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案件调查终结报告书范文版

案件调查终结报告书范文版

案件调查终结报告书范文版案件调查终结报告范文XXX工商行政管理局案件调查终结报告当事人及案由当事人:住所: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经营范围:XX年XX月XX日,XXX工商局在进行市场巡查时发现,XXX销售到我市的XXX牌保健食品的外包装上印有“软化血管、提高免疫力”字样。

检查人员认为软化血管、提高免疫力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功能,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一种产品上,当事人的行为涉嫌夸大宣传,检查人员随即对上述情况制作了现场检查笔录,然后填写《立案审批表》并附上述现场检查笔录报局领导批准立案。

局领导XX年XX月XX日批准立案(立案号XXX)。

本案由XXX执法证号∶XXXXX,XXX执法证号∶XXXXX两名调查人员负责调查处理。

调查经过及证据XX年XX月XX日,调查人员对当事人在我市的经销商的法定代表人XXX 进行了询问,调查当事人在我市的销售情况,并获取了调查笔录一份、经销商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一份、经销商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一份、XXX牌保健食品进货发票复印件两份、经销合同复印件一份。

XX年XX月XX日,调查人员在XXX超市对XXX牌保健食品进行抽样取证,获取了XXX牌保健食品的外包装两份。

XX年XX月XX日,调查人员通过特快专递向XXX邮寄送达了XXX号《询问通知书》,要求其提供营业执照副本、XXX牌保健食品批准证书、销售到我市的XXX牌保健食品销货发票、经销合同,并于XX年XX月日前到我局接受调查。

XX年XX月XX日当事人法定代表人委托XXX到我局接受调查,向我局提供了当事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一份,XXX牌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复印件一份,法定代表人委托书一份,委托人身份证复印件一份,调查人员对当事人委托代理人进行了询问并制作了询问笔录。

XX年XX月XX日,当事人通过特快专递给我局提供了情况说明一份,整改后的包装一份。

调查人员调取的主要证据(证据目录)有:1、XXX进行现场检查的现场检查笔录1份;2、对经销商法定代表人的询问笔录1份;3、XXX牌保健食品进货发票复印件四份4、经销合同复印件二份。

5、XXX牌保健食品的外包装两份6、XXX牌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复印件一份7、对当事人委托代理人的询问笔录一份8、当事人情况说明一份9、整改后包装一份10、当事人法定代表人委托书一份11、被委托人身份证复印件一份12、经销商营业执照复印件一份13、经销商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一份14、XXX单位的营业执照15、对消费者的调查笔录两份16、两位消费者的身份证复印件两份以上证据和笔录分别有提供人签名盖章认可。

三、违法事实经查,当事人在XX年XX月XX日生产并销售到我市的XXX保健食品的包装上印有“软化血管、提高免疫力”字样(参见证据一、证据二、证据五),共销售到我市500件,每件10瓶,销售额1.2万元参见证据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该保健食品核定的功能为:软化血管(参见证据六)当事人在XX年XX月XX日生产并销售到我市的XXX保健食品的包装上增加了“提高免疫力”(参见证据五、证据六)本案没有采用行政强制措施,对照工商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标准,也不够移送追诉当事人刑事责任的条件。

四、定性分析当事人在产品包装上对产品的功效做说明,属《河南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第十三条第二款第三项规定的宣传方法。

当事人在产品包装上对产品功效的说明足以使消费者认为该保健食品具有这些功效(参见证据十五),而事实是该保健食品不具有提高免疫力的功效。

根据以上事实和证据,调查人员认定当事人XXX的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第一款“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和《河南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第十三条“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份、性能、用途、生产者、生产日期、有效期限、产地、价格及服务内容、形式等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宣传。

…本条第一款所称其他方法主要是指:…三在商品包装、装潢、样品、说明书上作说明;…。

”的规定,构成了在商品包装、装潢、样品、说明书上作说明的引人误解虚假宣传行为。

五、处罚依据及意见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可以根据情节处一万元以上二十万以下的罚款。

”的规定,另据《安阳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办法》第七十三条第一项“有虚假宣传行为,主观上没有故意的,处以1万以上3万以下罚款;”的规定,考虑到当事人不存在主观上的故意,而且销售到我市的产品数量较少,没有造成较大影响,并且在案发后主动收回产品,减轻危害结果,具有从轻情节(参见证据八、九),建议给当事人如下处罚:1、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2、罚款1万元,上缴国库。

(办案机构)案件承办人:XXX XXXXX年XX月XX日7>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我们今年报告的主题就是我们副标题“迈向新复苏和新结构、超越新常态的中国宏观经济”,因此我们强调的是“复苏”,而这种“复苏”与以往的“复苏”有本质性的差别,同时我们强调在复苏中间中国结构有一些新的变化,这些变化是以往结构不具备的一些特制,当然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在这个报告里边向大家发出乐观主义的前瞻性预测,我们也希望这种预测能够驱散目前在学界和经营界弥漫悲观主义的环境。

我们落脚点认为2013年是在复杂中充满朝气的一年,因此我们是乐观的一年。

那么我们报告中间分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论,主看逻辑和预测,第二看2012年发生什么、还要发生什么,第三部分是明年可能会怎么样?最后我们会提出我们政策建议。

