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在网上了解一下果敢让我们在网上了解一下果敢当地时间2015年2月18日,缅甸腊戍,缅甸掸邦北部果敢自治区武装冲突导致的流离失所的民众逃至当地避难。
缅甸总统吴登盛17日签署总统令,从即日起在果敢自治区实施为期90天的紧急状态,并军事接管当地一切权力. 近日,紧邻云南的缅北大地枪炮声不绝。
在这场重新燃起的战火中,5年前被缅甸政府军击溃逃散的“果敢民族民主同盟军”奇迹般地东山再起,多次与政府军交火。
《环球时报》29日报道,从国际视野消失5年的缅北传奇人物、有“果敢王”之称的彭家声表示,“经过5年的卧薪尝胆,我们的果敢民族民主同盟军现在又有了上千人马,可以跟缅甸政府军对阵,直到收复果敢为止。
”彭家声何许人也?为何被称为“果敢王”?【果敢】要了解彭家声,得先了解果敢。
果敢原本属于中国,1987年被划归英属缅甸。
果敢毗邻中国云南省。
现在的果敢与中国内地没什么两样:使用人民币,学校教的是云南汉话,手机是中国移动号码,座机也是云南区号。
当地“果敢族”亦是缅甸的汉族。
1969骁勇善战当上果敢县长彭家声祖籍中国四川,清末落籍果敢。
1931年出生于果敢。
1949年,在当时的果敢土司杨振材开办的进修班里恶补了不到一年的军事知识后,年仅18岁的彭家声开始在土司公署自卫队担任分队长,数年后升为副大队长,直至1965年缅甸政府军进驻果敢、土司政权结束才解甲回家。
果敢在缅甸政府军进驻后陷入混乱。
1965年6月底,34岁的彭家声带着几十名青年成立了“果敢人民革命军”,与政府军打起了游击。
与政府军作战的那几年,彭家声和其兄弟以骁勇善战之名驰誉缅甸。
1967年,缅甸gcd邀请彭家声加入。
次年1月,彭家声的部队以“缅甸人民解放军”的名义进入果敢。
1969年4月,果敢立县,彭家声任县长。
占领果敢初期,他实施休养生息的政策,减少税收,对部下和平民百姓都比较爱护。
所以这段时间果敢社会较为安宁。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缅甸gcd内部分化严重,彭家声也随之沉浮,从1977年开始,一直隐居贺岛。
直到后来旧部逐渐控制了果敢的局势,他才复出主持局面。
1989带领果敢成为国中之国1989年,彭家声成立民族民主同盟军,与缅政府达成停战协定,成立了高度自治的缅甸掸邦第一特区。
特区有自己的武装,成立自己的政府,成为缅甸的国中之国。
缅甸境内其他17支武装纷纷效仿。
“果敢王”彭家声一时成了缅甸的“民族英雄”。
1980年,任特区政府主席的彭家声同意在果敢禁毒。
2002年底,果敢根除了罂粟种植。
有人说彭家声是毒枭,是继坤沙之后新崛起的一代毒王,但他却是果敢提出禁毒主张的第一人。
2009年8月果敢被占彭家声流亡2009年8月7日,缅甸军方以果敢枪械修理厂制造毒品为由,派30名警察欲搜查该厂,遭到拒绝;8月8日,缅甸政府向果敢调派军队,与时任果敢特区政府主席彭家声领导的同盟军形成对峙,造成恐慌。
当年8月底,西方媒体报道说,果敢局势基本明朗,大部分地区被政府军占领。
事态平静后,外界流传很多关于彭家声被俘或生死未卜的传言。
2012年,当82岁的彭家声突然出现在克钦特区总部拉咱时,克钦武装的领导人几乎不敢相信这一事实。
今年发声5年“卧薪尝胆”终于缓过来了2014年12月22日,缅北某地,一幢被椰子、荔枝、菠萝蜜、枇杷树环绕的普通民宅,“果敢王”彭家声对记者说:“这5年来,说我的版本实在太多了。
”他笑着说,“有说我染病不行的,流亡泰国当寓公的,被缅甸政府招安养老的……可我现在不正坐在你跟前嘛!”“最落魄的时候是2009年8·8事件后几天,我只带着两名警卫员跑到萨尔温江边,整支部队也就剩下几十个人,没有枪,后面的政府军紧追不舍,甚至派人到缅北其他民族特区逼迫他们交人。
