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 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第八章 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第八章《牛顿第一定律》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评分一、单项选择题(21×2分=42分)1. 下列哪个物体所受的重力接近于10N()A.一支铅笔 B.一升水 C.一张课桌 D.一台电视机2. 下列不是弹力的作用效果的是()A.改变物体体积 B.改变物体形状C.改变物体密度 D.改变物体运动状态3. 一物体以1m/s的速度在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为10N,若速度增大到2m/s,仍在水平桌面匀速运动,它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不计空气的阻力)()A.大于10N B.等于10N C.小于10N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4. 公共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站在车里的人在水平方向上()A.不受力B.受到向后的摩擦力C.受到汽车对它的牵引力D.受到向前的摩擦力5. 一物体重100N,当在水平地面上滑动时所受摩擦力是30N;将物体匀速提起时的拉力为F1;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时,物体所受拉力为F2,则F1 F2的大小分别是 ( )A.100N,100NB.30N,30NC.100N,30ND.30N,100N6. 在学校里,同学们经常进行各类球类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踢足球时,摩擦力使地上滚动的球越来越慢B投球时,手的推力使篮球在空中继续飞行C顶足球时,头顶上的力改变了球的运动方向D打乒乓球时,球拍对球的力使球的运动方向改变7. 将一个全部用大理石制成的小桌放在同一水平地面上用水平力拖动,如图所示的两种拖法中,第一次匀速拖动,第二次加速拖动,则两次小桌所受摩擦力大小关系是()A.甲大B.相等C.乙大D.无法判断8.下列关于摩擦力的利弊,说法正确的是()A 机车启动时,车轮与钢轨之间摩擦是有益的B皮带和皮带轮之间的摩擦是有害的C骑自行车时,轮胎和地面之间的摩擦是有害的,而且毫无益处D人走路时,鞋底与地面间的摩擦是有害的9. 几位同学在操场上进行爬杆比赛,若杆是竖直放置,则使人能够上升的力是()A 重力B 弹力C 摩擦力D 人对自己的作用力10. 一个重为0.2N的氢气球,在空气中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作用,大小是0.2N,氢气球()A、一定上升B、一定下降C、一定静止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11.如果你看过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围棋讲座就会发现,棋子在竖直放置的棋盘上可以随意移动,但不会掉下来.原来,棋盘和棋子都是由磁性材料制成的.棋子不会掉落是因为()A.质量小,重力可以忽略不计B.受到棋盘对它向上的摩擦力C.棋盘对它有很大的吸引力D.它一方面受到棋盘的吸引,另一方面还受到空气的浮力12.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不受力就会静止 B.物体不受力,运动状态就不会发生改变C.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不可能静止D.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会改变13.如图所示,“奔马”模型能稳稳地立在手指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奔马”受到的重力与手指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奔马”受到的重力与它对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奔马”对手指的压力与手指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奔马”受到的重力与它对手指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14.有两个外形相同的鸡蛋,一生一熟,将它们放在比较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使它们以相同的速度开始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鸡蛋很快停止转动,熟鸡蛋转了一会儿才停止B.熟鸡蛋很快停止转动,生鸡蛋转了一会儿才停止C.两个鸡蛋都很快停止转动 D.两个鸡蛋都转了一会儿,然后同时静止15. 如图所示,小华将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 ,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匀速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 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在木板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木块A 受到的是静摩擦力B .木块A 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C .拉动速度变大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D .木块A 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左145题图 16题图16.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组拔河比赛的场景,不计绳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比赛时,选体重大的运动员,能增大对地面的压力B .比赛时,运动员身体后倾、两腿弯曲.可以降低重心C .比赛时,受到地面摩擦力较大的一组最终获胜D .比赛时,拉力较大的一组最终获胜17.由于不遵守交通法规酿成的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国家加大了对违反交通法规的处罚力度。

关于汽车安全行驶的规定和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 )A .限制汽车最大行驶速度,是为了减小汽车的惯性B .安全带主要是在汽车突然启动时对驾乘人员起到保护作用C .冬天汽车在冰雪路面上行驶时,轮胎上装防滑链,是为了减小摩擦D .严禁酒后驾车,主要是因为饮酒后驾驶员反应迟钝,更容易出现交通事故18.如图所示,商场的电梯匀速向上运动,站在电梯上相对电梯静止的人受到的作用力是( )A .重力和支持力B .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C .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D .重力、支持力和斜向下的摩擦力19.氢气球用绳子吊一重物,共同以8m/s 的速度匀速上升。

