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类、访谈类文本阅读教师版一、 新闻的概念新闻属纪实性文体。
它具有真实准确、迅速及时、用事实说话等特点。
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 新闻专指消息,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述评等。
二、 广义新闻的特点【消息】这是以叙述为表达方式、迅速报道事件、篇幅短小的一种新闻文体。
其结构包括:标题(用来揭示、评价、概括新闻内容的一段最简短的文字) 、导语(独立性的开头部分,用简要的语句突出所报道事实中最重要最能吸引读者注意的核心要点)、主体(对导语进行展开,对新闻事件作具体陈述)、背景(对新闻事件进行 解释、补充)、结尾(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最后一段话,用于总结;但有些消息也可以没有结尾)【通讯】跟消息相比,通讯更注意刻画完整的人物形象,更刻意再现现场实感,其表现手法更为丰富,因此具有 相当的文学性。
它分人物通讯、事件通讯两种。
【述评】这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体裁。
一般分为社论、评论员文章、署名文章、编者按、编后语、短评等。
报道 是其主体,评论则是灵魂。
三、 新闻阅读的解题方法新闻类作品的解题抓以下几点: (1)看标题:通过标题搞清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讯。
(2)抓要素:无论哪种新闻,都离不开人、时、地、事四个要素。
(3)理线索:理清行文思路,把握全文中 心。
(4)析手法:想一想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和修辞方法,运用这些是为了说明或表现什 么?四、 新闻类文本的基本特征和整体解读方法。
新闻类文本主要包括消息(狭义的新闻)和通讯,消息和通讯都是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及身边 有价值的事件的报道。
真实准确、迅速及时、用事实说话是新闻类文本的主要特点。
通讯和特写还具有一定 的文学性。
广义的新闻一般包含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等部分。
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组成 部分,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
新闻标题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
有的新闻有多行标题,多行 标题包括引题(引标)、正题(主标)、副题(副标)。
引题一般交待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正题是对一 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副题往往是对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
导语大多是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 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
其写法有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 提问式、结论式等。
主体是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息的主干,一般按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展 开叙述,或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
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最后一段话。
有的消息没有结尾。
结语可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可用带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作结,可对事物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可提出值 得读者深思的问题,不一而足。
下面结合具体文本说说新闻类文本的解读方法。
先看一则消息:昆山31万农民刷卡看病每人每年缴纳50元 最高可得到1100倍补偿高坡从昨天起,昆山31万农民也可以和城里人一样“刷卡”看病了 !昨天,该市7个行政发放点的上千名老百姓都领到了一本墨绿色的《昆山市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证》 和一张IC 卡。
此举标志着昆山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开始进入全面运作阶段。
凭着这张居民在该市的任何一个医保定点医疗单位都可以自由“刷卡”就医。
根据该市的具体实施办法,农村居民每人每年只要缴纳 50元,如果不幸遭遇大病,最高可以得到近1100倍的补偿,也就是说,最高可以报销到接 近55000元!昨天下午,在该市周市镇北村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民张燕君拿着刚刚领到的医保 IC 卡。
昆山的农村 IC 卡开始了自己 70人口,均采取倾斜政策,不用缴纳一分钱,无门槛进入这个保障体系。
为60岁以上的老人建立个人账户 ,由 保险基金每年自动注入 150元。
昆山医保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说,昆山的农村医保,除了筹资标准低于城镇职工,因而报销补偿的具体数 额不一样外,在运作管理模式上已经与城镇职工的医保没什么两样,就连报销的医药范围和 5000元报销起付线都是一样的。
() 昆山农民凭一张IC 卡,可以在该市任何一个医保定点医疗单位“刷卡”就医,这一点跟城里人完全昆山的农村医保,筹资标准为每人每年 200元,农民个人支付 50元,其他150元由市镇财政和村集对农村低保人员和 60岁以上的老人,昆山市建立了个人账户,每人每年注入保险基金 不用支付50元的医保金。
,D •张燕君因年满70岁,每年由昆山市农村医保基金投入150元供其治病。
她用完 150元后,其余部分应由个人负担。
E .由于农村医保筹资标准低于城镇职工,因此农民医疗费的报销补偿的数额也相应低于城镇职工。
【解题指导】 这是一则获奖的新闻作品。
阅读这则消息,既要有洞悉我国农村现实、了解构建和谐社会 的有关背景知识,又要有结合新闻作品文体特征解读新闻佳构的阅读能力。
四道试题可以引领我们走进解读 消息类文本的具体过程。
解读消息:首先要从标题和导语入手,把握消息的主要内容。
