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管理》教学大纲一、编写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要求《幼儿园管理》是教育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应用现代管理学和教育管理学的基本理论来研究幼儿园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课程。
由于幼教机构的性质及所承担的任务不同于其它教育机构,所以在管理方面有其特殊的规律性。
因此,《幼儿园管理》课程的内容具有理论性、综合性、应用性的特点。
设置本课程的具体目的要求是: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幼儿园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了解我国幼教管理的政策与法规,认识幼儿园管理的特点及规律性,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分析和解决幼儿园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促进我国幼儿园管理科学化的进程。
(二)本大纲制定的依据根据本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要求,根据本课程的学科性质、教学条件和实践需要而制定。
(三)大纲内容选编原则与要求大纲从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特点及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出发,本着客观求实、追求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精神,注重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践性,在教学中既重视分析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范式,同时也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和解决幼儿园管理实践中具体问题的能力。
本大纲要求学生掌握幼儿园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幼儿园管理实践的新动态。
并能结合幼儿园管理实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占30%。
2•期末考试:占70%。
二、教学内容纲要第一章管理概述一、什么是管理(一)管理的定义(二)管理的职能(三)管理的作用二、现代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一)现代管理理论的形成(二)西方与管理有关的几种人性假设(三)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三、幼儿园管理概述一)幼儿园管理的定义二)幼儿园管理的要素与内容三)学习和研究幼儿园管理的意义四)学习和研究幼儿园管理的方法第二章幼儿园管理的原则与方法一、幼儿园管理的原则(一)幼儿园管理原则的含义(二)确立幼儿园公里原则的依据(三)幼儿园管理的基本原则1. 方向性原则2. 整体性原则3. 民主管理原则4. 有效性原则5. 社会协调性原则6. 安全性原则二、幼儿园管理的方法(一)行政方法(二)经济方法(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四)法律方法第三章幼儿园的组织与制度一、幼儿园的组织机构(一)幼儿园组织机构设置的意义(二)幼儿园组织机构设置的依据(三)幼儿园的一般组织机构(四)幼儿园机构体制改革二、幼儿园的规章制度(一)幼儿园规章制度的意义(二)幼儿园规章制度的层次与类型(三)幼儿园规章制度的制定与执行第四章幼儿园管理过程与目标管理一、幼儿园管理的过程(一)管理过程的概念(二)代明的管理过程理论(三)幼儿园管理过程的运行1. 正确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2. 组织计划的实施3. 采取多种形式对计划的实施进行检查4. 做好计划执行情况的总结二、幼儿园的目标管理(一)目标与目标管理(二)幼儿园实施目标管理的意义(三)幼儿园目标管理的实施第五章幼儿园保教工作管理一、幼儿园保教工作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一)保教工作是双重任务的核心(二)保教工作是幼儿园全部工作的中心二、保教结合原则及其实施(一)保教结合原则的含义(二)保教结合原则的实施三、班级保教工作管理(一)幼儿园班级概述(二)班级保教工作特点分析(三)班级保教工作的内容(四)班级管理的方法(五)对各年龄班的管理(六)班级保教过程的正常运行四、幼儿园教研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一)开展教研活动的意义和任务(二)教研制度的建立(三)教研活动的组织五、幼儿园课程管理(一)幼儿园课程管理问题的提出(二)幼儿园课程管理的内容(三)幼儿园课程管理的要求(四)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开发第六章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管理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管理的意义和任务(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管理的意义(二)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管理的任务二、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管理的内容(一)环境管理(二)健康管理(三)生活管理(四)保育教育指导三、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管理措施(一)抓好预防工作(二)要有组织和制度的保证(三)加强计划性和定期检查指导(四)注重班级日常性卫生保健工作第七章幼儿园总务工作管理一、幼儿园总务工作管理的意义与特点(一)幼儿园总务工作管理的意义(二)幼儿园总务工作管理的特点二、幼儿园总务工作管理的内容(一)办园条件的创设与改善(二)财务管理(三)物品管理(四)事物管理(五教职工生活福利(六)幼儿膳食管理三、幼儿园总务管理的基本要求(一)树立服务意识(二)与全园整体规划相结合(三)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四)明确人员的职责,提高人员的素质(五)提高工作效率(六)协调各种关系第八章幼儿园伤害事故的处理及其安全工作管理一、幼儿园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一)幼儿自身的原因(二)幼儿园教养性质(三)制度问题(四)设备问题(五)教学管理问题二、幼儿园常见伤害事故类型(一)设施伤害:(二)保育教育伤害(三)幼儿自身伤害(四)园外活动伤害三、幼儿园伤害事故的赔偿责任问题(一)处理幼儿伤害事故时责任划分的法律依据。
