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部署1、编制依据(1)、地质勘察报告。
(2)、***地基处理工程施工图纸、设计选用的标准图集,图纸答疑纪要。
(3)、设计图纸所涉及的国家、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定。
(4)、***地基处理工程图纸设计依据的现行设计规范、规程。
(5)、***地基处理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6)、现行国家、行业、地方(企业)有关工程建设的规范、规程、标准、条例等。
2、工程质量、安全、文明、工期施工目标(1)、质量目标:本工程质量目标为合格。
(2)、安全目标:工程施工中无重大伤亡事故,轻伤负伤率低于千分之三。
(3)、文明施工目标:本工程达到合格安全文明工地标准。
(4)、总工期90天3、施工部署(1)、施工原则:在施工过程中,协调组织专业配合土建施工。
(2)、工程施工顺序:测量放线→土方开挖→3:7灰土换填(3)、技术准备由公司和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审阅施工图纸,核对结构施工图和建筑施工图相应的部位尺寸、标高、位置,提出设计图纸存在的问题,组织各专业施工队伍进行专业工程的图纸会审,核对土建图纸与各专业图纸存在的疑难问题,由设计负责人核准签证,并做好图纸会审记要。
以此修订编制施工方案,预算人员根据图纸及答疑纪要,提出各种材料用料、材料预算、施工预算,提出成品、半成品定货计划,由材料供应部门及工程技术部、质安部组织材料进场的检验。
二、主要部位施工方法1、施工准备(一)材料要求:1土料:采用就地挖出的粘土及塑性指数大于4的粉土,不得含有有机杂质或使用耕植土土料应过筛,其颗粒不应大于15㎜。
2、石灰:应用Ⅲ级以上新鲜的块灰使用前1-2天消解并过筛,其颗粒不得大于5㎜,不得夹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粒及其他杂质,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
(二)主要机具设备:1、机械设备:蛙式打夯机、压路机、小型铲车。
2、主要机具:铁锹、量斗、水桶、胶管、喷壶,手推翻斗车,铁筛(孔径为5㎜-15㎜)(三)作业条件准备:1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料和设计要求的压实系数,施工时进行必要的压实实验,确定填料含水量范围,铺实厚度,夯实或碾压遍数等参数。
2、做好测量放线工作,在基坑的边坡上钉好水平木桩或地坪上钉好标准水平高程木桩。
2、施工操作工艺1)基坑土方开挖后,经验槽发现基坑底有多处杂填土,要处理杂填土,用三七灰土回填夯实。
回填方法详见施工工艺。
2)三七灰土拌和方法:(1)我们采用简捷快速高效的“量方”施工方法。
就是在现场占用一半场地让工人规整排开分别同时筛素土和石灰粉然后合并量方。
灰土配合比应为3:7(石灰:土,体积比),即以3倍数立方米的过筛石灰粉和7倍数立方的过筛素土就地用人工拌和,或机械拌和两三遍,使之均匀,颜色一致,并适当控制含水量,现场以手握成团,两指轻捏即散为宜,然后铺开。
(2)灰土一般最有含水量为14%-18%;如含水水分过多或过少时,应稍晾干,或洒水湿润。
如有球团应打碎,要求随伴随用。
3)施工顺序:(1)施工时以20轴线为分界线,分(东、西)两段施工。
先施工楼西段,后施工楼东段。
施工楼西段时,可在楼西过筛,堆放,量方,拌和铺灰土,碾压,施工楼西(碾压灰土的同时)在楼东段筛土和石灰粉、堆放、量方。
4)铺灰土应分段分层夯实。
每层虚铺厚度根据机械设备和规范暂定为250㎜厚,碾压遍数为4遍。
也可根据现场情况试夯确定。
4、灰土分段施工时,不得在墙角及承重部位下接缝。
上下两层的接缝距离不得小于500㎜,接缝处应夯压密实,并作为直槎。
当灰土地基高度不同时,应作成阶梯形,每阶宽不少于500㎜。
同时注意接缝质量,每层虚土应从留缝处往前延伸500㎜,夯实时应夯过接缝300㎜以上;接缝时用铁锹在留缝处垂直切齐,再铺下段夯实。
5)灰土应当日铺填夯压,入坑灰土不得隔日夯打,夯实后的灰土三天内不得受水浸泡,并及时进行基础施工与基坑回填或在灰土表面做临时性覆盖,避免日晒雨淋。
6)雨季施工时,应采取适当防雨、排水措施,以保证灰土槽(坑)内在无积水的状态下进行。
7)刚打完的灰土,如突然遇雨,应将松软灰土除去,并补填夯实;稍受湿的灰土可在晒干后补夯。
三、技术劳力要求及其保证措施在节点工期很紧的情况下,根据施工进度安排,劳动力十分集中,结构施工和装修施工存在交叉作业,所以合理配置各阶段劳动力是进度保证计划的关键。
为确保劳动力及时按计划到位,采取以下保证措施:1、迅速集结人员措施项目部本着就近调配施工人员的原则,迅速组织人员及设备上场,掀起施工高潮,确保节点工期及总工期目标的实现。
2、施工组织措施⑴严密组织、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由项目部调度室统筹调配劳动力的数量和工种。
定期了解劳务人员的动态,分析并制定相应办法。
⑵在基础、结构、装修、安装各阶段编制出准确性较高的劳动力需求计划,编制前切实计算各施工阶段的需要量,明确劳动力高峰期人数、工种,查清内部资源,了解外部情况,均衡开展各工序施工作业。
⑶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使劳动力之间、劳动力与材料、施工环境之间,达到最佳的组合,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劳动力组织要服从施工生产的需要,在保持一定的稳定性情况下,要随现场施工生产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劳动力组织的调整必须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有利于工种间和工序间的协作配合,有利于充分发挥工人在生产中的主动性、创造性。
⑷加强与员工沟通,经常交换意见,掌握工人思想变化,排解工人矛盾,加强班组建设。