当到达某一高度时,绳子突然裂开,这个物体将( )A .继续上升一段,然后下落B .立即加速下落C .以原来的速度一直上升D .保持8m/s 匀速下落20.跳伞运动员从水平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中部舱门竖直跳下后,在没有张开降落伞之前,抬头看飞机时,若不计空气阻力,他发现 ( ) A. 飞机正在前上方飞行 B. 飞机正在头顶上方飞行 C. 飞机正在后上方飞行 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21.一个物体受到均为30N 的一对平衡力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这对平衡力同时突然减小到20N ,则物体( )A. 速度减小B. 停止运动C. 按减小后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D. 仍按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22. 写出下列各现象中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1)某人走路时,不小心脚绊着石块受到阻碍,人摔倒了。

施力物体是__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 。

(2)手拿镊子夹取砝码,对砝码,施力物体是______,受力物体是23.古诗云“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前一句描述的是光的折射现象,后一句说的力的现象,描述了一个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

24.木块与小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遇到一障碍物时,小车停下,木块从车上的a 点滑至b 点(如图甲),是因为木块具有____________;木块能停在b 点,说明木块在滑动过程中受到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的摩擦力作用。

24题图 25题图25.如上右图所示,一小车内有水,水中有一气泡,当小车向右匀速运动时,突然刹车,气泡将向________ 运动。

26. A 、B 是两个质量相同的旅行箱,B 箱下装有滚轮,A 箱下没有, 箱容易被推动,这说明了 。

27. 如图27所示,跳伞运动员在从飞机上跳下、降落伞没有打开之前,下落会越来越快,此时运动员受到的阻力重力;当降落伞打开后,运动员匀速下落时,受到的阻力重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7题图 28题图28. 如图28所示的弹簧测力计,其测量范围是,分度值为,指针所指的示数为;若某同学将弹簧测力计拿倒了,用提环来悬挂重物,则所测物体重力比实际值(偏大/不变/偏小)。

29. 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30.一切物体在时,总保持或状态,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而出来的,它是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31.如图31所示,水平地面上有甲、乙两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有一大小为10N的水平向左的拉力F作用在乙物体上后,甲、乙两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

已知甲物体的质量为4kg,乙物体的质量为6kg,则物体甲受到的水平作用力为 N;如果当拉力F增大到20N时,物体甲和乙均以相同的速度沿地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甲物体受到的水平作用力为N.31题图 32题图32、如图所示为用筷子提米实验,杯中装满米,再加少许水,压紧。

过一会儿提起筷子,米和杯也被提起是__________作用的结果。

筷子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

33.空降兵在降落伞打开后的一段时间力将匀速下落,它的体重为650N,伞重200N,若人受到的阻力忽略不计,则伞对人的拉力为 N,伞受到的阻力为 N.三、作图题(共6分)34. 利用力的示意图画出下列物体所受的重力以及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35.小明用200牛的力,沿与水平地面成45°角拉小车,用力的示意图画出拉力,若小车的质量是30千克(取g=10N/Kg)用力的示意图画出小车受到的重力。

四、实验探究题(共14分)36.(5分)下图是小宇“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操作过程,铁块和木块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木块表面比铁块表面粗糙。

实验时,小宇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物体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1)甲图中铁块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__N。

(2)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丙两图中铁块和木块叠放在一起的目的是使__________相同,比较乙、丙两图可得出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4)实验时,小宇先在竖直方向上对弹簧测力计调零,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物体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测出的摩擦力__________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际摩擦力。

37. (6分)在“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的活动中,同学们发现:在一定的范围内,橡皮筋受到的拉力越大,橡皮筋的长度越长。

根据邀一现象,小明和小丽提出如下猜想(见图l6)。

究竟谁的猜想正确呢?他们决定一起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一根橡皮筋、若干个相同的钩码、铁架台和细线外,还需要的器材是 。

(2)小明和小丽的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①没有挂钩码时,橡皮筋的长度Lo= ㎝。

②请将表格中第3行的数据补充完整。

③要判断小丽的猜想是否正确,应对表格中的哪两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答:应对 (选填序号)两行数据进行比较。

④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实验能初步验证谁的猜想是正确的?答: 请简要写出你的判断依据:38.(3分)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设计实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从图可以看出,小明控制不变的量是:__ ____________,要使瓶子倒放时与正放时产生相同的作用效果,最简单的方法是:_______ _______ 。

四、开放探究题(6分) 3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汽车刹车之后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