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承包管理的六大创新思维
施工企业项目总承包管理内涵包罗万象,管理方式千变万化,管理模各式各样。
如何在环境不断变化、形式不断变换的情形下,发挥总承包管理的特色和优势,驭繁于简,已成为项目管理者的必修之课。
本文从总承包的创意思维出发为总承包管理团队开启一扇管理之窗。
目前,施工企业的总承包管理主要是施工总承包管理,相对于设计、施工一体化的成熟工程总承包而言还不占主流市场。
就施工总承包而言,由于建筑市场环境、政府监控力度、市场行为主体等因素的制约,在运行过程中还不够规范,大多存在以土建施工代替总承包现象,而业主随意肢解工程进行发包,导致总承包管理尚在一种畸形的状态发展。
这里所言的是广义上的施工总承包管理。
一、以舍为有大局思维
在总承包管理中,总包方要始终胸怀全局、目光高远,从大局着眼,以大局为先,从长远发展,以大局为重,抓大放小,有舍有得,以整个工程的整体利益团结人、凝聚人、带动人。
1.诚信是金,诚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作为企业更应诚信为王,以信取利。
在总承包管理中,项目管理要以身作则,垂范于先在项目广泛诚信教育,让每位员工知诚信、懂诚信、践诚信。
在实际施工管理中,要知行合一,有诺必践,凡既定事实,应强力推行,树立自身在业主心中的地位和尊严不能成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侏儒;在施工管理上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以过硬的质量,精益的品质回馈业主,感恩业主。
2.付出是福。
建筑市场是典型的卖方市场,业主的喜好取决于施工企业的优质服务,高品质的服务。
高品质既要善于为业主、监理付出,提供优质、热忱、精细的服务,又要在关键时刻为业主分忧,为业主排忧解难,始终以业主利益为第一要务,以业主需求为第一需求,全过程、全方位提供高品位的服务,同时总
承包部还要关注分包商、供应商的需求,多为其提供工作上的便利,后勤上的保障和业务上的支持,永远有一颗一家人、一条心的大局观、价值观。
3.双赢是道。
合作是一个互相的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凡只有个人终极目标和需求的合作都是单边的合作,是失败的合作。
就业主而言,要考虑总包方的总体利益,而不能凡事以业主自居,以势压人;从总包方角度讲,既要照顾到业主投资主体的地位,又要兼顾属于自身掌控分包方的利益,始终把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道理,不求事事处上风,不求事事争高下,只有双赢甚至多赢的格局才是和谐之道,才是成功的总承包管理。
二、谋定后动的预立思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懂得谋定后动的管理思维是总承包管理的一项必备技能。
1.目标引领
总承包项目在进行总承包管理过程中,与企业签订目标责任书,制定出总目标及阶段性目标,目标不仅包括质量、安全、进度、文明施工、科技创新、效益等,还应包括党群、文化、品牌、员工成长等目标。
在总目标的控制下,总承包项目还应针对各分包商制定管理目标和考评办法;同时项目部还应当与项目管理部门和人员制定出可量化、可评价、可考核额分解指标,使每个岗位、每位员工都有总承包责任和指标。
2.策划先行
总承包管理相当于一场多兵种、大规模、海陆空联合的军事活动,强调的是协调、合作、打赢,要取得这场战役的胜利,必须前线、后方相互支撑、互相保障、团结一致,在每一环节每一细节的衔接、配合上都要相互兼顾,预谋在前。
总承包管理中的项目履约、商务、资金、科技、绿色节能施工等工作都要进行详细的策划,这些工作室影响项目成败的关键,要将企业以往在同类施工中的经验、业主的管理水平与管理方法、项目整体环境结合起来。
进行有针对性、创新性的编制;在策划过程中,要及时结合项目履约的具体情况进行及时的动态调整,特别是一些影响项目关键性节点、重要商务活动、重大科技创新突破都要对整个策划进行优化,真正做到打一场有预案、有目标、有失效的总承包管理胜仗。
3.计划推动
计划管理是总承包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好的计划管理能起到统领全局、调动充分的作用。
计划管理关键要做到关注总承包管理的各子项、各专业、各业务系统,可形成总体、阶段、分专业板块的计划系统;尤其是注重计划编制的前瞻性、动态性、协调性、及时性,要对计划进行充分的要素、资源、环境分析,确保计划的合理性、高效性、可指导性。
同时还要兼顾各专业版块在工序交接上的解决方案,每一项计划都要各专业板块进行充分论证与协调,也要及时对阶段性计划进行总结分析,及时找到计划管理的偏差和漏洞,以提高计划管理的科学性、指导性。
4.总结为贵
在总承包管理中,尤其要善于以总结带动计划,以总结推动下一阶段的工作上台阶、上高度。
总承包不仅要总结阶段性总包管理水平,也要总结分包管理得失;同时也要总结业主、监理对总包的意见、建议,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之策,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提高应对力和管理水平。
要通过总结推动项目学习力,在学人之长中发展短板,在学人之优中提升技能,真正以学习力推动生产力。
三、不平则流平衡思维
世间万物只有在平衡的环境下,才能相存相生。
项目管理也是如此,只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