(二)幼儿园伤害事故中的赔偿责任分析。
四、幼儿园的义务(一)按照教学常规进行教学(二)外出活动时保证幼儿安全(三)了解幼儿健康状况(四)定期检查教育活动场所、安全设施,提供安全、卫生的学习环境。
(五)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六)事故发生后及时米取补救措施。
五、幼儿园安全工作管理(一)强化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二)注意环境安全,减少意外事故(三)建立安全制度,改善安全措施(四)维护幼儿安全,加强安全教育六、维护幼儿安全的原则(一)预防为主(二)组织有序(三)充分的时空(四)“管”“放”并行七、安全管理与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一)教育幼儿认识潜在的危险和可能的伤害(二)让幼儿了解更多的安全制度(三)教育幼儿避开危险的事物(四)教育幼儿不做有危险的事第九章保教队伍建设一、调动人的积极性(一)关于人的积极性(二)关于激励的理论(三)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二、了解教职工队伍的基本状况(一)保教人员任职条件与职责(二)教职工队伍基本状况分析三、合理选聘与任用人员(一)选聘人员应遵循的原则(二)创造条件合理用人四、培训与教育教职工(一)加强业务培训,强化职业能力(二)注重思想政治工作,激发敬业奉献精神第十章幼儿园组织文化建设一、幼儿园组织文化建设的内涵(一)幼儿园组织文化的概念(二)幼儿园组织文化的特征(三)幼儿园组织文化的结构(四)幼儿园组织文化内容二、幼儿园组织文化建设的意义与作用(一)幼儿园组织文化建设的意义(二)幼儿园组织文化建设的作用三、幼儿园组织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一)幼儿园组织文化建设的途径(二)幼儿园组织文化建设的方法第十一章园长与幼儿园领导工作一、幼儿园领导概述(一)领导的概念(二)领导者影响力(三)园长的领导方式二、园长的角色与职责(一)园长的角色(二)园长的职责三、园长的素质(一)政治思想素质(二)文化专业素质(三)能力素质(四)身体素质四、园长的领导艺术(一)随机决断统全局——决断艺术(二)以身作则树威信——身教艺术(三)远虑先行求变革——创新艺术(四)情若春风爱无声情感艺术(五)不拘一格用人才一一用人艺术五、提高园长领导艺术的方法(一)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二)关心体谅员工,以情动人。
(三)加强学习,成为教育行家。
第十二章幼儿园公共关系管理一、幼儿园公共关系概述(一)公共关系的含义(二)幼儿园公共关系的含义(三)幼儿园公共关系的作用二、幼儿园公共关系的对象、内容与原则(一)幼儿园公共关系的对象(二)幼儿园公共关系的内容(三)幼儿园公共关系的原则三、幼儿园公共关系的途径与方法(一)幼儿园公共关系的途径(二)幼儿园公共关系管理的方法四、幼儿园公共关系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一)幼儿园管理者必须澄清认识(二)组建幼儿园公共关系委员会,安排专人负责(三)制定公关计划与详细的公关方案五、幼儿园家长工作(一)幼儿园家长工作的意义(二)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形式和方法(三)幼儿园家长工作的管理与指导六、幼儿园与社区(一)社区的含义(二)幼教机构与所在社区的双向服务1. 发掘社区资源,争取家长和社区各方面力量的支持2. 积极探索幼儿园为社区服务的措施途径3. 主动搞好社会协调,发挥综合整体效益第十三章幼儿园工作评价一、幼儿园工作评价的含义(一)什么是教育评价(二)什么是幼儿园工作评价(三)幼儿园工作评价的特点二、幼儿园工作评价的作用(一)导向作用(二)激励作用(三)反馈作用(四)改革作用三、幼儿园工作评价的类型(一)从评价的目的来分:有诊断性评价和甄别性评价(二)从评价的主体来分:有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三)从评价标准的来源来分:有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四)从评价的方法来分有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五)从评价的时间上来分有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六)从评价的内容范围上来分有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四、幼儿园评价工作的原则(一)科学性原则(二)民主性原则(三)客观公正性原则(四)评价与指导相结合的原则五、幼儿园工作评价的内容(一)管理状态评价(二)工作人员评价(三)工作评价(四)公共关系评价六、设计幼儿园工作评价方案的一般步骤(一)确定评价目标(二)选择和确定评价内容(三)设计评价方案(四)撰写评价方案七、幼儿园工作的组织与实施(一)幼儿园工作评价的准备(二)幼儿园评价工作的实施(三)幼儿园工作评价的总结第一章学前教育评价教学辅导一、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幼儿园评价的含义及其功能、意义;明确评价标准确立的依据;了解幼儿园工作评价的对象与范围及评价工作的分类;了解和掌握评价的方法、步骤和实施有效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二、教学辅导幼儿园评价是幼儿园领导与管理工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和环节。
幼儿园评价是教育评价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幼儿园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深入调查,并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幼儿园评价的目的在于获得改进教育与各方面工作的依据。
评价的关键在于作出价值判断。
幼儿园评价的意义和作用:评价具有导向作用,有利于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评价具有激励作用,有利于调动全园职工的积极性;评价具有反馈功能,可以促进幼儿园管理水平的提高;评价具有改革功能,有利于推动幼教改革不断深入。
幼儿园评价的内容与范围包括:幼儿园管理状态的评价;幼儿园工作人员的评价;幼儿园保教工作与总务工作评价;幼儿园公共关系评价。
确立评价标准应遵循的原则:方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评价时应注意的问题:注重将工作现状与原有状态水平作对比,评价主观努力程度及其所产生的效益;定性与定量结合,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手段,全面客观地掌握真实情况;将评价与指导结合,注重评价主客体的协调统一;将评价工作经常化、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