一、总论对于总论也是我们提出模型构建、预测参数、总体分析框架的核心部分,那么在这个部分里边首先一个我们认为迈向新复苏、新结构、超越新常态的总体逻辑是什么?1、为什么今年二三季度出现超预期的回落,并且这种回落体现连续两个季度GDP增速跌破8%,按照以往常识性的分析的话,在中国历史上只要连续两个季度跌破8%都是处于箫条状态,但是我们二三季度里边却发现,在连续跌破8%的同时,我们的失业没有大规模出现、同时也没有出现通货紧缩,因此我们在以往的报告里边把这种状态认为叫“次箫条”,为什么产生“次箫条”?有两个大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全球超预期的回落,以及我们宏观政策特别是房地产政策持续调控,使我们上一轮经济增长两个火车头出口与房地产被遏制住了,另外一个方面我们看到金融困局影响范围要广、持续时间要长。

所以它导致目前企业经营环境的恶化、导致5月份出台稳增长的一揽子措施没有呈现立竿见影的效果,反而出现跌破5%的现象。

2、复苏重现的逻辑,我们认为消费持续逆势上扬、基础建设投资大幅增长、房地产政策微调带来的刚需释放,中国宏观经济在9月份出现“触底反弹”,同时在十八大换届效应、存活周期逆转、消费持续增长等因素作用下,今年四季度中国宏观经济重返复苏轨道,同时三季度回落超预期,同时四季度反弹也有可能超预期。

3、新复苏的内涵。

认为这次复苏是中国经济在这一轮周期里边不对称W 头正中间的一种复苏,也是我们不对称第二个底部基础上的反弹,所以在这样状况下一方面是周期性的力量有所逆转,但是结构性的力量依然在进行释放,那么因此带来的这种复苏具有一些脆弱性、不确定性、反复性,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认为换届效应带来的冲击是强烈的。

因此我们认为中国“新复苏”虽然不会像传统复苏那么强劲,但是同时带有强烈的中国特色,不会和世界经济复苏一样在低迷中慢性。

4、“新结构”的内涵。

这一轮看到复苏的动力源并不来源于出口和房地产反弹,而是来源于消费和基础投资,不来源大规模刺激政策,而来源于宏观经济微调,我们看到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区域结构、贸易结构、融资结构都发生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具有趋势性特征,而不是以往简单的周期性特征。

四重结构性调整的内生力量使中国结构调整步入到市场主导的结构调整期。

这是很重要的,以往我们是政府主导型被迫调整、没有市场基础的调整,现在我们发现有市场基础了。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引发下全球不平衡调整和发达国家财政赤字的调整引发的外需引导型的大结构调整;相对价格引导型的结构调整;以消费加速牵引的需求拉动型的结构性调整;在监管套利和金融创新的作用下,全社会融资结构发生巨变,标志性事件利率市场化被迫全面展开。

我们会看到无论复苏还是结构特性发生的变化。

5、超越“新常态”的内涵和逻辑。

有两个大现象,一个GDP增速连续两季度跌破8%,但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失业;还有经济增速连续回落,且跌破7.5%,但没有出现通货紧缩。

很多人就强调目前的回落是趋势性的回落而不是周期性的回落,得出的结论我们这一轮调整是L型,未来7%?8%就是一种常态,所以这里边很多学者提出一个论断,叫中国步入新常态时期,低增长、低贸易、大幅度结构调整、高物价是中国宏观经济的常态。

我们是旗帜鲜明反对这个观点。

我们认为目前周期性调整依然是不对称的W型,也就是我们09年底提出这个观点,我们认为新常态论犯几个错误:(1)不能过分强调“结构性趋势力量”而忽视“周期性力量”,目前是经济危机期间不谈周期而只谈结构。

(2)不能过分迷信各种潜在增速方法测算的结果,很多人认为模型测出来就是5%,或者就是7%,大家学过潜在增长测算方法都知道,本质上都不具备预测功能。

(3)中国收入消费台阶效应的加速,中国新型城市化的加速、中国比较优势在产业和区域的转换、中国工业化在梯度转移中的加速等,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将随着换届效应的持续发酵、房地产困局的破戒等超越新常态,步入次高速增长期。

我们认为到底什么常态需要不断的试探,同时按照目前的判断8%?9%依然是相对科学一点的。

2013年将是中国宏观经济持续复苏的一年,是完成由次箫条到繁荣的周期形态转换的关键期,是中国迈向新结构、超越新常态的关键年,也是多重因素叠加充满不确定的一年,更是新政府全面确立和落实新经济发展战略的一年。

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将是在复杂中充满朝气的一年。

模型预测,我们认为今年由于第四季度超预期的状态,今年全年就是8%,同时我们认为物价水平2.6%,当然我们GDP平减指数2.0%,明年我们预测物价水平上升4.1%。

二、从次箫条到复苏再现的2012。

在2012年一到三季度呈现次箫条,W周期调整的第二底部,大家这个图形会看到中国经济的确是不对称W型调整趋势,今年虽然不是二次触底,但是二三季度表示的确是第二个底部,所以是次箫条原因也是在这里。

1、全球经济持续疲软导致输入性箫条严重。

目前大家看到事件在危机之前和危机之后经济停滞中持续恶化,前几年中国经济膨胀导致很多人中国经济决定世界经济增长。

在世界贸易速度、GDP速度回落的同时,我们出口速度也出现超预期的回落,特别7、8月份出口增速只有1%左右,导致原因对欧洲出口下降8%,对美国出口也出现负增长,这是原来很多人没有看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