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能化工程施工方案

智能化工程施工方案

智能化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南站项目经理部目录1 工程概况 (2)1.1 建设地点 (2)1.2 设计概况 (2)2 编制依据 (2)2.1 主要依据规范 (2)2.2 编制原则 (2)3 施工的准备工作及施工条件 (3)3.1 公司负责 (3)3.2 给排水专业施工队负责 (3)4 智能化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及其措施 (3)4.1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 (3)4.2 其他系统 (10)5质量保证措施 (10)6施工现场安全措施 (10)7工期进度及安排 (10)8施工管理及验收程序 (11)8.1 项目管理人员 (11)8.2 智能化安装施工验收 (11)合肥南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北广场智能化工程施工方案1 工程概况1.1 建设地点合肥南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北广场工程场址位于合肥南站的北侧的场地范围内,整个厂区位于合肥市包河区南二环外龙川路(规划路)以南,繁华大道以北,徽州大道以东,泸州大道以西,连接主城区组团和滨湖新区,总体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

1.2 设计概况智能化系统包括: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有线广播系统、电话交换系统、信心网络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有限电视系统、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移动通信覆盖系统、时钟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信息发布及引导系统、智能化系统集成。

2 编制依据2.1 主要依据规范(1)合肥南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施工图设计第七册(智能化);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7 月;(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3)《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GB50300-2001;(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2.2 编制原则以满足业主、设计和规范要求为目标,按照“理论可靠、施工科学、组织合理、措施得力”的指导思想,遵循下列原则编制本施工方案:(1)质量保证原则建立完整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和控制程序,明确工程质量目标,结合本工程特点与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有效的质量保证措施,确保工程达到优良的质量标准。

(2)工期保障原则根据本标段工程总体工期要求,科学组织施工,合理配置资源,使智能化施工与其他(3)技术可靠性原则根据本工程特点,吸收我公司在其他项目智能化安装的施工经验,选择可靠性高、可操作性强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工程安全、优质、快速地按期完成。

(4)安全原则本工程因层高较高,特别要注意高空作业安全防范,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施工原则。

3 施工的准备工作及施工条件3.1 公司负责(1)做好智能化工程安装施工前施工现场的工作面及临水、临电准备。

(2)提供完整的施工图纸、技术交底等。

(3)提供施工脚手架、水、电、临时施工材料和机械存放的仓库,职工住宿工棚。

3.2 给排水专业施工队负责(1)准备好施工材料和施工机具、施工人员。

(2)对土建班组提供的工作面进行验收。

(3)清理工作面,确保满足施工条件后方可施工。

4 智能化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及其措施本工程包括: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有线广播系统、电话交换系统、信心网络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有限电视系统、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移动通信覆盖系统、时钟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信息发布及引导系统、智能化系统集成。

本次施工为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其他只考虑线管预埋。

4.1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4.1.1 金属线槽敷设(1)工艺流程(2)操作工艺电缆桥架多选用金属槽式电缆桥架及线槽,在车间内水平或垂直敷设,用支吊架固定。

根据设计图纸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桥架、线槽水平及垂直敷设准确路径,量出符合规范要求的支吊架位置及支吊架尺寸,预留好土建孔洞,或预埋好吊杆(架)。

支吊杆(架)所用钢材应经过调直,不得有明显扭曲变形,下料应用无齿锯或钢锯,不得使用电气焊切割,切口毛刺应清除干净。

钢支(吊)架应焊接牢固,焊缝工整,不得有漏焊及焊漏等现象,焊药皮应清除干净,按要求进行防腐处理。

支(吊)架安装应横平竖直,除敷设在管架上外,固定点间距一般应为1.5-3.0m。

支(吊)架在桥架、线槽的始末端与分支处、进出配电柜、箱等处的距离应为0.5m以内。

预埋吊杆的直径不得小于10mm,预埋点要准确。

在钢结构柱上不允许用焊接方式固定支架,可钻孔用螺栓固定。

在实心砖墙及混凝土墙柱上,可使用膨胀螺栓固定支架,钻孔深度及直径不得过大或过小。

(3)桥架及支架安装桥架应平整,无扭曲变形,内壁无毛刺,各种附件及连接螺丝应齐全配套。

桥架接口应平滑过度,接缝紧密平直,宽度尺寸应一致。

在无法上人的吊顶内敷设桥架时,应预留检修口。

不允许把桥架在穿过建筑物处将桥架与建筑物一块抹死。

电缆桥架在每个支架上的固定应牢固,桥架连接板的螺栓应紧固,螺母应位于桥架的外侧。

桥架通过建筑物的伸缩缝、沉降缝时,桥架本身应断开,槽内用内联接板搭接,但不允许固定,保护地线应留有补偿裕量。

当直线段超过30米时,应设伸缩装置,采用伸缩连接板。

铝合金或玻璃钢制电缆桥架超过15米时,应加伸缩连接板。

敷设在竖井,吊顶、夹层及设备层的电缆桥架应具备防火要求。

桥架应使用标准的各种连接件,桥架不允许使用电气焊进行加工。

桥架弯头及垂直引上引下时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敷设的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在室外敷设的桥架应选用耐腐型热镀锌的,在进入建筑物时,应使室外标高比室内底, 避免雨水流进室内。

电缆支架形式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确定:电缆沟内支架间距,不应大于 0.8 米;最上层支 架距沟盖底距离不应小于 0.25 米;最下层支架距沟底距离,不应小于 0.1 米。

