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评估及治疗 PPT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评估及治疗 PPT
发病率
发病率
90%以上在L4-5和L5-S1节段,L3-4椎间盘突出占2%,2个节段同时突出占6%~19%。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诱发因素
• 脊柱结构因素 脊柱畸形包括移行椎、脊柱侧弯和小关节突方向不对称 • 生理因素
1.年龄 青壮年 30~50岁(贵阳医学院568例腰突统计,30岁以下36例,30-50岁380例,50以上152例) 2.性别 3.身高体重
三、物理因子治疗
物理因子具有镇痛、消炎、改善微循环和神经根水肿,松解粘连,促进组织再生、兴奋神经肌肉,减轻痉挛,促进腰 部及患肢功能恢复。
常用仪器:低、中频治疗仪,超声波,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红外线,石蜡等。
康复治疗
四、针灸疗法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扩张周围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血流量,清除 组织间隙的水肿,加速组织代谢,松解周围组织的粘连,使神经根无菌性炎症可 以消除,从而达到临床治愈。
1 临床表现。 2 脊柱侧凸,多向患侧凸。 3 压痛和放射痛。 4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屈颈试验阳性。 5 腱反射异常。 6 相应区域皮感减弱,肌力减弱。 7 X线、腰椎CT、腰椎MRI、脊髓造影。
诊断
鉴别诊断
1、急性腰扭伤 有明显外伤史,病程短,局部压痛明显,痛点进行封闭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无放射性坐骨
神经痛。CT检查无腰椎间盘突出。
2、腰椎结核 可有腰腿疼征象,病程长,常伴有全身症状,如低热、盗汗、消瘦、乏力、血沉加快,下腹部有时
可触及冷性脓肿。X线片可显示椎间隙模糊、变窄,椎体相对边缘有骨质破坏。微信公众平台:脊椎健康联盟
3、马尾神经瘤 腰腿疼呈持续性,无间歇缓解;白天稍活动可减轻,夜间卧床时感疼痛加剧。脊柱无侧屈,腰部
• 职业因素 驾驶员最高,重体力劳动发病率高,长期从事弯腰工作的人易在早期导致椎间盘破裂而
突出。
• 外伤因素 急性损伤 • 糖尿病 要影响椎间盘周围动脉,降低血流量,代谢降低,最终导致椎间盘组织破裂。 • 妊娠 腰椎代偿性前凸增加了椎间盘的应力。
腰椎的结构
解剖结构
• (1)椎体肥厚;棘突呈方板状,水平向后伸。
康复治疗
二、牵引疗法(负压)
腰椎牵引可使椎间隙增大,促进突出的髓核部分还纳或改变其与神经根关系,减轻 对神经根的挤压,减少运动刺激,有利于组织充血,水肿的吸收、消退,缓解肌肉痉挛。 减轻椎间压力。
特点:施加重量小,持续时间长。 重量:一般不低于体重的25%,多用于50%-70%。 时间:20-40min/次
2、坐骨神经痛 由于50%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在L4/L5及L5/S1椎间隙,故多有坐骨神经痛。疼痛多为钝痛,并
逐渐加重,呈发射痛。
3、腹股沟及大腿前内侧痛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时,突出的腰椎间盘可压迫2、3、4神经根,导致支配区域疼痛。
4、间歇性跛行 由于腰及下肢的疼痛及麻木突然加重所致。多出现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继发腰椎管狭窄,或原发性腰
腰椎间盘突出:因为各种原因,纤维环变薄或者破裂,导致髓核从原来密封的装置中突出 到椎管里,从CT和MRI片子中可以看到椎管内存在的异常突出物。但是间盘突出并不一定 在临床上产生相关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纤维环内的髓核组织突出到腰椎管中后,刺激或压迫了腰部神经根,产 生相应节段的坐骨神经症状时,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 (2)腰段椎管的形状
从上而下为卵圆形----三角形---三叶形
损伤机制
急性损伤
负重时
扭、挫、闪 椎间盘受力不均椎间盘内压力过大 纤维环破裂
神经痛症状
刺激、压迫脊神经或脊髓
髓核突出
慢性劳损
久坐、缺少运动
加重椎间盘及周围韧带退变
神经痛症状
椎间盘突出
水充 肿血
神经根受刺激或压迫
腰椎间盘突出和突出症的区别
椎管狭窄的表现。行走时腰椎管内受阻的丛静脉逐渐扩张,加重了对神经根的压迫,引起缺氧。
5、马尾综合征 主要表现在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巨大突出时,可压迫附近平面以下的马尾神经,出现严重
的双侧或左右交替的坐骨神经痛、会阴区麻木、排尿排便不利、双下肢的不全瘫痪等。
6、其他 有的患者的患肢可出现发凉、尾骨痛、小腿水肿等。
主要取穴:华佗夹脊穴、肾腧、委中、环跳、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地机、 承山、昆仑、阿是穴。
方式:温针治疗、电针治疗。 时间:因人而异。《黄帝内经》的记载: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营於身。
五、中医推拿疗法
两者区别 椎间盘突出:髓核突出到椎管内,在CT或MRI上可看到突出影,但没有临床症状。 椎间盘突出症:产生了与影像学相对应的临床症状。
分型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临床表现
1、腰痛 腰间盘突出症的常见症状,也是早期症状,以持续性钝痛为多见,也有腰痛急性发作,呈痉挛性剧痛,难
以活动,各种活动均受影响。
功能尚好。脑脊液检查示总蛋白量增高,脊髓造影有占位性病变。
4、腰椎椎管狭窄 多见于中老年人,以长期慢性腰腿疼和间歇性跛行为主要表现。卧床休息时症状可明显减轻或
消失,CT、椎管造影可明确诊断。
5、强直性脊柱炎 病变为进行性,早期腰痛伴坐骨神经痛,病变逐渐向上,血沉加快;晚期脊柱呈竹节样变、关
节融合。
6、梨状肌综合征 以臀腿痛为主要表现,压痛点位于环跳穴处,腰部无明显压痛。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腰部功
能正常,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康复治疗
一、健康教育
1.症状严重者需卧床休息,症状好转后尽早回归 适度活动。 舒适卧姿:在膝关节和头下各放置一个枕头。或 者侧卧位,位于上方的膝关节屈曲,在两膝关节 之间放置一个枕头。 2.搬动重物时应双脚分开站稳,腰椎前凸,尽量避免弯腰使劲。 3.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 4.其他建议;选择中等硬度的床垫;持续工作时、会 加重脊柱负荷的情况下佩戴护具;避免长时间开车; BMI超标患者需减肥;吸烟患者需戒烟。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评估及治疗
基础理论 诊断 康复治疗 其他问题
定义
定义 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症。是在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之后,在外力的作用下, 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或血管等组织而出现一系列腰痛 并常伴坐骨神经痛等临床症状的一种病变。
病因
• 内因:椎间盘本身退变 • 外因:损伤,风寒侵袭。 • 其他因素:遗传因素,吸烟、饮酒、妊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