建立考勤及工作质量完成情况的奖罚制度,不断提高职工的技术和业务水平,建立一支稳定的作业班组。
在施工过程中,开展形式多样劳动竞赛,明确竞赛的内容、范围、目的、考核条件和标准,实施施工现场劳动激励机制。
⑸高峰期人员的管理措施:建立现场综合管理制度,并定期召开综合管理工作会议,及时解决问题。
调度室负责进场施工人员的管理工作,特别是在高峰期必须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按工程的施工阶段和人数,合理安排工地临时宿舍。
所有进场施工的人员安排到工地的食堂用膳,强化后勤保障措施,避免出现食物中毒的情况。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要遵守现场的安全、防火制度。
四、材料投入计划及保证措施1、专人分管材料及成品的购置由项目部计划科根据本工程下月形象进度计划,计算出材料的计划用量,汇总报设备物资科,由设备物资科安排进料计划。
⑴项目部设备物资科长对材料和成品的购置总负责,物资科的物资管理人员对自己所管范围内的材料的购置和管理负直接、具体责任。
⑵材料采购采取集中统一购置,由项目部计划科提前提供用料计划,设备物资科根据用料计划进行采购。
⑶分管材料的负责人要及时与材料供应方取得联系,并通知其按计划按期供货,保证施工所需。
2、提前计划储备的措施⑴开工前,提前报送材料施工图预算用量及总体使用计划;施工过程中,计划科、施工技术科提前提交工程阶段性的材料品种、供应数量和进度计划,以便使设备物资科能早储备、保供应。
⑵材料计划需提前提交给供应商,下达供货任务书,以便于供应商统筹安排,合理调配,充分准备货源。
材料需求计划编制前要切实查清需要量,查清内部资源,了解外部情况,在认真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出准确性较高的需求计划,按照计划和物资管理体制,分别编制物资申请、采购、加工等实施计划。
⑶了解市场材料动态,施工现场的材料储备量超过正常所需量的20%以上,避开材料供应高峰。
3、材料供应过程控制措施⑴材料、设备计划的编制与审批材料采购由项目部设备物资科负责确定供应商,进场时间需满足工程进度计划要求。
采购的材料应在使用前28日将有关材料技术指标、性能、样品、价格及供货商名称等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场。
⑵合格供应商的评审与招标采购为使材料选购工作符合规范、标准及合同等的规定和要求,我们将对不同的材料选购分别制定相应的控制方式,使一切选购活动处于受控状态。
在采购材料前,首先对报名要求供货的供应商的信誉、生产状况、资金情况进行调查评审,选择合格的分供方。
⑶物资采购过程的控制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物资采购控制程序》实施物资采购,确保采购的物资符合规定要求,确保物资供方按公司的要求提供物资。
①采购信息采购文件发放前,必须经相关人员的核实,主管领导审批。
采购信息应清楚、正确、充分地表述拟采购的产品,并与供方进行有效沟通,采购信息应包括:A、物资采购计划或合同中要表述物资名称、规格、型号、牌号、数量、供货时间和方式、质量验收方式和标准等基本信息。
B、分供方选择过程中,工程分供方应有资质、人员(包括资格和培训)及施工设备实力、管理能力、施工业绩、现场技术、质量、安全、工期、文明施工和环保要求等基本信息。
C、需要时,包括对产品质量认证、安全认证、环保认证的要求,对物资供方、工程和劳务分供方质量、环境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的要求。
D、应将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有关信息通报物资供方或分供方;采购信息可以是书面文件,也可以是实物或样品。
②采购产品的验证为确保采购产品满足规定要求,对采购产品检验或验证作如下规定:A、需要在货源处实施检验或验证时,应在采购文件中明确规定检验或验证安排和方式,并予以实施。
B、采取货到现场后检验或验证,按照公司《进货检验和试验程序》的相关规定实施。
C、在确定工程分供方前,对其在施项目进行现场考察。
⑷材料控制程序①原材料、半成品标识:原材料、半成品进场后,由项目部的物资部门制作标识牌。
标识内容:材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批号/炉号、进场时间、检验状态等。
②原材料、半成品入库时,材料员应在入库验收单和出库(发料)单上标明生产厂家、批号/炉号、到货日期,水泥、化学品、劳动防护用品还应标识生产日期。
将收/发料单填写顺序号,装订成册妥善保存。
③物资部门建立物资明细台帐,并标识材料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到货日期、数量、材质证明书编号、试验报告单编号、收/发料单编号,并将材质证书、试验报告单传递去向登记签认。
④现场试验人员对委托试验的原材料、半成品,须在委托试验申请书中注明材料名称、生产厂家、送样日期、批号/炉号、规格型号等内容。
试验报告出据后,及时将试验结果反馈给物资部门进行记录和标识。
⑤为实现钢材的可追溯性,除做好现场标识牌标识外,在加工、绑扎、焊接钢筋时,现场技术人员应及时填写《钢筋工程隐蔽检查验收记录》、《钢筋加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五、机械设备投入计划及其保证措施(一)设备投入保证措施多年来,我公司积累了丰富的施工机械管理经验,建立了一系列机械管理制度,将我公司的大批施工机械管理得井井有条,使各种施工机械无论在施工使用期间还是在闲置时间都能得到良好的维修保养,使投入到工程施工中的机械全部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
我公司计划采取如下机械设备保障措施,以满足工程的顺利进行。
1、尽快调配自有机械设备。
近两年来,我公司购置了大批新型的、高性能的施工机械,包括卷扬机、砂浆搅拌机、柴油发电机等机械设备,检修保养完好,随时可调配进入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