电缆支架用 40*4 角钢制作,不允许动用气焊切断与割孔,安装前应先除锈、刷防锈底 漆,安装后再刷两遍面漆。

所有电缆支架必须用热镀锌扁钢或热镀锌圆钢焊接后,再与接地母线相连接,不应少 于两点(距离长时应增加连接点数)。

桥架水平和垂直敷设直线部分的平直程度和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应超过 5 毫米。

(4)桥架接地对于热镀锌桥架,可不单独安装跨接地线,但应在连接件的两端必须有一条连接螺丝 配齐弹簧垫圈并拧紧。

对于喷涂金属桥架,则应在桥架两端焊有专用的接地螺栓,接地螺栓直径不应小于 8毫米,接地跨接线应采用铜编织导线,截面不得小于 16mm 。

对于较长距离桥架和线槽,除两端须与接地网连接外,沿全长每30-50米应与接地母线 连接一次。

金属电缆支架全长均应有良好的接地。

4.1.2 钢管敷设(1)工艺流程(2)暗配管操作工艺管子煨弯:对于直径小于等于 32mm 钢管,一般采用手动弯管器在现场直接煨弯。

对于大于等于 40mm 至 100mm 直径的管子的弯曲,应采用机械冷煨弯,即能保证弯管 质量,还能减轻施工人员劳动强度,加快施工进度。

对于不能自行煨弯的大管径和大倍数弯,则应外部采购或委托加工。

无论是手工还是机械加工的管弯,一定要保证管弯光滑无明显邹褶,弯扁度不得超过 管子外径的 1/10。

2小于管子外径的10 倍。

(3)暗配钢管的基本要求敷设于多尘和潮湿场所的电气管路的管口、管子连接处均应做好密封处理。

暗配管路宜沿最近的路径敷设,并应减少弯曲。

埋入墙或混凝土内的管路,管外壁距墙面或地面的距离应大于15mm。

埋入地下的管路不宜穿过设备基础,在穿过建筑物时,应加装保护管。

进入箱盒的管路排列应整齐,管口应在一个标高线上。

对于落地箱,管口应高出地面不少于50mm。

对于悬挂箱,管子进入长度应为露出锁紧螺母5mm 为宜,箱外箱内均应安装锁紧螺母。

管子镀锌破损处均应做防腐处理。

(4)管子加工钢管应使用钢锯、无齿锯和砂轮切割机切管,断口处应平整,不歪斜,管口应无毛刺,并处理光滑。

管子套丝使用套丝机或丝扳,板牙应完好,防止产生断丝或乱丝。

(5)测定盒、箱位置根据设计图纸或规范要求确定箱、盒的位置,以土建给定的标准水平线,进行挂线找正找平。

暗装箱、盒四周灰浆饱满、平整牢固,箱盒坐标应正确。

为防止暗装接线盒内灌进水泥浆或其它污物,应填充苯板或使用甲方认可的其它材料来保护,直至器具安装完毕为止。

(6)管路连接管箍丝接时,不得有乱扣现象,管箍必须使用通丝管箍,管口应对齐,外露丝不得多于2 扣。

套管连接宜用于暗配管,套管长度为连接管径的1.5~3 倍;连接管的对口应在套管的中心,焊口牢固严密。

管路超过30m无弯曲时;超过20m有一个弯曲时;超过15m 有两个弯曲时;超过8m 有三个弯曲时;应加装接线盒,以便于穿线。

(7)管进箱、盒连接箱、盒开孔应整齐并与管径匹配,要求一管一孔,不得开长孔,铁制箱盒严禁用电、气焊开孔。

其敲落孔与管径不匹配时,应使用液压开孔器在箱盒的对应位置开孔,不得露洞。

管子进箱、盒应用专用锁母固定,管口露出箱、盒应5mm为宜。

两根以上的管入箱、盒内的管头长度应一致。

两管间距应均匀,排列整齐。

暗配管路的箱、盒地线可焊在棱边上。

4.1.3 管内穿线布线:根据消防报警施工图纸,确定探头和模块以及广播的位置后穿线。

(1)在穿线前必须将消防管槽中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确保穿线顺利进行,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2)管线经过建筑物的变形缝(包括沉降缝、伸缩缝、抗震缝等)处,应采取补偿措施。

导线跨越变形缝的两侧应固定,并留有适当余量。

(3)有吊顶的预埋线管,穿线要留有足够长度,一般超过吊顶高度的50cm,穿入金属软管,进行保护。

(4)明装的线槽要固定牢固,做到横平、竖直,线槽的连接应采用专用接头。

(5)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穿在同一管内或线槽同一槽孔中。

(6)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纽结。

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

(7)导线敷设好后,应对每个回路的导线用500V的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对地绝缘电阻值不应<20MΩ。

4.1.4 设备安装在装修已基本完好,抹灰已基本结束后,方可进行报警设备的安装。

(1)火灾探测器的安装:①点型探测器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条件: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小于0.5 米;探测器0.5 米范围内不应遮挡;探测器至空调通风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 米,至多孔送风口则不应小于0.5 米。

在宽度小于3 米的走道顶棚上的探测器应居中安装,感温探测器的安装不应超过10米,感烟探测器不应超过15米。

距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

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如必需倾斜安装则不应大于45°。

②探测器的底座应固定牢靠,其导线连接应采用焊接或压接。

③探测器的“+”线应为红色,“-”线应为蓝色。

其余线应根据用途不同采用其它颜色,但同一工程中相同用途的导线颜色应一致。

④探测器的外接线导线,应留有不小于20cm 的余量,入端处应有明显的标志。

⑤探测器的确认灯,应面向便于人员观察的主要出入口。

相关主题