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言文句式-倒装句、固定句式(上课)PPT

文言文句式-倒装句、固定句式(上课)PPT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2)用“被”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被 有 (3)用“见”或“见......于......”表被
动标
“不能容于远近。”
句 志 (4)用“于” 或“受......于......”表被
为了强调谓语,也可以把它放到主语之前,这就叫谓语 前置,或叫主语后置。这种谓语前置的句式,通常出现 在感叹句和疑问句中。如: • 1、甚矣!汝之不惠! 汝之不惠(慧) ,甚矣!
你太不聪明了 •
• 2、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公子能急人之困在安。
公子能为别人困难而着急的地方在哪里呢?
9
• 二、宾语前置
• 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宾语通常放 在动词或介词的后边。在文言文里,宾语前置是有条件 的。

1、动词宾语前置
• 文言文中宾语提到动词前面,大致有三种情况:
•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
• 格式:主十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十宾 【余、吾、尔、自、之、是】十动
•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
大王来操何
• 张良问公道:“大王来时还了什么礼物?”
• 2、沛公安在? • 沛公(刘邦)在哪里呢?
沛公在安?
• 3、问女何所思? • 问(木兰)你在思考什么?
问女所思何
• 4、王见之曰:“牛何之?”
牛之何?
• 大王看见了问道:“把牛牵到哪里?”
• 5、何伤乎?
伤何乎
• 妨碍什么呢(有什么妨碍呢)? • 6、王曰:“缚者曷为者也?”
时候,要注意把后置定语提到中心词前面去翻译。
• 常见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格式:
• 1、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字煞尾。 这种格式中的“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
• 格式: “中心词+定语+者”
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字煞尾。这种格 式中“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格式: “中心 词+定语+者”
缚者为曷者也?
• 大王问:‘被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 • 7、吾谁敢怨?我敢埋怨谁呢?
吾敢怨谁
• 8、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 且置焉土14 石
• (3)、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 格式:主十宾十之(是)十动
• 牛刀小试:指出下列句子的类型并在横线上翻译,划出 正常语序:
• 1、夫晋,何罪之有?
•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 语之前。

在古汉语里,使用频率高的疑问代词是
“何”字,其他还有“谁、孰、恶、安、焉、胡、
奚、曷”等,它们作宾语时,也放在动词谓语之
前。
• 格式:
• 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 动?
恶 例:彼且恶乎待哉?(他还要凭借什么呢?)
13
• 1、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
介词的前面,最常见的情况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 格式:宾十介十动
以钩写龙,以凿写龙
• 1、钩以写龙,凿以写龙
• 用钩子来画龙,用凿子来雕刻龙
• 2、余是以记之。
余以是记之
• 我因此记下了这件事
• 3、一言以蔽之(成语) 以一言蔽之
• 用一句话来概括它 • 4、楚战士无不一以当
2、时人莫之许 时人莫许之
译文:“可当时的人并不赞许他(这么看)”
3、秦人不暇自哀 不暇哀自
译文:“秦人来不及哀叹自己”。
4、忌不自信 忌不信自
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
5、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未有之也
译文:“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没有这样的事”
6、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我无诈尔,尔无虞我
译文:“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
• 2、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 尽心侍奉婆婆,好好服侍她
好自扶将相 相→她
• 3、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相→我
• 小孩子看见了我却不认识我
儿童见相不识相
• 4、“见”+动词
• “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 可解释为“我”, 这时“见”是作宾语放在动 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如:
• 哦!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能同谁在一起呢?
• 6、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以何面目归汉
• 即使活着,(我)有(凭)什么脸面回汉朝去呢?
• 7、王问:“何以知之?” • 赵王问道:“(你)凭什么知以道何他知可之以出使?”
• 8、微斯人,吾谁与归?
微斯人吾与谁归
19
• (2) 、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

6
7
• 文言文复习——特殊句式(倒装句)
• 课前复习:
•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句子成分。
• 1、句子成分口诀:
• 主谓宾定状补,句子成分要清楚。句子主干主谓宾,枝 叶部分定状补。定语用在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还
有助词的地得,帮助区分定状补。
• 看全句、抓中心,缩句先找主谓宾。主干原句有歧义, 恰当带上定状补。
太子及知其事宾客者
•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燕太子丹及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上白衣戴上
白帽来为他送行。 • 2、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求可使报秦人者

计划还没定下来,寻求可以通报秦国的人,但没能
找着(这样的人)
• 3、楚人有涉江者
楚有涉江人者
•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
• 4、荆州之民附操者
籍以何至此
• 不这样,我(项羽)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
• 2、谁为哀者? • (你们在)替谁哀哭呢?
为谁哀者
• 3、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长安君以何自托于赵?
• 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
18
• 4、国胡以相恤?
国以胡相恤
• 国家用什么来救济老百性呢?
• 5、臆!微斯人,吾谁与归? 微斯人吾与谁归
1
(1)用“者……也”表判断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 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①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②汝是大家子
判 断 句
2
乃诚 即 则
• 1、府吏见丁宁
府吏丁宁见
• (我回来时)府吏叮嘱我
• 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慈父背见
• 生下我六个月,父亲就背弃了我
23
• 三、定语后置

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的。定语一般要放在
中心词之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
除了此种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之后,通常
用“者”煞尾,构成定语后置的形式。在翻译的
代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第二,全句
必须是否定句;第三,必须有否定副词 “不、未、毋
(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第四,代词宾
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10
主十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十宾【余、吾、 尔、自、之、是】十动
1、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莫肯顾我
译文:“多年辛勤伺候你, 你却不肯关心照顾我”。
自、向”等,它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结合,
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叫
介词宾语。介词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后,文言文中在以
下情况时放在介词之前:
• (1)、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前。
•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 介十动?
• 1、不然,籍何以至此?
楚战士无不以一当十
• 楚国的战士没有谁不用一个抵挡十个来拼命的作战的
• 5、夜以继日 • 用夜晚来接着白天
以夜继日
20
• (3)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的前面。如:
• 1、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 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 亚父范增面向南坐着
亚父向南坐
• 2、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 到达北海,面向东看,看不到水的尽头
有何罪
• 晋国,有什么罪过呢?
• 2、唯弈秋之为听
唯听弈秋
• 只听弈秋的教导
•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不了解句读,不能解答疑惑
不知句读,不解惑
• 4、唯陈言之务去 • 只是务必除去那些陈旧的话
唯务去陈言
• 5、父母唯其疾之忧
父母唯忧其疾
• 父母只忧虑他的疾病
15
• 6、唯马首是瞻
唯瞻马首
• 只看我的马头行事(原指作战时士卒看主将的马头行事。
往往用“唯(惟)……是……”和“唯
(惟)……之……”等格式,可将副词“唯
(惟)”译成“只”“只是”或“专”“一定”
等,而助词“之”“是”是提宾的标志,
不译。如成语“唯利是图”“唯命是
从”“唯你是问”“唯才是举”等等,就
是这种格式。
17
• 2、介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

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
功之有哉?尚安事客?

现在有了危难,没有别的办法,却想到同秦军去拼
死,这好比把肉投给饥饿的老虎,能有什么功效呢?
(如果这样),还要门客做什么呢?
16
• 小结: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 词前,以加重语气。这种现象古汉语中并 不多见。如:
• 表示动作对象的单一性和强调宾语,
• 7、古之人不余欺也。 • 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 • 8、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 世道混浊没有人了解我啊,我却高视阔步,置之不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