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府公共关系复习题及答案

政府公共关系复习题及答案

政府公共关系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
1、政府公共关系
所谓政府公共关系,是指政府为了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在公众中塑造良好形象,运用传播沟通手段处理和协调与公众的关系,以便更好地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一系列活动。

2、政府公共关系传播
政府公共关系传播是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一种信息传播活动和信息交流过程。

3、政府公共关系调查
政府公共关系调查是社会调查的一种,它是指社会组织根据某种需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为准确地收集有关信息而进行的专项活动。

4、政府公共关系策划
就是政府机构和政府公共关系人员为了实现塑造政府形象这一基本目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确定的需要解决的政府公共关系问题和宏微观的条件,谋划设计出相应的政府公共关系战略,并制定出最优行动方案的过程。

5、政府内部公共关系
从外延上看,我们把围绕政府内部行政关系而形成的公共关系,称为政府内部公共关系。

从内涵上看,是政府为达到特定的目标,充分运用现代传播手段所进行的,重视与行政行为对象在思想、感情等方面达到理解和交流,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行政效率的管理方法。

6、行政组织形象
所谓行政组织形象,是公众在对政府加以综合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政府的整体印象和基本评价,是政府行为在公众心目中的客观反映。

7、策划新闻事件
是指政府的公共关系人员,为了达到宣传该政府机构的良好形象的目的,而精心策划能达到新闻媒介关注并为之传播的真实事件。

8、政府公共关系谈判
政府公共关系谈判,是指谈判双方为了各自特定的利益目标,遵循互利的原则,通过对话、沟通、协调的方式,达成协议(合同)的过程。

9、公共关系状态
所谓公共关系状态,就是公共关系主体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的总和。

10、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是政府、企业、社会团体或者公民为公布有关重大新闻而兴趣办的,邀请电视台、报社、电台、杂志社、新闻网站等媒体的新闻记者和相关人员出席,发布消息、回答提问的一种特殊的会议形式。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
1、政府公共关系的职能包含(ABCDE)
A.收集信息
B.决策咨询
C.协调沟通
D.宣传引导
E. 树立形象
2、政府公共关系人员的能力结构要求包含以下(ABCDE)
A.交际能力
B.沟通能力
C.组织能力
D.思辨能力
E.创新能力
3、政府公共关系公众的特征(ABCDE )
A.公众的相关性
B.公众的群体性
C.公众的复杂性
D.公众利益的多维性
E.公众的变动性
4、政府公共关系的公众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其中,按照公众对政府的态度进行分类可以分为(ABC)A.顺意公众 B.逆意公众 C.独立公众 D.政府追求的公众 E.政府不欢迎的公众
5、政府公共关系的公众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其中,按照公众的发展过程进行分类可以分为(ABCD)A.非公众 B.潜在公众 C.知晓公众 D.行动公众 E.首要公众
6、政府公共关系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包含(ABC)
A.道德修养
B.职业素质
C.能力结构
D.形象要求
E.专业背景
7、根据人类传播的发展过程,一般将传播分为以下类型(ABCD )
A.自身传播
B.人际传播
C.组织传播
D.大众传播
E.互联网络传播
8、提高政府公共关系沟通传播的效果,必须正视并认真疏通传播障碍,公共关系沟通传播的主要障碍有(ABCDE)A.机械障碍 B.语言障碍 C.习俗障碍 D.心理障碍 E.组织障碍
9、政府公共关系人员在传播沟通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ABCDE ),以保障有效的公共关系传播。

