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讲座学习心得体会文档2篇Famous teacher lecture learning experience document编订:JinTai College名师讲座学习心得体会文档2篇小泰温馨提示: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
本文档根据心得体会内容要求和针对主题是读书学习群体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名师讲座学习心得体会文档2、篇章2:听名师讲座心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文档篇章1:名师讲座学习心得体会文档6月18日,我们有幸在xx小学跟教育大师零距离接触,倾听了倪xx和李xx两位大师的精彩讲座,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醍醐灌顶,受益匪浅。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造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我真的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表达形容概括,是啊,我们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倪xx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诠释,教育的本质是上施下效,长善救失。
教者也,长善而救失者也。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我们要教育学生学做人,做中国人。
同时教育学生区分善恶,善就是有益于人,恶就是有益于己。
教育的主轴是长善、救失。
失是孩子的缺点,我们教师要言教明理,反求诸己,以身作则,将孩子的缺点转变成优点。
长善也需要我们教师以身作则,与学生共学弟子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下午李xx老师的讲座同样强调了教育的本质,并且告诉了我们如何引导孩子有效地学习。
小学阶段我们要陪伴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学生的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生活中,以鼓励为基础,因时施教,因材施教,不给孩子压力,启发孩子自己觉悟,同时注意与家长的联系,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协调一致共同教育关注孩子的成长。
经过一天的上课学习,我找到了前行的方向,找到了教育的真谛,“上施下效,长善救失”对我们而言是那么的重要。
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抓住教育的本质,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做一个有心的人,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有用之才。
篇章2:听名师讲座心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文档【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xx年12月15日上午8:00在县体育中心大会场里举行了“xx县(xx)中小学管理队伍、骨干教师(近900名学员)培训班”开班典礼。
县教育局罗局长,尤副局长,高副局长,深圳市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刘x校长,龙岗区xx小学杨x校长,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曾xx主任和肖红春老师在主席台就座,会议内容是这两天县教育局邀请了深圳市龙岗区的领导和专家为我们培训班的学员进行教育管理、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的知识培训,并对这次培训作了高度的要求。
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培训,分在干部管理班。
12月15日上午10:00——12:00在民中会议中心聆听了xx小学杨x校长的《移动改变生活》讲座;下午2:30——6:00在民中会议中心聆听了曾xx老师的《领导管理与沟通的艺术》讲座;12月16日上午8:00——12:00在民中会议中心聆听了xx小学杨x校长的《中小学校长“位育”之道》讲座;下午2:30——6:00在民中会议中心聆听了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刘x校长的《高质量学习的思考》讲座。
杨x校长在《移动改变生活》、《中小学校长“位育”之道》的讲座中通过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故事,指出我们教师的职责和工作的性质,教书育人,功德无量。
以自己当了十多年小学校长的亲身经历和体会给我们从理论上,实践中讲解如何当好一名校长。
学校是可以改变的,我们的目标和任务是:“为每一个学生奠定最佳的人生基础;为学生营造和谐生境”。
只要改变,每位校长都能打造出一所家长、社会满意的学校。
曾xx主任的《领导管理与沟通的艺术》讲座,从理论上、方法上教会我们如何做一名称职的领导。
学习了校领导如何与上级沟通、如何与班子领导沟通、如何与老师沟通、如何与学生沟通、如何与家长沟通、如何与社会沟通的知识和方法。
要成功必须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学会微笑、学会欣赏、学会赞扬、学会激励,最终学会学习。
刘x校长在《高质量学习的思考》中强调“教师的使命感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如何高质量学习?” “教师如何高质量教学?” 让我更加觉得做为一名教师所肩负的重担和责任。
通过两天的认真听课、学习,感受很深,真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慨。
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谈谈这次培训学习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高学历的小学校长、教师。
杨x校长学历简介:中学高级教师、教育学博士。
1987-1991年于xxx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读本科,获学士学位;1993-1996年在xxx大学读教学论方向的研究生,1996年获硕士学位;xx-xx年在xxx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读教育学原理方向的博士,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
xx年3-5月在美国加州(concordia university)接受学校文化与学校管理专题培训。
xx-xx年服务于xxx小学。
目前主要研究兴趣为儿童道德教育、教师职业精神引领和学校管理哲学。
如果说教育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石,那么小学教育则是这块基石的基石。
小学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事关无数孩子的健康成长,事关中国未来的创造力和竞争力。