这是对消息的整体把握。
消息的标题和导 语大多概述了主要事实。
如本则消息标题和第一段导语直击新闻事实,副标题概括昆山农村医保制度的主要 内容。
深入解读消息,要关注主体部分的主要事实。
新闻的主体是对导语概述事实的详尽报道,要结合记叙的 要素,如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事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件,即五个“W ”去把握有关细节。
第1题考查的就是对新闻事实细节的把握能力。
C 项所述与事实不符,建立个人账户的仅限于 60岁以上 的老人,不包括农村低保人员。
D 项应不符合事实,60岁以上老人用完筹措标准的 150元以后,遇上重大疾 病或大额开支,应有医疗费报销补偿。
2、本则消息前部分截取昆山市给农民发放医疗卡的瞬间,并具体描述村民张燕君凭卡就医的过程, 平实的文字介绍昆山市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有关情况。
这样的结构安排有什么好处,请加以简略分析。
【解题指导】 解读消息还要善于从新闻文本的文体特征 出发,对具体作品的独特性进行思考和分析。
对 新闻作品的独创性的思考和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①新闻从什么角度切入事实;②主体部分选择了 怎样的典型事件进行报道:③在事件叙述中抓拍到哪些典型性细节;④叙述描写之外,还运用了哪些表达方 式;⑤为了凸现新闻价值,切入了哪些新闻背景材料,它们与主体事实之间是什么关系。
第2题涉及对新闻文本独创性的分析。
本则消息报道昆山市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有关情况,截取具有标 志意义的医疗卡发放瞬间切入,凸现这一事件对农民生活的重大意义。
在事件叙述中,作者又选取了村民张 燕君凭卡就医的过程展开具体描述,突出,社区医生给她开具处方,一盒是感冒清胶囊, 卡一刷,随即打出一张清单,显示划卡消费 “没想到政府为我伲老百姓考虑得这么周到,送钱给岁生涯中的第一次“刷卡”看病经历。
经过一番“望闻问切” 一盒是珍珠降压片。
收银处是一套崭新的电脑设备,输入处方, 9. 5元,卡上余额140. 5元。
老太太开心得合不拢嘴: 我伲看毛病! ” 根据昆山市的农村医保施行办法,筹资标准为每人每年 两级财政各补贴65元。
村集体补贴20元,农民自己支付 贴。
据悉,昆山农村医保覆盖包括居住在农村的小城镇户口,其中 16岁以下的儿童 岁的18. 9万多人,60岁以上老人7. 7万多人。
另外还有 6000多名人均年收入在 200元,这个标准目前是全国最高的,其中市镇 50元,今年该市财政将拿出 6000万元用于医保补4. 3万多人,17岁到602000元以下的农村低保1、下列有关这则消息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A . 一样。
B . 体补贴。
C . 150元,个人 后部分以了老太太药费结算、神态表情、特征性语言等细节。
细节与全貌结合,对事件进行了完整而深刻的报道。
接下来,作者用三段说明性文字极其简明地介绍了昆山市农村医保实施办法的有关情况。
条理分明,数据翔实,方法具体。
叙述、描写与说明方式的配合,使读者对昆山市农村医保的情况既有现场切身感受,又有操作方法的理性认识,堪称新闻中的佳构。
3、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昆山市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哪些有益的经验,请结合文本分条列述。
【解题指导】解读消息,要从文本提供的新闻背景出发,结合新闻有关的社会历史背景,对新闻独特的社会价值进行深度探究。
对新闻工作者而言,敏锐地发现一个事件背后蕴含的社会价值,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社会价值是成就一篇新闻的价值的核心要素。
新闻的社会价值的确立会全面影响作品的叙事策略、表达方式和材料的取舍。
对于读者而言,阅读新闻也要从作品中解析出独特的新闻社会价值,发现隐藏在新闻事实背后的社会意义,并充分评估新闻可能形成的社会影响。
对新闻社会价值的探究,首要的还是要结合文本提供的新闻背景来进行。
一般来说,新闻的作者为了保持对事件的客观公正的报道,在新闻中很少议论和抒情,但客观叙事中包含着一种倾向,背景材料凸现着这一倾向,有时还借新闻当事人之口道明作者的想法。
这些都是我们探究新闻的社会价值的文本因素。
其次,对新闻作品社会价值的探究还要结合具体的社会历史背景进行。
这里的第3、4两题就涉及对新闻社会价值的探究。
从社会历史背景考查,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和谐社会,“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必须面对的难题,几年来,“三农”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像城里人一样刷卡看病,是中国几代农民心中的梦想。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外向型经济重镇昆山,这一梦想变成了现实。
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医疗保险全覆盖,这既是当地城市化过程中老百姓社会生活发生的重大变化,也是具有全国影响的一件大事。
从文本内容看,昆山农村医保制度有许多可取之处,对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有下列指导意义:①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要实现全员覆盖,要特别关注农村弱势群体,包括儿童,农村低保人口与60岁以上的老人;②因地制宜,多方筹措基金,要学习昆山经验,从市镇财政、村集体、农民在个方面筹措,对农民个人,特别是弱势群体,应区别对待,适当倾斜;④要“以工返农”、“以市返农”,对农民和农村给予政策和资金补偿。
—4、本则消息以独特的新闻价值和高超的表现方式获得第十五届中国新闻一等奖。
概述其获奖清为这则消息写一段颁奖词,原因。
【解题指导】这一题拟写颁奖词实质上考查的是阅读探究能力。
获奖原因应包含新闻的社会价值和艺术特色两个方面。
因此,本题探究也要从社会价值和艺术特色两个方面进行。
本题答案:昆山,31万农民刷卡看病实现了中同几代农民的梦想。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构建和谐社会的典型事件。
这则消息标题直击新闻事实,简沽明了,引人注目。
作品截取新闻事件中具有标志意义的医疗卡发放瞬间,叙述村民张燕君凭卡看病的过程,具有强烈的现场实感,同时作者又以简明的语言介绍昆山农村医保的实施办法,方法具体,数据翔实,在不足800字的篇幅中,内容安排点面结合,有细节有全貌,有现场实感,也有理性解说,堪称新闻作品中的佳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