”彭家声回顾5年前的情景时说:“后来(我)在泰国漂过一年,看病看了一年,最严重的时候连走路都不太方便。
差点要了我的命的是胆结石。
但我还是挺过来了。
可能是老天爷看我还没有做完事,所以就让我缓过来了。
”(据《环球时报》、新华社、《新京报》等)下面是来自维基百科的资料果敢族是緬甸東北邊境的世居民族,具有緬甸官方少數民族的地位。
在緬甸,他們被指為從中國雲南省而來,居住在果敢县的中國漢人;而在中國,有人指他們是明朝在緬甸的遺民。
在緬甸,這些果敢族人還成立了果敢邦(即今日的掸邦第一特区),是緬甸境內唯一由漢族為主體成立的地區組織。
果敢邦是由一個楊姓的土司家族所成立,他們聲稱是明朝永曆帝的遺民,在17世紀明亡時遷移至雲南省,然後再移居到中緬邊境的狹小土地上。
雖然大英帝國在1885年併吞了上緬甸,使果敢族的主權轉移到英國,楊氏家族依然得以維持在區內的權力。
緬甸獨立後,上、下緬甸統一,使果敢族失去權力,而原來的統治家族亦因此而流亡海外。
明朝末年,南明因为战争迁徙而来到云南与缅甸交界处,居住于科干山,果敢土司县。
形成明朝永历帝朱由榔定都肇庆,后来迁都昆明,号称“滇都”。
清朝顺治十六年(1659年)正月初三,吴三桂带兵驱逐他们到明朝属国缅甸的边境瓦城(即曼德勒近郊的古都阿瓦),缅甸国王挽留他们住在那里。
1661年,缅京老王去世,新王莽白一上台就囚禁了明朝永历帝的旧臣和下属官员,并把永历帝献给了吴三桂。
康熙元年(1662年),永历帝在昆明金禅寺被吴三桂用弓弦勒死,南明政权灭亡。
清政府设立“木邦宣慰司”管理该地区,命令一个杨姓的将领为“土司王”,实行了统而不治。
1852年,大英帝国殖民者侵占缅甸。
1897年,英国人和清王朝订立《中英续议缅甸条约》,标志着大英帝国侵占了该地区,该地区并入英属缅甸,该地区成为英属缅甸的领土范围,并开始种植罂粟,并且迫使汉族改族名为“果敢族”,汉语改名为“果语”,中文改名为“果文”。
1947年,缅甸立国的“班弄”会议,土司杨文炳作为“果敢族”的代表出席了民族加盟缅甸联邦政府的签字仪式,“缅甸政府正式承认300年来不被接纳的果敢族为其境内合法少数民族”。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华民国国军93师部在该地开办“果敢军事学校”,“果敢王”彭家声就是首批22个学员之一,罗星汉、坤沙也是学校的著名学员。
1959年,缅甸废除土司制度,于是造成了该地几十年的动乱,1989年停战,并成立了“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果敢”。
二十世纪末,该地分成三大武装势力:杨家土司的地方民族武装、缅政府扶持的罗星汉“自卫队”武装、彭家声领导的缅共民族武装。
1992年,三派发生内讧,彭家声被击退。
1994年,杨茂贤潜入中国大陆云南省被当地警察抓获并按照法律贩毒罪处死,彭家声重新带领缅甸政府军占据该地。
1995年12月20日,缅政府、彭家声、果敢三方成立了“果敢临时政府”。
2003年,果敢特区政府承诺在2003年全境成为无毒区,开始全面查毒禁毒果敢自治区(缅甸语:????????),2011年3月30日前称“缅甸掸邦第一特区”,首府老街。
果敢人口約14萬,其中以華人佔大多數,世居緬北的漢族稱為果敢族,具有緬甸官方法定少數民族的地位。
果敢名稱之始,源於19世紀初,興達戶首領將自己的領土定名為果敢。
楊氏土司在1840年獲得清朝冊封,獲得清朝承認領有原鎮康州西部的上中下六戶地,被冊封為一個統一的地方政區——果敢縣。
果敢歷史清代以前鎮康州果敢地區在歷史上多屬於地方土司管理的地區,未成為中央集權國家所能有效控制的邊境地區;崎嶇複雜的地形決定了其多樣化的民族組成。
