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铝生产计算公式一、配料计算1、处理一吨铝矿应配入的母液量()()母实Rp Rp N RpX Rp C Rp S S M A V k -⨯+⨯⨯+⨯++⨯=41.121η式中:V —每吨铝土矿应配入的循环母液体积 m 3/t.矿;A —铝土矿带入的氧化铝重量 kg/t.矿;η实—氧化铝的实际溶出率;M —溶出赤泥中氧化钠和氧化硅的重量比值; S 1、S 2—分别为铝土矿和石灰所带入氧化硅量 kg/t.矿;1.41—Na 2O 与CO 2分子量的比值;C —矿石和石灰带入的CO 2量 kg/t.矿;X —磨矿和溶出过程中苛性氧化钠的机械损失 kg/t.矿; N K —循环母液中的苛性氧化钠浓度 g/l ;Rp —配料Rp 值;Rp 母—循环母液的Rp 值。
2、处理一吨矿应配入的石灰量 Ca T W i⨯=4.1式中:W —每吨铝土矿需配入的石灰量 t/t.矿; T i —每吨铝土矿所带入的氧化钛量 t/t.矿; Ca —石灰中所含有效钙的含量。
3、每小时下矿所需配入母液量(经验公式) 母母A N t V K -⨯⨯=2.622.8 式中:V —每小时所需母液量,m 3/h ;8.2—经验常数;62.2—矿石中氧化铝含量,%;N K 母、A 母—循环母液中苛性碱和氧化铝浓度,g/l ; t —小时下矿量,t 。
平果铝用经验公式:V=[〔A 矿+灰-S 矿+灰×(A/S)赤〕/R P 溶+S 矿+灰×(N/S )赤+CO 2矿+灰×R ×62/44]/N k (1-R P 循/R P 溶)(m 3/t ) V —每吨铝土矿应配入的循环母液体积m 3/t;A 矿+灰—铝土矿及石灰带入的AL 2O 3重量㎏;S 矿+灰—铝土矿及石赤带入的S i O 2重量㎏;CO 2矿+灰—铝土矿及石灰带入CO 2重量㎏;R P 溶—溶出矿浆R P ;R P 循—循环母液R p ;R —石灰分解率;62/44—N a2与CO 2分子比。
二、溶出率的计算1、理论溶出率 %100⨯-=A S A 理η 式中:η理—理论溶出率,%;A —铝土矿中Al 2O 3的含量,%;S —铝土矿中SiO 2的含量,%。
2、实际溶出率①以硅为标准计算:()()()%100///⨯-=矿泥矿实S A S A S A η ②以铁为标准计算:()()()%100///⨯-=矿泥矿实F A F A F A η 3、相对溶出率%100⨯=理实相ηηη ①以硅为标准计算:()()()%1001///⨯--=矿泥矿相S A S A S A η ②以铁为标准计算:()()()%1001///⨯--=矿泥矿相F A F A F A η 4、净溶出率①以硅计算:()()()%100///⨯-=矿末泥矿净S A S A S A η ②以铁计算:()()()%100///⨯-=矿末泥矿净F A F A F A η 注:实际溶出率的计算中赤泥指的是溶出赤泥,净溶出率的计算中赤泥指的是末次赤泥。
三、赤泥的产出率1、以硅计算 1000⨯=泥矿泥S S η式中:η泥—处理1吨铝土矿所产生的赤泥量,kg/t.矿;S 矿、S 泥—铝土矿和赤泥中SiO 2的含量,%。
2、以铁计算1000⨯=泥矿泥F F η式中:η泥—处理1吨铝土矿所产生的赤泥量,kg/t.矿;F 矿、F 泥—铝土矿和赤泥中Fe 2O 3的含量,%。
3、生产常用公式:赤泥量=矿耗×入磨中Fe 2O 3含量/滤饼中Fe 2O 3含量四、碱耗的计算1、赤泥带走的最小碱损失 1/6082-=S A O Na 损失 式中:Na 2O 损失—赤泥中碱的化学损失,kg.Na 2O/t.Al 2O 3; A/S —矿石中的铝硅比。
608=(Al 2O 3分子量/ Na 2O 分子量)×10002、生产中碱耗的计算下面公式是以Na 2O 计,如果以Na 2CO 3计,生产中常用98%的Na 2CO 3转为Na 2O ,故折算系数为:(Na 2CO 3的分子量/ Na 2O 的分子量)÷0.98=(106/62) ÷0.98=1.741)化学损失的计算:① N 化=T 矿×η泥×Na 2O ×0.01式中:N 化—氧化钠的化学损失,kg.Na 2O/t.Al 2O 3;t 矿—每吨氧化铝的矿耗,t.矿/t.Al 2O 3;η泥—每吨铝土矿所产生的赤泥量,kg/t.矿;Na 2O —赤泥滤饼中Na 2O 的含量,%。