A.真实性原则
B.目的性原则
C.政务公开原则
D.全员公关原则
E.双向沟通原则
10、政府公共关系调查的基本原则有(ABCDE)
A.真实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群众路线原则
D.经济效益原则
E.讲求实效原则
11、政府公共关系基本的活动模式有(ABCDE )A.宣传性政府公共关系B.交际性政府公共关系模式 C.服务性政府公共关系模式 D.社会性政府公共关系模式 E.征询性政府公共关系模式
12、公众是政府外部公共关系的主要对象,公众舆论具备以下哪些基本功能(ABCD )
A.预警社会状况
B.制约权力行使
C.维护社会稳定
D.促进人民参政议政
E.取代大众传播
13、行政组织形象是政府及其部门在公众心目中的客观反映,简单而言,行政组织形象具有以下哪些特点(ABCD )A.主观性 B.客观性 C.动态性 D.综合性
E.不变性
14、影响行政组织形象的主要因素有哪些(ABCDE )
A.价值观
B.政策
C.信誉
D.公正性
E.廉洁程度
15、以内容为划分标准,社会舆论可以分为(CDE )
A.阶级舆论
B.群体舆论
C.政治舆论
D.经济舆论
E.文化舆论
16、政府公共关系人际交往的主要特点(ABCD )
A.显著的职业性
B.双方的参与性
C.处事的灵活性
D.持久性
E.私人性
17、政府公共关系人际交往的主要功能(ABC)
A.传递信息
B.感情交流
C.行为调节
D.形象矫治
E.处理危机
18、按照广告的载体划分,政府公共关系广告包含(ABCD)
A.车船广告
B.传单广告
C.广播广告
D.网站广告
E.社会广告
三、简答题(每题5分)
1、怎样理解政府公共关系的含义?
对于政府公共关系的含义,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和认识。

第一,它明确了构成政府公共关系的三个基本要素,即政府、公众和传播沟通。

第二,它揭示了政府公共关系的基本任务是处理和协调政府与公众的关系。

第三,它明确了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总目标是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2、简述政府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区别。

(一)关系的性质不同(二)关系产生的基础不同(三)关系的主客体不同
(四)关系的内容和程度不同
3、我国政府公共关系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一)政府公共关系发展不平衡,水平比较低(二)公众对象分析选择失偏
(三)传播沟通体制运作存在障碍(四)政府公共关系传播透明度不高
4、简述政府公共关系中处理突发事件的原则?
(1)真实公开的原则(2)迅速及时的原则(3)分级负责原则(4)安定团结原则
5、简述政府公共关系谈判的准备阶段应该做好哪些工作?
1、组织好谈判班子
2、了解自己和对方的情况
3、制定谈判计划
4、安排谈判场所
四、案例分析
24岁的上海白领王帅于2009年初网上发帖举报家乡河南灵宝市非法征地一事,却被“跨省拘捕”以涉嫌诽谤政府罪押回河南羁押8天。

由于公众舆论压力,河南省副省长承认王帅案为冤假错案,并网通过网络向其公开道歉,该案一批司法人员被处理,王帅获得783.93元的国家赔偿。

戏剧性的是,王帅举报的违规征用的土地全部复耕,土地又重新回到农民手中。

结合本案例,你认为政府应该如何正确处理与社会公众的关系?
答题要点:(1)正确对待公众舆论,特别是与政府愿望相违背的舆论。

对于有利于政府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政府应该虚心接受并主动改正,这是公众监督权和举报权的体现,政府切忌以公共权力打压、报复社会公众,否则,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在本案例中,王帅发帖内容属实,当地政府应该借此机会改过自新,而非打压报复。

(2)政府应该正确定位自身角色,转变行政理念,以公众利益为最终行事准则,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在本案中,政府不该为局部利益而视农民的土地权益为无物。

(3)积极主动与社会公众沟通,制定公众新闻乐见的政策。

在本案中,政府的违规征地行为,显然没有当地农民的参与,缺乏最基本的沟通,所以会导致热心人士的网上举报。

(4)正确处理“危机事件”,变危机为转机。

如河南副省长的及时赔礼道歉,返还农民耕地,都是处理危机事件的明智做法,同时,相关工作人员的“被问责”,也体现了政府维护社会公众合法权益的决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