該地曾為哀牢百濮的地域,後哀牢內附東漢,該地屬於東漢永昌郡西南邊陲。
三國時代蜀漢諸葛亮在平南時在諸葛炮樓山留下了遺蹟。
在白族大理國時期,劃屬永昌府孟纏甸範圍。
元代,分屬雲南省鎮康路、孟定路孟纏甸的一部份。
明代,則屬鎮康土州以及孟定土府的疆域。
果敢舊名科干,另有一說科干山為孟艮土司舊壤[6]17世紀南明政權向西南方敗退,大規模的平民隨著桂王永曆明軍遷徙雲南。
清史稿記載,明朝滅亡後,有一批隨南明入緬的官族後裔稱為貴家、或稱桂家,乾隆年間首領為宮裏雁。
宮裏雁與木邦一同攻甕藉牙,兵敗。
有觀點認為此貴家就是果敢的舊名。
楊氏土司世襲統治果敢縣土司姓氏楊姓土司民族漢族官銜不詳治所楂子樹(今緬甸撣邦果敢特區西山區)始封者不詳始祖楊獻才兴亡年代至1959撤銷原因緬甸聯邦終止土司制度,土司主動交權予地方議會18世紀,鎮康州以及木邦的交界處出現了楊姓漢人勢力,楊獻才與繼任者楊維興以興達戶為基礎,對外擴張。
至1840年,第四代領導者楊國華被清朝冊封為世襲果敢縣令。
1886年,英國吞并緬甸貢榜王朝,同时將緬甸北方臣服於缅甸的土司也纳入英属印度。
英國與清朝簽訂契約,界定中緬兩國邊境傳統上没有穩定歸屬的土司,一些被分為中國所有,部分則屬緬甸。
经过多年谈判,1897年《中英續議緬甸條約》果敢被劃入英屬印度的範圍成為木邦大土司轄下的小土司邦。
二戰之後,果敢與鄰近的土司邦一同自英國獨立,組成緬甸聯邦。
果敢獲得大土司的地位,不再從屬於木邦。
楊姓土司的世襲統治權至1959年結束,歷時兩百餘年的果敢土司至此交權予地方議會。
後土司及緬共執政時期土司政權結束之後,果敢陷入了長年的動亂。
1963年楊振材遭到緬甸奈溫政府逮捕,土司家族成員楊振聲隨即建立了軍隊與政府相抗,反抗勢力很快地被瓦解,但戰爭沒有完全結束,由原有的反奈溫政府戰爭,逐漸演變為果敢各方勢力內戰。
楊振聲最後流亡法國。
1968年以後,緬甸共產黨在中國共產黨的支援下,吸收了緬甸東北山區的少數民族武裝,控制緬甸東北邊境地區,包含果敢大部分領土。
撣邦第一特區1989年,彭家聲治下的果敢脫離緬共,與緬甸政府停戰,3月11日成立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一般称为“果敢同盟军”)和特區政府。
特區保有有限的軍力,獨立的內政、軍事、財政等權力。
中央政府派駐少量的公共服務人員至果敢。
2003年全面停種罌粟。
1992年、1995年分別發生了軍事衝突。
2009年發生軍事衝突之後,原特區政席彭家聲去職,由原副主席白所成擔任果敢地区临时管理委员会主席。
县治老街的地标性建筑双凤塔地理與人口果敢的輪廓猶如朝鮮半島,圖中區劃為2009年果敢軍事衝突前態勢疆域1989年彭家聲脫離緬甸共產黨之際,一同脫離緬共的軍區包含果敢、貴概及勐固,均屬於撣邦第一特區管理。
1990年代特區內部紛爭,薩爾溫江以西脫離第一特區,特區僅領有薩爾溫江東岸的果敢。
果敢面積2060平方公里,四面以高山或河流為界,境內遍佈高山深壑,全境海拔在450至2400米之間,山與山之間的壩子海拔約1100米。
主要精華區位中部的麻栗壩山間盆地。
疆域西抵薩爾溫江,南以南定河與佤邦(撣邦第二特區)相對,東與中國雲南省鎮康縣為鄰,少部份與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接壤,北面是龍陵縣、芒市。
行政區劃主条目:果敢行政區劃果敢自治區特區劃分為一市(老街市)一縣(果敢縣);果敢縣下設六個區,區下設鄉:老街市,特區政府所在地及果敢縣治,自治特區政府位於老街的西北部的平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