②生产常用经验公式:N 化=入磨Fe 2O 3/滤饼中Fe 2O 3含量×滤饼中Na 2O 含量×矿耗×10×1.742)赤泥附损的计算① 01.02⨯⨯⨯=O Na t N 泥矿赤附η式中:N 赤附—赤泥中氧化钠的附着损失,kg.Na 2O/t.Al 2O 3;t 矿—每吨氧化铝的矿耗,t.矿/t.Al 2O 3;η泥—每吨铝土矿所产生的赤泥量,kg/t.矿3;Na 2O —末次赤泥中附碱含量,%。
②生产常用经验公式:N 赤附=赤泥量×赤泥滤饼附碱×10×1.74赤泥量—1吨氧化铝产的赤泥量t/t. Al 2O 33)氢氧化铝带走碱损失① ()01.041.152921⨯+⨯=Na Na N AH式中:N AH —氢氧化铝中带走的碱损失,kg.Na 2O/t.Al 2O 3; 1529.14—1吨氧化铝折合氢氧化铝量,kg ; 2AL(OH)2= Al 2O 3+H 2O156 102X 1t X =156×1t ÷102=1.52941(t) Na 1、Na 2—氢氧化铝中化合碱及附着碱含量,%。
②N AH =1/0.646(附碱+Na 2O)×10×1.74式中:0.646=102/156×99%五、分解指标的计算1、种子比的计算精种种子比A V A ⨯=式中:V —精液(分解原液)的体积,m 3;A 精—精液的氧化铝浓度,kg/m 3;A 种—氢氧化铝晶种中氧化铝的重量,kg 。
2、分解率的计算%1001⨯⎪⎪⎭⎫ ⎝⎛-=原母种Rp Rp η式中:η种—氧化铝的分解率,%;Rp 母、Rp 原—分别为分解原液和种分母液的Rp 值。
3、产出率的计算()母精产出率Rp Rp N K -=式中:NK —分解原液中苛性氧化钠的浓度,kg/m 3;产出率—分解原液(精液)的产出率,kg/m 3.精液。
六、循环效率的计算()0Rp Rp N E K -=溶 式中:E —循环效率,g.Al 2O 3/l.母液N K —循环母液苛性碱浓度,g/l ;Rp 溶、Rp 0—分别为溶出液和循环母液的Rp 值。
七、石灰分解率的计算%100⨯=T f Ca Ca 石灰η式中:η石灰—石灰分解率,%;Ca f —石灰中的有效钙,%;Ca T —石灰中的全钙,%。
八、沉降过程氧化铝损失的计算1、以硅计算 01.0⨯⎪⎪⎭⎫ ⎝⎛⨯⨯-⨯⨯=稀稀矿矿末末矿矿损失A S S t A S S t A 式中:A 损失—沉降过程中氧化铝的损失,kg/t.Al 2O 3;t 矿—生产一吨氧化铝的矿耗,kg/t.Al 2O 3;S 矿、S 末、S 稀—分别为矿石、末次赤泥和稀释赤泥中SiO 2的含量,%A 末、A 稀—分别为末次赤泥和稀释赤泥中Al 2O 3的含量,%。
2、以铁计算01.0⨯⎪⎪⎭⎫ ⎝⎛⨯⨯-⨯⨯=稀稀矿矿末末矿矿损失A Fe Fe t A Fe Fe t A 式中:A 损失—沉降过程中氧化铝的损失,kg/t.Al 2O 3;t 矿—生产一吨氧化铝的矿耗,kg/t.Al 2O 3;Fe 矿、Fe 末、Fe 稀—分别为矿石、末次赤泥和稀释赤泥中Fe 2O 3的含量,%A 末、A 稀—分别为末次赤泥和稀释赤泥中Al 2O 3的含量,%。
九、蒸发水量的计算()原原母K K K N N N V W -⨯=式中:W —每生产一吨氧化铝需蒸发的水量,m 3/t.Al 2O 3;V —每生产一吨氧化铝需循环母液量,m 3/t.Al 2O 3;N K 原、N K 母—分别为蒸发原液和循环母液的苛性碱浓度,g/l 。
十、综合能耗的计算压缩空气量煤气量电量焦炭量低压蒸汽量高压蒸汽量综合能耗+++++= 式中:综合能耗—每吨氧化铝的综合能耗,kg 标煤/t.Al 2O 3;高压蒸汽量=高压蒸汽单耗(t)×77,kg 标煤/t.Al 2O 3; 低压蒸汽量=低压蒸汽单耗(t)×73.67,kg 标煤/t.Al 2O 3; 焦炭量=焦炭单耗(kg)×0.9714, kg 标煤/t.Al 2O 3; 电量=电单耗(kwh )×0.404,kg 标煤/t.Al 2O 3;煤气量=煤气单耗(m 3)×0.1786,kg 标煤/t.Al 2O 3; 压缩空气量=压缩空气单耗(m 3)×0.038,kg 标煤/t.Al 2O 3;新水=水的单耗(m 3)×0.2,kg 标煤/t.Al 2O 3。
十一、氧化铝回收率经验公式:氧化铝回收率=实产/下矿量×矿石中氧含量×0.01×100实产=下矿量×实际溶出率×0.01×0.95×0.95×矿石氧含量×0.01矿耗=下矿量/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