与自行式立体充电站、垂直循环式立体充电站、地下车库充电站建设相关的内容;4、删除了原“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的内容(2011版第6.3条);5、修改了防雷的要求(2011版第9章);6、修改了消防的要求(2011版第12.1条);本部分由深圳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深圳市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深圳市奥特迅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巴斯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元正能源系统有限公司、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欣锐特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防雷中心、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深圳市五洲龙汽车有限公司、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本部分于2010年首次发布,2011年第一次修改,2015年第二次修订。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第2部分: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1范围本部分规定了深圳市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本部分适用于深圳市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充电桩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设计和建设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7625.1-2003 电磁兼容 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W16A )GB/Z 17625.6-2003 电磁兼容限值对额定电流大于16A 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谐波电流的限制GB 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52-2009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3-1994 1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 50054-19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8-1992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场所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T 50063-2008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 50065-2011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GB 50067-2010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3术语和定义3.1电动汽车 electric vehicle , EV用于在道路上使用,由电动机驱动的汽车, 电动机的动力电源源于可充电电池或其他易携带能量存储的设备。

3.2充电 charge从外部电源供给蓄电池直流电,将电能以化学能的方式贮存的过程。

3.3GB 50156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 50229-2006 GB 50289-1998 DL 5027-1993 DL/T 5137-2008 JBT 10215-2000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垂直循环类停车设备SZDB/Z 29.1-2011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电动汽车充电站EV chargi ng stati on具有特定控制功能和通信功能的,将电能量传送到电动汽车的设施总称。

3.4配电站distribution station在中低压配电网中用于接受并分配电力、将10(20)kV变换为380V电压的供电设施。

3.5车载充电机on-board charger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上的充电机。

3.6非车载充电机off-board charger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外、与交流电网连接,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提供直流电能的充电机。

若无特别说明,本规范所指充电机均为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

3.7充电桩charg ing point直流充电桩与交流充电桩的统称。

3.8直流充电桩DC chargi ng poi nt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外、与交流电网连接,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提供小功率直流电源的供电装置。

3.9交流充电桩AC charg ing point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外、与交流电网连接,为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提供交流电源的供电装置。

3.10充电机效率charg ing efficie ncy充电机的直流输出功率与交流输入有功功率之比。

3.11充电区charg ing area在充电站内为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停车区域。

3.12谐波harm onic电力系统的电流和电压中非正弦周期分量所含的频率为基波频率整数倍的正弦周期分量。

3.13TN 系统TN system电源系统有一点直接接地,负载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通过保护导体连接到此接地点的系统。

3.14IT 系统IT system电源系统的带电部分不接地或通过阻抗接地,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接地的系统。

3.15脉波数pulse nu mber在一个基波周期内,换流器的换相次数。

3.16总谐波畸变率total harmonic ratio ,THD周期性交流量中谐波分量方均根值与其基波分量方均根值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3.17自行式立体充电站self-propelled three-dime nsional EV charg ing stati on使用自行式立体停车场的充电站。

车辆通过专用车道上下楼层,自行停放,且在车位旁安装充电装置,能够在电动汽车充电时对充电设备、动力蓄电池进行状态监控3.18垂直循环式立体充电站vertical circulati ng stereoscopic charg ing stati on使用垂直循环运动的车位系统存取停放车辆,并在车位上安装充电设备,在垂直循环的过程中同时对电动汽车充电的机械式停车设备。

3.19地下车库充电站un dergr ound garage charg ing stati on在地下车库建成的充电站。

4总则4.1 充电站和充电桩设计应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节能环保政策,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使用便利。

4.2 充电站和充电桩设计应立足电动汽车产业的技术现状,同时兼顾未来发展,做到远近结合、适度超前,并留有发展余地。

4.3 充电站和充电桩设计应积极采用节能、环保、免维护或少维护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严禁采用国家技术监督检验部门明令禁止的淘汰设备和材料。

4.4 充电站选址应符合深圳市政府关于深圳市电动汽车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做到统一规划、统筹安排、逐步实施。

4.5 充电站和充电桩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负荷等级、设备容量、站址环境和节能环保等因素,合理确定设计方案。

4.6 编制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时,应开展对充电站电能充储一体化的可行性研究,并适时对V2G的可行性进行技术论证。

4.7 充电站建设前期,应开展对充电站的环境评价。

5充电站和充电桩5.1 充电站组成和功能5.1.1 充电站主要由行车道、充电区、供配电设施、充电装置、监控装置等组成。

宜设置充电机房、监控室、设备维修室等功能区。

5.1.2 具有电池更换功能的充电站应包括备用电池存储,电池更换的设施及场所。

5.1.3 充电站供配电设施由高压开关柜、变压器、低压开关柜及其电力、控制线路等组成。

5.1.4 充电站的基本功能应包括供配电、充电、监控、计量和通信。

扩展功能包括计费。

5.2 充电桩组成和功能5.2.1 充电桩由桩体、电气模块、计量模块等部分组成。

5.2.2 充电桩包括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桩。

5.2.3 充电桩通常以成组的型式进行设置,以提高其利用率。

5.2.4 充电桩基本功能为供电或充电、计量和通信,扩展功能为计费。

5.3 充电站类型5.3.1 充电站类型充电站类型如下:a) 公共充电站:为社会电动汽车服务的充电站;b) 专用充电站:为特定范围的专用电动汽车设置的充电站。

5.3.2 充电机配置充电机配置如下:a) 公共充电站:宜按照社会使用的电动汽车类型进行配置;b) 专用充电站:宜按照相应使用的电动汽车类型进行配置;c) 站内充电区停车位占地面积宜按电动汽车类型进行布置。

5.4 充电站选址5.4.1 充电站选址应符合深圳市政府关于深圳市电动汽车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