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xxx小学教育还远未达到理想状态,应试倾向依然突出。
作为教师,有责任改变小学教育的生态,为儿童营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小学教育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教育的前提,就是了解儿童,从儿童的视角和心理去把握整个教育的走向,教育不是对儿童的管制,而是激励、点燃、唤醒。
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成长都遵循着生物发展和精神发展的规律,这是自然的法则。
企图跨越成长的阶段,狂热追求考试成绩,很可能导致儿童的心智、社会阅历、道德的缺陷。
虽然赢在了起跑线上,却输掉了童年,甚至人生,无异于拔苗助长。
小学教育,是奠基的事业。
好的教育就是为孩子拓展更宽广的路;好的教育必须是有人性的教育,不体罚学生,保护好学生的兴趣,从尊重学生入手,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
什么是好学校?不扼杀孩子天性的学校就是好学校。
教育就是使每个孩子成为独特的自己,真正的教育是个性化教育。
杨x校长说,xx小学是一所有童年记忆的小学,能够让孩子们看蝌蚪,听蛙鸣,听到欢乐的笑声,这样的学校才是有生命的学校。
作为小学校长、教师,如果不懂得小学教育目标、办学思想、教育任务是什么?教育的成果是什么?不懂得如何为孩子们奠定最佳的人生基础。
只知道要培养孩子听话,守学校所谓的规章制度,只要求孩子要认真学习,考高分,这样的校长和老师是不称职的。
当前小学教育存在的一个根本问题是,教育者不懂儿童的心理特点、认知和成长规律。
不懂得如何保护孩子们的天性,保护好孩子们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
不能禁锢孩子们活跃的、富于创造性的思维。
校长和教师要掌握如何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们在成长中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就是教育的最终成果。
我们的校长虽然有些已经取得了大专、本科文凭,其实真实的知识水平是有限的、不足的,这样的校长如果不继续学习,怎么可能办好、管好一所学校。
看了xx小学的办学成果,才知道真正的小学是怎样办的,怎样做才能为孩子奠定最佳的人生基础。
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
二、终生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与修养。
通过这两天的听课学习,感到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比较守旧,教育教学方法、观念没有创新,有好多观念需要更新。
教学硬件设施更是不能同深圳的学校比,就拿修教学楼来说,深圳的教学楼第一层大多是架空层,是学生课余时间活动的好场所,我们的做法呢?因为我们的教室都不够,修什么架空层,多修一间教室好一间教室,谁还管孩子们活不活动,认为多修教室多学习,活动场所自有操场。
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教师,学校要求他们要经常学习,更新知识,提高素质和能力。
其实我们也要求,也在学,也在追赶。
但是,我们还有一些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学这么多知识,认为他们具备的那点知识已经够用了,这是错误的认识。
小学教育改革最重要的是提高教育工作者本身的素质与修养。
而其中担任校长的,更是关键。
因为学校教育是一个影响生命的过程,校长生命的深度、广度、对待教育的识见、信念和热忱,甚至是一言一行,都会对全校师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每个人未来唯一的优势,是看有没有能力比自己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
要有竞争力、应变力,首先要有学习力。
据统计,当今世界90﹪的知识是近三十年产生的,知识半衰期只有五至七年。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习更多的知识,不断地为自己加油、充电。
要做到活到老,学到老,终生学习对每个具有上进心的人是十分必要的。
教师强,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强。
作为教师,必须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高度重视自身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应当时刻不忘学习,终身不断“充电”,使自己成为“善学、善思、善悟、善用”的学习型教师。
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人者先受教育,激励人者先强自身。
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不厌其烦地教育学生要刻苦学习、认真读书的同时,不能忽略自身的成长,不要忘记自己也要读书,也要学习,也要提高。
教师走向专业成功的三大支柱是:“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专业态度”。
教师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真正成为一名教育家,就要努力学习,终身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
终身学习是未来社会每个人的“生活必需品”,教师要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充实自己。
只有兼具“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的教师,才能引导学生不断发展,成为让学生终生铭记的名师。
三、师爱铺就成长之路。
曾xx主任讲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艺术。
强调指出爱是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
有了爱,师生才能以诚相待,心心相印。
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热爱学生是教育艺术的基础,离开了这一基础,教育将变得苍白无力。
同时,热爱学生也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是师生之间心灵沟通的纽带。
什么是师爱?师爱不是简单的热爱学生,关心照顾学生,不是对学生说几句好听的话,不是对个别学生进行课后辅导,也不是不对学生进行打骂和粗暴地管理。
教师不能把爱当成借口,不能打着爱的名义实施控制,由于缺乏对学生权利的尊重与平等,教师往往做不到真正的爱。
通过培训学习,使我真正懂得什么叫做师爱。
儿童得不到成长,根源往往是成人的问题,因此,教师的工作非常重要。
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为孩子提供适合的成长环境,教师需要不断地努力,改变对待孩子的态度。
好教师是一个内心清明有觉知,能发现孩子和解放孩子的人,是能把自主权更多地给予学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